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从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体现高中物理教学新课改的理念,使学生各方面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出适合现代化社会的高科技人才等问题。
关键词:创新意识;个性发展;探究方法;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94-1
创新教育是应用创新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新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新的个性品质。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新性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想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重视创新意识
把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合二为一,就可以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就可以去创造财富,造福于人类,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讲解某些物理知识与上述问题挂钩,无形之中把课程内容贴近实际,联系社会与人,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人格品质,对科学执着的探索精神,培养创新品质,研究科学创新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标新立异的能力。
二、重视个性发展
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个性的发展,往往蕴涵创新能力的幼芽和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必然不可忽视其个性特征。未来社会各条战线上要求的人才是具有独特性、和谐性和主体性的个性化的人才。而不是“模子式”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充分相信学生,并鼓励其自发行为,使学生在教师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干表现自我。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新,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大胆尝试,合作交流,有所创新。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较多的讨论探索、合作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和反省。
三、重视观察实践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新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通过认真地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新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所教学科中,根据所授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便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在物理教学中应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的扩散与集中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这些训练并不是一味追求“多”,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多“思”,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记得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
五、培养自行探究方法的能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方法确定实际的步骤。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学习方法对路,学生的受益将和努力成正比。所以,要重视培养创新型学习方法和策略,训练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技巧。教师备课时,首先应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次教师上课时,通过教师课堂上有目的的示范引导,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研究”情境,让学生大胆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猜想和发现,并让其充分发表“高见”以逐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掌握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三教师辅导时,要注意指导学法,如指点学生怎样去预习教材和阅读课外读物,教学生如何列内容提纲,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做习题时,应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总之,我们要正确处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型的学习智力。
六、重视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习惯。不论问题的深与浅,都要给予肯定和帮助。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观察。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内部动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意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正确对待学生的“傻问题、怪想法”,要看到这些想法背后无穷的创新潜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不同见解,正确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必将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鼓励他们不断创新。
本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一,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其观察实践;三,培养质疑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五,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素质教育逐步走向成熟,落到实处。
关键词:创新意识;个性发展;探究方法;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94-1
创新教育是应用创新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新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新的个性品质。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新性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想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重视创新意识
把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合二为一,就可以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就可以去创造财富,造福于人类,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讲解某些物理知识与上述问题挂钩,无形之中把课程内容贴近实际,联系社会与人,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人格品质,对科学执着的探索精神,培养创新品质,研究科学创新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标新立异的能力。
二、重视个性发展
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个性的发展,往往蕴涵创新能力的幼芽和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必然不可忽视其个性特征。未来社会各条战线上要求的人才是具有独特性、和谐性和主体性的个性化的人才。而不是“模子式”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充分相信学生,并鼓励其自发行为,使学生在教师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干表现自我。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新,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大胆尝试,合作交流,有所创新。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较多的讨论探索、合作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和反省。
三、重视观察实践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新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通过认真地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新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所教学科中,根据所授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便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在物理教学中应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的扩散与集中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这些训练并不是一味追求“多”,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多“思”,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记得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
五、培养自行探究方法的能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方法确定实际的步骤。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学习方法对路,学生的受益将和努力成正比。所以,要重视培养创新型学习方法和策略,训练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技巧。教师备课时,首先应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次教师上课时,通过教师课堂上有目的的示范引导,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研究”情境,让学生大胆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猜想和发现,并让其充分发表“高见”以逐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掌握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三教师辅导时,要注意指导学法,如指点学生怎样去预习教材和阅读课外读物,教学生如何列内容提纲,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做习题时,应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总之,我们要正确处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型的学习智力。
六、重视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习惯。不论问题的深与浅,都要给予肯定和帮助。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观察。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内部动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意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正确对待学生的“傻问题、怪想法”,要看到这些想法背后无穷的创新潜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不同见解,正确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必将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鼓励他们不断创新。
本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一,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其观察实践;三,培养质疑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五,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素质教育逐步走向成熟,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