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典》中行政法规介入之正当性及其限度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增设了大量行政立法权条款.面对行政法规广泛介入《民法典》现象,民法学界长期以来的讨论更注重私法自治的防御性功能.而以区别于部门法的整体法秩序观之,《民法典》需要行政立法权的规制和促进,行政法规也借助私法自治理念从管理法转变为服务法.梳理《民法典》中行政立法权介入条款,接轨行政法规介入形态和《民法典》提供的介入路径,尝试性提出行政法规介入《民法典》时形式一致性到实质一致性的转向.在此基础上,应从谦抑性、合比例性、法律保留等原则与清理、再生产等技术路径,在行政法规介入的前端施以限度的控制.
其他文献
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两个概念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制度对治理效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制度决定了政策选择和治理行为;治理效能通过制度有效运行获得,并以制度优势外在体现出来;制度优势提高治理效能,治理效能又彰显制度优势.在新时代背景下,治理效能被赋予了系统性的中国特色和时代意蕴,治理效能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追求高质量的发展,以获得更大更多更好的社会效应为旨归.比较分析中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案例,说明了中国制度优势如何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以人民为中心是
学业负担产生和存在于学校教育时间之内.从时间角度来说,它的产生与学校教育时间治理中的以下几方面问题密切相关:一是对教师和学生时间主体地位的剥夺;二是对学生自由时间和空间的极度压缩;三是对当下时间意义的忽视;四是效率至上的教学和学习文化.政府的减负之所以一直举步维艰、成效甚微,与减负的时间和教育时间、社会时间不同步有关,还与减负政策中对“人”的忽视以及简单地将减负等同于减时间有关.未来需要处理好减负的节奏和推进力度、促进“人”的显现以及调整时间管理方法,以此消解教育中的紧张感、压力感和焦虑感,营造充满张力、
城乡融合发展塑造了城乡社会形态,这一社会形态的治理复杂性远高于乡土社会和城市社会,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在城乡融合时代,利益密集型的乡村治理严重依赖于传统的资源投入方式,治理资源无法有效转化为基层治理能力,出现了乡村治理内卷化现象.而P县的经验表明,通过部门协调和资源整合,提高地方统筹治理能力,乡村治理可以得到明显优化,城乡共治格局也在“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路径中实现.
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超大城市城郊村因外来人口流入而引致公共服务失灵问题,需要给予特别关注.超大城市的城郊村与城区之间不仅存在明确的地理边界,而且在各自的地理空间拥有不同的体制、资源和文化.这些差异化的因素形成了它们之间的制度距离.把握这一制度距离,为分析超大城市城郊村公共服务失灵的发生机理和内在逻辑提供了认知视角.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服务上浮”和“行政权力下沉”是城郊村公共服务缺失和功能异化的制度性动因;土地资源的行政配置削弱了城郊村公共服务自主供给的经济基础;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偏好、城市发展偏好以及户
为应对严峻的气候问题,中国于2020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环境政治话语.在气候治理过程中,“杰文斯悖论”的存在说明了单纯依靠技术进步无法实现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视角即社会治理视角出发,分析中国“碳中和”议题实现的逻辑理路.社会治理“硬嵌入”和“软嵌入”的双向驱动逻辑,大大改善了“碳中和”政策议题实现的政治社会结构,有可能使“碳中和”政策议题实现的时间跨度大大缩短,使“杰文斯悖论”这一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存在的难题在中国得到破解.破解“杰文斯悖论”中资本与技术的不良互动,须进一步规范“硬
拜登—哈里斯政府的经济政策聚焦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并推动经济复苏、捍卫美国技术领先地位及绿色新政以应对气候变化,而美国宏观经济走势、内外失衡状况及美元霸权地位则是其经贸政策的重要依据.作为建制派的拜登总统,将重心放在恢复美国在全球贸易体制的领导力上,并试图重新主导全球治理体系;尝试构建新的贸易政策体系以保护劳工利益,修补上一任政府的过激贸易政策并着力推进盟友合作;贸易政策持续服务于美国供应链安全,但政治化倾向不断增强;视中国为最大对手,政治化与“国家安全”主导对华经贸政策方向.对我国而言,要充分认识到中美博
我国的体育发展体制存在着较强的特殊性和时代性,现阶段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出一种新型的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在共同生产的模式中,政府的管理行为不再是传统的行政管理和照章办事,而是在灵活变通、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同时,与市场和社会组织共同创造公共价值、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要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解控和松绑,还体育社会组织以自由的发展空间,辅助政府提供更好、更适应民众需求的体育公共服务,继续推动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实现“脱钩”,将体育治理重心向基层社会组织下移.同时,在共同生产理论视角下,体育社会组织
创新型人才培养历来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和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其实践层面面临学段衔接不贯通和改革措施不协调的双重挑战.“双减”的系统性改革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契机,它引发对于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命题的深层思考,也促进了教育生态优化的正向改变.借力“双减”推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应从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和作业练习等方面为其提供坚实支撑.
萧兵先生的《楚辞》研究,一方面从文献资料入手,对诗歌中的名物、习俗进行微观考证,一方面广泛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知识,对相关文化现象进行多向度解读.作为“宏观研究”的一部分,萧兵对《楚辞》文化的考察,还往往联系人类学者凌纯声提出的“环太平洋文化区”来立论,强调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之间的类同及关联.虽然其中不乏想象的成分,但这种援引人类学知识重释“古典”的尝试,成为中国当代学术史的重要流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