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师配备不足,专业不强
  由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城乡教师调配不合理,以及对农村教育不重视,在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化学教师和化学实验员严重不足的现象。这与大部分农村中学教师配备不合理和化学课性质有关,有些学校化学专业教师本身就短缺,且化学课实验多,个别化学专业教师转教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而化学只能由非专业教师任教。化学教师配备少,加之实验员缺乏,专业性不强,化学老师教学任务分担重,实验准备无时间保障,导致实验开出率低,做实验变为讲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或干脆不做,无法正常开足开齐实验课。 
  2.实验设备陈旧,药品匮乏
  目前,在农村中学,因为经济实力不足,用在实验方面的经费较少,再加上交通、市场作用等因素,化学实验缺少仪器与药品,有时教学的内容到了,药品还没有到位,以致演示实验也无法开展,学生更无动手的机会,实验教学质量也不理想,学生探究意识不强,动手能力差,导致学生实验素质低,学习效率低。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创新实验教学就更难了,从而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实验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管理不到位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虽然通过考试加强了对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和探究能力与方法的考查,而对日常实验教学缺乏监督管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评价缺失,学生能力强弱无法体现,既使个别地区组织实验理论和技能考核,也只能是走走过场而已,使实验教学缺乏实效性长期性。
  4.教师新课改意识不强,教法单一
  近年来的优质学校对优质生源的“白热化”争夺,而使得农村中学优质生源的基本流失殆尽。留下的基本是一些基础差、起点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很不够科学。由此致使农村学校教师大多采用较为传统的知识接受型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往往只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知识的拓展,更谈不上学生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不能全面实现,造成了化学学科意识难以养成,使探究科学的本质意识在教学中难以实践和落实。
  二.、解决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
  评价方式的滞后制约着实验教学的普遍开展,传统的纸笔考试成绩仍然是作为几近唯一的标准,这是制约实施新课标,实施实验教学的瓶颈。贯彻新课标,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从政府到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管理者到一线教师都要更新教育观念。近年中考化学试题突出了探究型学习的能力考核,出现了占很大比例的综合性、开放性题目,这是评价上的进步。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的讲授已不能适应评价方式的发展,也不可能在升学中考取高分。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现行中考中才能获取好成绩。
  2.尽可能地利用现有条件多做实验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探究性与趣味性并存的实验,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完成实验。比如九年级学生新开设化学课,第一节课应做一些魔棒点灯、瓶吞鸡蛋等趣味实验。开课导入可采用实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兴趣小组实验,双休日可布置学生完成相关家庭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不仅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还提高了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创新意识。
  3.结合农村实际利用农村现成的资源开展探究性实验
  农村可供初中阶段开展探究性活动的素材或内容挺多的,我们应该依据乡村中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而灵活选择探究课题,不一定要照搬教科书中所列的探究活动。以学生身边的物质为切口开展探究活动,可增强学生亲切感和提高探究兴趣,如利用农村广泛分布池塘、小沟渠等有利条件,让学生分组收集沼气,并试验沼气的可燃性。根据当地实际,开展“当地农药、化肥使用情况”调查,了然当地农药、化肥的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对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情况。这种实践和交流既使学生体验到思考探究的心路历程,又让学生获得猎取真知的心智锻炼,并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大有帮助。
  4.利用现有的条件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是完成实验不可缺少的基本设备,教学中对有些实验进行改进创新后,可以达到实验的目的。例如在做氢气燃烧爆炸实验时可以自制安全多功能启普发生器,用两个塑料瓶组装成气体发生器,连接一个接近装满水的一个安全瓶,然后再连接燃烧或爆炸装置,这样做实验既安全又简单。
  综上所述,要使农村中学的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师生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化学素养,这就要求化学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操作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230眼)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男115例(121眼),女100例(109眼),年龄30~89(平
<正>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topographic concordance between sensibility values of short wave automated perimetry (SWAP) and frequency doubling technology (FDT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机械读写、机械记忆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活泼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
平酸菌污染对于罐头制品的生产危害严重,稍有不慎,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推行规范化管理,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最为重要的学科。而在前段时期,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就如何做好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选准“兴趣点”,提高教学效果  从生理学角度看,兴趣是增强细胞活动的最大动力,因而教师应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具体内容,调整好教学结构,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作为授课的切入点,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代替学生难懂的专业术语,这样学生既可以学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过去过分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语言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的状况,强调从学生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着教师从传统角色中摆脱出来,
为了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引导全县中小学教师聚焦教学、研究课堂、提高质量,会宁县教研室2009年确立了“课堂教学取舍与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专题,第一教研片区的优质课决赛由笔者
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的实施主体,农业对外开放的直接参与者,其素质高低对建设现代农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具有决定性意义。目前,我国农民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对外开
目的:探讨B型超声检查对眼外伤后眼内病理性膜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对我院B超室诊断为眼内病理性膜性病变的103例眼外伤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考察其B型超声图像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