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学生初中阶段接触到的一门新科目,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对物理知识也不够了解,这也导致了学生物理学习难度较大.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很多知识都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若是教师教学的时候依旧选择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物理实验不够重视,那么学生很难掌握物理学习的内涵和知识,这便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实验教学法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去.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78-02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王煜汇(1981.3-),女,江苏省镇江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本身便比较的科学和严谨,以往的物理教学法比较重视物理理论知识教学,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去,长此以往,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知识,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可能会产生厌倦心理.这便要求教师教学的时候,将物理实验法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创新教学模式,补充理论教学,给师生更多互动的机会,给学生物理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将实验教学法运用进来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法主要是通过物理实验来验证和补充课堂上学习到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物理实验法能够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好的动手动脑,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物理实验的设计,得出相关的结论,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物理实验技能,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其次,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最后,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设计和模拟的过程中,还能够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物理思维养成和综合能力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运用存在的误区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主要分为探究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两种,对于实验类型教师很容易存在一定误区,将其严格的划分成为两种类型实验.但是在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重视这两种物理实验的融合,也就是在学生探究性实验开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预演,避免实验的时候出现失误,从而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其次,有些教师教学的时候,方式比较极端,比较重视物理实验内容上的教学,对和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最后,有些教师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受到的限制条件比较多,实验教学法应用的时候,往往是教师通过演示来教学,学生很难参与到整个物理实验中去,并且学生无论是实验思路还是实验设计都跟着教师,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提高.这便要求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措施将实验教学法运用进来,发挥实验教学法的作用,切实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实验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其物理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实验教学法运用进去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激发其对物理的兴趣.初中生年龄较小,探索欲望也比较强,这个阶段将实验教学法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去,符合学生探索的需要.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合理的利用实验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实验的过程,而不是仅仅了解实验的相关思想和理论.比如在进行电学实验的时候,学生的关注点往往是灯泡是不是发光,而不会关注电路是并联还是串联.这便要求教师教学的时候,将实验的点和学生关注的点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进行操作,要求学生来进行电路的设计,要求是通过同一节电池让两个电灯泡发光,在学生设计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有些电路中灯泡亮度比较高,有些电路中灯泡会比较暗.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将灯泡和电池影响因素排除,这样学生很容易关注到电路连接方面.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连接方式灯泡敏感度不同,最后将串联和并联这个概念引出来.这样,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很好的了解这两种不同的电路,不再需要进行理解和记忆,这种情况下,课堂实验会更加的轻松简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2.通过实验教学法来提高课堂表现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知识讲解一部分是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另一部分需要学生利用实验来讲解相关的知识,进行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相关的知识,切实提高课堂表现力.以往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习惯通过理论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也一味的依靠笔记和记忆来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记忆深刻,记忆点不够敏感,学生课堂表现一般,知识掌握也一般.教师若是能够将实验教学法运用进来,能够更好的和学生进行互动,切实提高课堂表现力,帮助学生强化其记忆,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在进行《声音》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讲解和噪音有关的知识,判断噪音的时候依据是分贝,若是教师简单的讲解,学生很难对分贝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课堂表现力较差.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将分贝测量仪运用进来,让学生通过喊话的方式来进行声音的测量,这样学生对分贝和噪音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记忆更加深刻,也能够更好的感受噪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3.通过物理实验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知识点比较抽象,思维逻辑也比较严密,这也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特征,进行初中物理学习的时候,若是学生没有深刻的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很容易导致知识断层的情况出现,若是学生对某个知識点不够理解,那么很容易给后续的知识学习造成影响,这便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知识点表现力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切实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熔化和凝固》学习的时候,固体熔化这个概念本身便比较宽泛和抽象,若是仅仅通过数字角度和理论出发来进行含义的讲解,往往比较片面,这便要求教师将实验运用进来,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观察物体熔化的整个过程,并实时的对物体温度变化进行记录,并记录相关的数字,在物理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折线图的制作,通过连线,学生也能够更好的掌握物体融合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好的解答物理课本中存在的一些物体,将抽象的知识更好的呈现给学生,这样能够帮助学生降低其学习难度,加深对于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此外,通过图表的绘制和记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框架也会更加的完整.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趣味性较强的实验,能够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激发出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实验现象和物理知识,这对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物理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重要性,将实验教学法合理的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林多斌.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10):291.
  [2]杨少旭.试析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84+161.
  [3]刘永明.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73+150. [4]彭淑卿,王松国.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69-70.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是一门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在物理学习中,很多物理知识,物理实验都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物理知识形象化、趣味化,将抽象的物理模型具体化,将遥远的物理现象生活化,并且通过层层引导,步步鼓励,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树立物理学习的自豪感,从而逐渐建立属于自己的物理学习模型.初三作为初中学习生涯的最后一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们物理成绩提高
摘 要:伴随着教育界新课改的持续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慢慢成为教学重点.如今,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解决初中数学难题已经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决数学难题中的应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本文将结合初中数学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分类讨论思想是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的.  关键词:分类讨论;初中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传授学科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专业素质与能力.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的基础,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更是非常重要的,更是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培养其实验探究习惯.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以此来真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利用具体的实验来促进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本文将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摘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该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因此,教师在实施各学科教学时可以增加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式更多样,从而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在本文中,笔者以多学科综合视角为指导,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就如何实现学科
摘 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学一般都是以理论为主,忽视实验教学,但实验作为物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得到重视,本文简述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并对优化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物理实验;核心素养;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
摘 要:本文利用“集合思想”来巧解关于探究欧姆定律实验过程中预设电压的初中物理习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分压原理;集合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68-02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程新志(1986.10-),男,江苏省淮安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一项基本定律,
摘 要: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包括初中物理学科在内的教学有了新的目标.要实现这个新的目标,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途径.在当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既不能回避培养学生应试能力这一基本需要,又不能忽视核心素养培育这一现实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实现后者的有效渗透,应当是当下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基本教学思路.本着“渗透”的思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素,应当引导学生体验这些过程,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
摘 要:错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动态化教学资源,随着教学的深入,知识点难度不断加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会出现偏差,从而出现包括:知识理解错误、方法应用错误、计算错误等在内的错误.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不能够一昧地去指责学生,要以错误为出发点,让学生产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本次研究在阐述错误产生的原因和对教学的影
摘 要:初中物理解题中运用代入法可获得事半功倍的解题效果,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例题为学生讲解代入法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掌握代入法应用的相关思路,促进其解题能力及解题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代入法;解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72-02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徐腾(1991.12-),男,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对“平面镜”进行教学设计,笔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结出一些事半功倍的有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