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解题中代入法的有效应用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f01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解题中运用代入法可获得事半功倍的解题效果,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例题为学生讲解代入法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掌握代入法应用的相关思路,促进其解题能力及解题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代入法;解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72-02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徐腾(1991.12-),男,江苏省泰州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代入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解题方法,可用于解答电学、压强、能量、浮力等习题.为使学生掌握代入法解题的技巧,应做好相关习题筛选,在课堂上为学生做好应用示范,提高学生应用代入法解题的意识与习惯.
  一、用于解答电学试题
  解答电学试题尤其选择类的习题时,如一时找不到解题思路,可将给出的选项逐一的代入题干,代入后运行所学进行分析检验相关的现象与题干是否相符,直到找到正确答案.
  例1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甲、乙是两只电表,闭合开关S后,要使两灯串联,则( ).
  A.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B.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C.甲乙都是电流表
  D.甲乙都是电压表
  该题目考查学生对电压、电流表作用的认识与理解.因该题目为选择题,因此,可将给出的四个选项逐一代入分析两灯的关系,以找出正确选项.乙为电流表则整个电路短路,可将A、C两项排除.对于B项,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时右侧的灯泡短路,错误.对于D项,代入后两灯串联,正确.
  二、用于解答压强试题
  压强类的物理习题较为抽象,一些习题如采用常规思路进行解答虽然能够解得出结果,但容易出错,此时可根据题干创设的情境,代入满足条件的特殊值,经过简单的计算便可得出正确结果,解题效率大大提高.
  三、用于解答能量试题
  初中物理有关机械能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但部分习题创设的情境较为新颖,有时会给出一些物理量的计算公式,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进行解答.解答该类习题时需搞清楚计算公式各字母表示的含义,理清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将题干中的参数进行针对性的代入求解.
  四、用于解答浮力试题
  浮力是初中物理的重点、难点知识.相关习题类型复杂多变,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求较高.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解答浮力习题的能力,应注重代入法在解题中的应用讲解,即,解题时先认真审题,通过受力分析列出对应的平衡方程,而后结合所学以及题干给出的参数,代入平衡方程进行求解.
  五、用于解决杠杆原理问题
  杠杆定理知识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内容,其物理题目类型比较多,对学生解题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面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引入代入法解题,结合相应的特殊值带入方式,开展相应的计算活动,通过这样的计算活动,完成问题答案求解.
  例5 如图4所示,将重量不同的物体在杠杆两端分别挂着,分别是300N和200N,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两边的物体同时减去50N,那么杠杆处于的状态是(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依然是平衡状态 D.无法确定在解题的过程中,根据杠杆平衡的定理,求解出杠杆两端的长度比,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杠杆两端的比是3∶2,之后,题目中将两端同时减去50N,计算较为复杂,可以采取特殊值代入法的方式,简化数据,简化解题方式.如图所示,取特殊值,AO=2,BO=3,根据杠杆平衡状态,同时减去50N,进行相应的计算,快速得出正确的答案,保证学生解题效率和质量.
  初中物理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既要注重初中物理理论知识的深入透彻讲解,又要传授相关的解题方法,其中代入法是一种应用率较高的解题方法.为使学生牢固的掌握该方法,灵活用于解题中,应做好初中物理相关习题的汇总,并逐一讲解代入法在解题中的应用,尤其详细板书相关解题过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运用代入法解题的一些细节.
  参考文献:
  [1]张忠义.浅议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J].学周刊,2016(04):76.
  [2]顧宏新.代入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5(01):60+63.
  [3]沈健华.浅谈代入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4(12):65.
  [4]杨晓玲.浅析初中物理问题中的数学技巧[J].物理教学探讨,2011,29(08):37-41.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摘 要: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可以激活课堂的学习气氛,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本中教学内容的特点,分别从情景体验、游戏体验、生活体验和合作体验四个方面,提出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4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学思想之一,它使枯燥的公式变得生动,为一些数学法则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材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
摘 要:物理是一门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在物理学习中,很多物理知识,物理实验都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物理知识形象化、趣味化,将抽象的物理模型具体化,将遥远的物理现象生活化,并且通过层层引导,步步鼓励,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树立物理学习的自豪感,从而逐渐建立属于自己的物理学习模型.初三作为初中学习生涯的最后一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们物理成绩提高
摘 要:伴随着教育界新课改的持续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慢慢成为教学重点.如今,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解决初中数学难题已经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决数学难题中的应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本文将结合初中数学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分类讨论思想是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的.  关键词:分类讨论;初中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传授学科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专业素质与能力.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的基础,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更是非常重要的,更是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培养其实验探究习惯.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以此来真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利用具体的实验来促进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本文将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摘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该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因此,教师在实施各学科教学时可以增加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式更多样,从而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在本文中,笔者以多学科综合视角为指导,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就如何实现学科
摘 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学一般都是以理论为主,忽视实验教学,但实验作为物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得到重视,本文简述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并对优化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物理实验;核心素养;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
摘 要:本文利用“集合思想”来巧解关于探究欧姆定律实验过程中预设电压的初中物理习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分压原理;集合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68-02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程新志(1986.10-),男,江苏省淮安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一项基本定律,
摘 要: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包括初中物理学科在内的教学有了新的目标.要实现这个新的目标,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途径.在当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既不能回避培养学生应试能力这一基本需要,又不能忽视核心素养培育这一现实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实现后者的有效渗透,应当是当下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基本教学思路.本着“渗透”的思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素,应当引导学生体验这些过程,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
摘 要:错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动态化教学资源,随着教学的深入,知识点难度不断加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会出现偏差,从而出现包括:知识理解错误、方法应用错误、计算错误等在内的错误.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不能够一昧地去指责学生,要以错误为出发点,让学生产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本次研究在阐述错误产生的原因和对教学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