环境教育人员认证体系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jun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教育领域的人才不足被视为环境教育发展的最大阻碍.提供国家认可的环境教育人员认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环境教育人才素养;提升环境教育质量;向公众普及环境教育知识;唤起环境意识、规范环境行为.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和日本的环境教育人员认证体系特征,总结其在环境教育人员培养以及促进环境教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拟为我国的环境教育人员认证体系构建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启发性经验.
其他文献
我第一眼看到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心底就涌上一股暖流……从关注学业成绩到关注学生睡眠,这无疑是教育的进步,是追求高质量教育的举措.这样得民心的举措,我举双手赞成!
期刊
基于参与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的25969名H省Z市与T省P市八年级学生的测试数据,探讨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业成绩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八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在性别、户籍、进城务工子女、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校性质、学校地域、学校学制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八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与其数学兴趣、学生可视化学习方式、认知激活策略、问题解决毅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其数学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鼓励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探索有效的教师问题解决教学行为,倡导不同地区建立合作学习
几何最值问题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是中考热点问题.因需要画出最短路径,也成为教学难点问题.结合2021年天津市中考试题,探寻思考问题的起点,因思维展开的方向、路径不同,采取变换策略,构建不同的几何基本图形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解决的指导思想、解题思路和基本经验,认识几何直观的作用,并指出了教学实践中解决此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竞争、工作压力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的影响,睡眠障碍已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社会和医学问题,且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我国2020年睡眠调查显示,超过84.7%的“00后”每周熬夜超过两次,近七成青少年学生存在睡眠问题.青少年处在身体成长发育阶段,更是心智成熟、人格成形和知识积累的关键期.长期睡眠受限或过少,将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免疫力、学习记忆和人格形成等,还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和精神问题.
期刊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七个方面明确了中小学生睡眠管理的责任主体、路径方法、具体指标.rn一、《通知》是一份站位高、落地实的文件rn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有关研究显示,近十余年来,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长期睡眠不足,从生理上会导致中小学生骨骼发育迟缓,视力下降加速,激素分泌紊乱等问题;从心理上会影响各种信息加工,使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等受损,一旦积累起来,还会导致不良情绪.中小
期刊
学前集体阅读活动作为一种以学前儿童为主体的阅读活动形式,在调动儿童阅读积极性与自主性、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具有突出效能与价值,受到阅读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学前集体阅读活动在儿童语言教育中的优势,并从学前集体阅读活动的目标设置、材料选择和活动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和反思评价.通过实践,发现集体阅读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儿童语言的完整性、逻辑性、丰富性,但教师在开展过程中需要避免过分问题化和过度主题化等问题.
结构不良问题具有条件模糊、解决方案多样、结果开放等特点,其解决过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多角度把握问题本质,追寻知识背后的价值.从结构不良的视角设计复习课中的学生活动,有助于学生从更高层次认识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素养的养成和能力的提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原主编言静霞老师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时时想起她的音容笑貌,依旧温馨如昨,一幕幕往事依然历历在目.rn言静霞老师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先后从事科研工作、地球物理情报工作和期刊编辑工作.她不仅拥有科研工作者的前瞻与创新思维、情报工作者的敏锐眼光,还具有编辑工作者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智慧.
期刊
中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强健的体魄、愉快的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这些都与充足睡眠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但睡眠不足这一“老大难”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期刊
如何指导青少年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是当前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特别是其对青少年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价值的认识.从教育者加强对青少年劳动实践活动指导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增强劳动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发挥集体性劳动的优势、严格劳动纪律、注重总结点评、发挥模范人物作用、发挥美育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的观点,进而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劳动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如思想认识单一、活动设计形式化、劳动目标局限化等,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