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方法,确立教学目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we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高職院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受到大力推广,因此在许多高职院校中都增设了音乐欣赏类的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如何改变教学方法,确立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音乐欣赏 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8-02
  音乐欣赏教学,顾名思义即通过感受音乐作品,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以及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的活动。在高职院校中,通过开设音乐欣赏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感受、评价音乐的能力,使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得到发展,教会学生采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当今社会,人们更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因此开设音乐欣赏课程就非常有必要。
  一、改革教学模式,加强情感体验
  现阶段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欣赏音乐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学生具备较好的音乐基础。为使学生的音乐水平基础得到有效提高,就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音乐欣赏教学。将音乐欣赏结合音乐艺术,并与专业学习挂钩,使音乐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教师在设计音乐课程时,首要便是选择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品。通过开展音乐欣赏课程,有利于学生缓解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容面对外界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深入解读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使音乐欣赏课程的教育优势得以发挥。在选择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进行多元化的选择,无论是古典、民族或流行音乐,主要目的皆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灵感,拓宽其视野。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良好音乐氛围
  开展音乐欣赏课程,除了必要的听觉参与外,还需要更多的感官参与到欣赏活动中。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主要以听录音为主,方法陈旧。高职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觉索然无味,因此缺乏相应的热情,导致音乐欣赏课程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音乐欣赏课程带来了新的希望,音乐欣赏课程能与多媒体技术完美结合,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中视频、音频等功能,有效的将学生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通过音乐欣赏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学生在通过视觉感受优美图片的同时还能通过听觉享受音乐的没,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音乐所蕴含的内涵,借此与作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例如:在欣赏民歌《茉莉花》过程中,教师便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视频与音频功能,向学生展示江南的美景以及盛放的茉莉花,学生在欣赏音乐同时还能通过视频看到充满魅力的茉莉花,仿佛置身美丽的画卷之中,继而对歌曲的内涵有更深刻的体会,并加强了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三、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合理选择教材内容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音乐欣赏课程虽只是补充课程,但也有必要加强教材建设,围绕高职院校自身特色进行教材构建。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因此在教材方面应具有统一与多样性。严格按照“一纲多本”的原则,使教材具备一定的实用与针对性。除此之外,在选择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和接受能力,将学生学习特点和规律纳入考量范围,进一步优化教学教材,例如与教材配套的辅助教具、信息网络技术等,使教材满足高职音乐欣赏教育课程的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四、课堂与课外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音乐欣赏课程,是整个音乐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高职院校中的音乐欣赏课程时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囊括了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以及实践活动。认知音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则是音乐欣赏课程的目标。只有实现这一目标才能将音乐教育的内涵完整的体现出来。开展音乐欣赏课程,教师除了课堂中正常授课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中各种社团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亲身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感受音乐之美,使学生的审美与欣赏音乐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高职院校中音乐欣赏课程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满足新时代对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音乐教师要秉承创新的原则,将流行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唯佳.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2(1):19-22.
  [2]李帅.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改革思路与探索——基于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的视角[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8):238-238.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语料库与外语教学的结合也日趋紧密,回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二十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很多方面仍在沿用旧的模式,教学手段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这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而把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从理论的角度看似乎能够改善现有的教学弊端,促进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语料库 词汇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论文基于意识、知识、能力、态度和素养五部分组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和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渗透到学生的个体发展中的 “渗透式”跨文化教学模式,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微观探讨“大学英语精读”和“美国文学”两门课程的“渗透式”模式的具体应用,希望这一研究为其它各门课程和各个环节的“渗透式”跨文化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刊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小语种专业,特别是泰语。泰语相关课程由原来的选修课逐渐设置成专业方向课。随着教学的实施,一些影响泰语语音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本文旨在总结研究来自云贵川三省学生学习泰语过程中的语音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大学泰语语音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云贵川 泰语 语音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10-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學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着重抓以下几点:一、认真听讲的习惯;二、积极思考的习惯;三、大胆发言的习惯;四、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五、“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习惯 养成 引导 创造 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67-02  普通高中学生基础薄弱,尤其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物理学科,是绝大多数同学学习中的“拦路虎”。面对这样困境和即将进行的高考改革,要想让学生能听懂,勤思考,会做题,就离不开有效的习题训练。但现有的习题资料模式陈旧,缺乏针对性,不能及时对学生学习进行反馈与评价。造成反复机械训练,加重学生负担,降低
期刊
【摘要】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是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当前高职教育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多,往往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又恰恰是关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环艺专业中推行的学生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旨在通过实施一些改革策略,在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建立一种纽带关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7-02  顿,听到老师的略带嘲讽的问话,气不打一处来,表现出对抗性的神情。教师一看,更是火冒三丈,历数学生迟到、撒谎、不学习种种罪状,好像非要让学生觉得自己血债累累,承认错误不可罢休。其结果,是问题没有解决,双方都惹了一肚子气,师生关系渐渐疏离,沟通出现障碍。  上述案例中师生沟通具有典型性:首先是学生带
期刊
【摘要】学生在校学习和成长期间,班主任是他们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得成长。而想要真正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但需要他们具有极强的事业心以及责任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而良好的运用真情真爱来促进学生成长。文章对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在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学生全面的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 工
期刊
【摘要】创造性的解读美术教材首先应做具体的教材分析,在把握教材编写主旨,并考虑学情的前提下整合与活化教材,让资源启迪探究。合理拓展教材,活用教材,激发创造性思维,从而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便获得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深入 研读 创造性 应用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0-01  一、缘由——由观摩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今年有幸作为交流教师来到美国俄勒冈州的本德市任教中文与中国文化,种种收获,不胜枚举。身在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度,体验不同的文化,了解英语语言的背景知识,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语……走出国门,我不再只是一个中国扬州的英语教师,在这里,我最重要的身份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  【关键词】教师 文化 使者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