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教材,拓展创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j20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性的解读美术教材首先应做具体的教材分析,在把握教材编写主旨,并考虑学情的前提下整合与活化教材,让资源启迪探究。合理拓展教材,活用教材,激发创造性思维,从而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便获得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深入 研读 创造性 应用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0-01
  一、缘由——由观摩课堂教学比赛引发的思考
  为了更好、更快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天山区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全区的美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比赛。本人作为学科的组织者和负责人,聆听了每一位老师的课。听了这些课之后,感到有一部分老师的课堂确实有教学出彩之处,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中,教师对教材明显欠缺理解,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够精准,对内容只是肤浅的讲解,图片赏析不到位,缺乏美术学科特点。出现这样的例子折射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不到位,缺少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创造性的应用。 这也引起我对如何创造性解读教材的深入思考。
  二、探究——教材使用的误区分析
  通常美术教材里每一课呈现的图片较多,文字介绍一般包括重要知识点和作业要求,直接传递给老师的信息是有限的。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要从中发现图片所蕴含的美学意义,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再选择合适、灵活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绝不是容易的事。有的教师对教材缺乏深入的解读,仍习惯于教教材,使得教材没有得到创造性的使用,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感悟——深入研读,创新应用
  朱熹的名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了我启示,教材即源头。只有清晰、准确的了解了教材,将这个源头的来龙去脉理清楚,才能展开教学。教材是图像与文字、文本的结合,美术教材的解读要从解读美术教科书开始。
  (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编写主旨。
  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成为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首要之举。
  拿到教材之后,我们首先要做好教材分析,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解读教材。“教材的准确解读—目标的具体设计—内容的合理确定”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先从文本解读谈起。例如在二年级下册《吃虫草》一课中,教材中介绍了自然界中一种奇妙的动物—吃虫草,旨在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吃虫草的外形特征、色彩特点和不同的吃虫方法,引发求知欲,激发兴趣,感受自然界的美妙,在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和多种表现技法,创作一幅作品。这是对教材的初读。
  2.教材解读要理解编者的意图。看这一课在本册、学段所担负的“责任” 或此课选在这册、这个单元的意义。教师在基本了解了教材之后,可以进一步思考,当一幅作品被选作美术教材中的范作,就自然生发了美术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就是事关学生鉴赏、美术创作能力发展的美术知识。发现教材蕴涵的教学价值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3.教材解读要考虑学情。老师要着重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在哪?学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的需求?例如教师对雕塑的解读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浅尝辄止,只停留在外形的直观层面,教师仅仅依据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没有对雕塑之美进行品味,结果是以浅对浅,教学成了课本的位移、教参的抄写、肤浅的感官体验,缺乏主动参与,没有想象、体验的空间,教学活动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对雕塑之美学习的兴趣。另一种是无限度的增加理解难度。因此对雕塑的教学要做到深入浅出,在自己解读时要“深”,在帮助学生理解时“浅” 。大胆取舍,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储备、知识积累及雕塑作品中所呈现的外形和欲表达的情感方面找结合点,为“教”所用。
  (二)整合与活化,让资源启迪探究
  整合教材,让资源贴近学生。要让教材成为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信息资源。文本材料虽然有些也是图文兼备的,但因时空的限制,往往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有时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需要,努力把静态的教材资源转化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动态资源,使其能在动态变化中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更好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如七年级《敦煌壁画》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壁画时,教师就灵活应用多媒体优势,将静态资源动态化,将敦煌石窟内全景动态呈现,使学生更直观的欣赏到满壁飞动、天衣飞扬的壁画之美。并由此触动问题的生成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拓展教材,激发创造性思维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動的蓝本。不过,也有一些教材资源虽有广泛的思考探究空间,但教材的图片和文本资源并未完全凸现其应有的价值。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将其延伸拓展,充分挖掘这些内容在培养学生发散、审美、创新等方面的价值。
  综上所述,研读教材、重构教材、活用教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是创造性的解读教材的必要手段,能够使我们更宏观地把握教材,智慧而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便获得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快乐阅读为核心,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对策进行分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85-02  一、以读为本阅读训练的优势  以读为本阅读训练是对传统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要求教师下狠功夫,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
期刊
【摘要】低段写话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利用文本,仿写段落;巧用文本,连词成段;运用图画,促进写话”这三个方面,来围绕如何进行低段写话教学。  【关键词】低段 语文写话 回归课本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73-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段学生对写话要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
期刊
【摘要】近年来,语料库与外语教学的结合也日趋紧密,回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二十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很多方面仍在沿用旧的模式,教学手段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这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而把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从理论的角度看似乎能够改善现有的教学弊端,促进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语料库 词汇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论文基于意识、知识、能力、态度和素养五部分组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和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渗透到学生的个体发展中的 “渗透式”跨文化教学模式,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微观探讨“大学英语精读”和“美国文学”两门课程的“渗透式”模式的具体应用,希望这一研究为其它各门课程和各个环节的“渗透式”跨文化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刊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小语种专业,特别是泰语。泰语相关课程由原来的选修课逐渐设置成专业方向课。随着教学的实施,一些影响泰语语音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本文旨在总结研究来自云贵川三省学生学习泰语过程中的语音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大学泰语语音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云贵川 泰语 语音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10-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學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着重抓以下几点:一、认真听讲的习惯;二、积极思考的习惯;三、大胆发言的习惯;四、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五、“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习惯 养成 引导 创造 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67-02  普通高中学生基础薄弱,尤其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物理学科,是绝大多数同学学习中的“拦路虎”。面对这样困境和即将进行的高考改革,要想让学生能听懂,勤思考,会做题,就离不开有效的习题训练。但现有的习题资料模式陈旧,缺乏针对性,不能及时对学生学习进行反馈与评价。造成反复机械训练,加重学生负担,降低
期刊
【摘要】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是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当前高职教育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多,往往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又恰恰是关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环艺专业中推行的学生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旨在通过实施一些改革策略,在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建立一种纽带关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7-02  顿,听到老师的略带嘲讽的问话,气不打一处来,表现出对抗性的神情。教师一看,更是火冒三丈,历数学生迟到、撒谎、不学习种种罪状,好像非要让学生觉得自己血债累累,承认错误不可罢休。其结果,是问题没有解决,双方都惹了一肚子气,师生关系渐渐疏离,沟通出现障碍。  上述案例中师生沟通具有典型性:首先是学生带
期刊
【摘要】学生在校学习和成长期间,班主任是他们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得成长。而想要真正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但需要他们具有极强的事业心以及责任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而良好的运用真情真爱来促进学生成长。文章对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在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学生全面的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 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