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国高校当前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需要对高校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对基层学生管理工作实现创新,这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基层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只有实现了基层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才可以促进学生和高校共同发展。这篇文章重点对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創新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76-02
  一、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一)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不重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在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中,及时和学生进行联系与沟通是该工作的基础,也是首要前提,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学生发生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和处理,以及为学生提出更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因此有助于高校学生开心、轻松、自由的学习,直到完成学业[1]。然而事实上,现如今许多高校基层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尽心尽职的对待这项工作,大多数时候采用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管理工作效率较低,质量更是较差,无法及时为学生和学校解决困难和问题,对学生在高校的具体学习和生活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只是通过自己的表面想法和经验来随意的安排和规划,久而久之,这种不负责任和表面化的工作大大降低了高校基层工作人员的信誉和认知。
  (二)基层管理工作缺乏精准的定位
  一般情况下,高校基层管理工作人员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生需要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需要较好的完成自己学业,比如参与奖学金、入党、就业指导等等,工作和学习任务十分重大,所以很难做到兼顾学业的同时还能进行全面的管理工作[2]。同时,教师也是如此,既要做好一名管理者,又要做好一名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做好一名服务工作者。这些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很难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要求,并且学生通常会认为教师只是管理者,对教育方面没有任何价值,从而严重忽略了教师的教育辅助作用,因此使较好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氛围中毁于一旦,经常受到许多同学的埋怨,长时间以往,导致高校基层管理工作者的形象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对基层管理工作出现错误的认知。
  (三)管理工作者没有深入了解学生价值观
  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基本上都才20多岁,由于现代科技快速发展,这些大学生很容易快速接受新鲜的信息和事物,具有较为新潮的思维观念,就算是相同年级的大学生对相同事情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并且,这些大学生通常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非常抵触那些十分严格苛刻的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限制了高校基层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基层管理工作想要有效开展必须解决这一问题。
  (四)大学生缺乏一定自律能力
  现如今,我国高校招生数量逐年增长,招生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招生条件和门槛越来越低,因此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而这些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质量上都参差不齐,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同时,这些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以及思维方面的自律性较差,对自己行为的限制和约束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极大的增加了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和麻烦,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所需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和精力。
  二、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措施
  (一)明确管理工作定位,转变管理观念
  对那些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的管理理念需要适当的改进和完善,比如那些只把学生当作基层管理工作者等思想极大限制了高校基层管理工作的发展,所以需要融入一些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3]。如果基层管理工作想要实现有效改进和发展,就需要管理部门在完成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及时了解、限制和指导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实时了解掌握学习的实际情况,全面开展管理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缓解学生对传统管理工作的抵触心理,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帮助和解决,有效开展管理工作。
  (二)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指导工作
  当前,大部分大学生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心理健康疾病,时常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负担,产生暴躁、忧郁、迷惑等情绪,同时缺乏正确合理的发泄方式,以及没有进行适当合理的指导,久而久之,这些大学生通常会出现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等,更严重的是大学生的三观会出现一定的扭曲,从而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为以后的毕业、就业和生活带来更多不利的影响[4]。因此,我国高校和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将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比如,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室,为学生提供心灵疏导的平台,给学生普及传授更多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学生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都需要积极正确的思考解决,向心理教师讲述自己所有负面的思想和情绪,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面对生活的勇气,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这个过程,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推动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提高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减轻基层管理者的工作压力
  我国许多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的队伍规范通常都较小,因此,怎样在管理人员缺少的条件下帮助管理者减少工作量,让管理者具有更多时间来做好一名教育工作者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想要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高校需要适当合理的借鉴学习国外高校的先进基层学生管理模式,有效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多多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学校基层管理工作,要求学生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和工作中,比如新生的入学管理、健康服务、宿舍制度等,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增加学生更多的生活经验,并且还可以有效减少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提高高校基层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基层管理工作的创新[5]。
  (四)重视交流和沟通,开展情感理念的管理工作
  现在,许多高校因为管理者具有较大的工作量,角色扮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因此渐渐忽略了主要的教育角色,导致高校教学失去了教书育人的本质。所以,基层学生管理在工作中一定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用于表现自我,大胆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促使各学生之间相互联系和沟通,学习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促进自身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并且,高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积极开展情感交流的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加入管理工作。
  (五)提高基层管理者的专业素养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基层学生管理者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价值,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和培训,促进自己全面发展,教师需要涉及接触多方面的能力培(下转214页)(上接76页)养,比如专业能力、管理能力等,从而保证高校基层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有效发挥自身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并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将教师打造成一个合格完美的教育者,提高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形象和信誉,加强学生对管理工作的认知和认同。
  参考文献
  [1]王晨岑.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4):14-14.
  [2]王楠.浅议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探索[J].管理学家,2014(2):60-62.
  [3]章苗.关于民办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探索[J].商情,2013(52):202-202.
  [4]邱增凯,朱宇,张昊宇,等.多校区办学高校基层学院学生工作与教务工作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8):96-97.
  [5]陈清义.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模式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26(12):17-18.
其他文献
【摘要】孩子幼小的心灵是要用心去呵护的,要沟通的,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教师要与学生有良好和密切的沟通,这样,学生能敞开心扉,才更愿意“吐露真言”,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知道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关爱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心田,触动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心思,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政治深化改革也在逐渐加深,增强国家的能力在这个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世界每个国家之间对人才竞争愈演愈烈,我国一定要提高教学水平,来提升对人才的竞争力。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教育的发展趋势就是国家未来的象征,国家人民也会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并且不断的创新教育形式。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历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历史学科在教学课程中可以说
2019年1月11日上午,岳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共成长 同欢乐 ——2019新年家校联谊会》活动.全校师生共同演绎了多个精彩纷呈的节目.充满温情、激情洋溢的现场表演呈现出了岳
期刊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关系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代社会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符合时代潮流,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家庭的和谐,社会的进步。本文从各个方面论证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趋向,以及影响这种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引导方向,旨在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当代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价值取向  【课题
【摘要】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孕育出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丰富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弘扬。通过比较分析,传统文化与当代德育在道德原则方面具有某种一致性,在道德内容方面具有一定契合性,传统文化应是当代德育的重要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本文对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及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实践策略进行相关探讨,以期推动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策略  【中图分
【摘要】校园欺凌是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并不少见。校园欺凌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前,在我国中学校园中,尤其是农村初中校园中,校园欺凌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本文针对农村初中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策略展开探讨,希望能为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校园欺凌;欺凌行为;预防  【中图分类号】G6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本文从常见的课堂管理问题入手,阐述了课堂管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经验和思考,从课堂纪律管理和课堂气氛的管理和课堂学习效率管理三个角度来解析不同风格的经典课例。从中提取成功的管理经验,推广和移植到日常的教学设计中。  【关键词】课堂管理;课堂纪律;学习氛围;学习效率;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74-
第一,建立以专业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通过“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摘要】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管理模式也在逐渐走向完善。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与理念在商品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精细化管理模式得大规模应用与发展,为工作和管理中解决问题做好了良好的铺垫。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词】精細化管理;规章制度;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