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ian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更应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自己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应发生转变,以便适应新的教学需求。本文据此也作了粗浅的探究,以期给广大教师带来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87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个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多少年来,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教育的主宰,于是常常不自觉地以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在课改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了这种判断其实并不符合实际。教育面对的是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改变的不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完成;醒悟了这一过程,我们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实是学生本身。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醒悟到这个事实。醒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我们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而支撑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包括教师原有的“园丁”、“蜡烛”等角色要发生变化,还包括不断地补充新的角色——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成为研究者以及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变化。
  一、角色与教师角色
  角色是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团体。在团体中,每个人都有一种身份、处于一定位置、分担一份责任、有一定的行为规范约束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由于一个人的生活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也就承担多种角色,如一个教师在学校中充当教师角色,在与其他的教师交往中充当同事角色,在家庭生活中充当父母、丈夫(妻子)或子女角色。
  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表现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作为人才培养者,教师不仅要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意识,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注意自己对学生所起的影响作用。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生长时,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就会意想不到地被激活。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屡见不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当提供适合学生教育环境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要转变角色、走进新角色、与新课程同成长。
  1. 教师知识传授角色的变化
  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也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之一。新课程条件下,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变化,最重要的是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
  (1)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首先改变传统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意识,重视“人”的发展,由知识本位向智力本位、个性本位发展。
  (2)由重教向重学转变。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效果,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教师必须既是知识的给予者又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的设计、高效上。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不再权威性地、单向性地控制教学过程,指定教学内容,评判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过程也不再是知识、课程的单向传递和开展,而是师生互教互学,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制订恰当的学习目标,与学生确定一条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调整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这也是一个逐步过渡、渐进和交替的过程。
  2. 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变化
  随着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变化。由如重传授转变为重发展,统一规格教育转变为差异性教育,重教师教转变为重学生学、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融洽,教学模式化转变为教学个性化,单向信息交流转变为综合信息交流等。教学行为忌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达到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3.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
  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的一个飞跃与突变。但教师成为促进者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法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上接第87页)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信念。
  4. 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审视,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应变通则。因此,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善于研究、不断提炼、终身学习,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地对自身在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走进新角色,将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就像拥有永恒光和热的太阳,为学生的发展播下光和热,使学生变得强健有力、自强自立、完成自身生命的追求。教师生活的每一天,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着自己丰富多彩的生命,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必将成为人们所羡慕的职业,他们将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喜悦。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龙城中学 545001)
其他文献
期刊
<正>近期,原被业界看做行业"新风口"的长租公寓,因涉嫌高价收房、推涨房租、租金贷款引发各界关注,在杭州一名租住自如房源的男租客患急性髓系白血病离世,其家人委托第三方机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平面解析几何全一册(必修)《教学参考书》是高中数学教师正确把握教材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人在讲授“圆”时发现,《教学参考书》对教材一道习题的参考
期刊
学生在解题时经常犯这样或那样一些错误,究其原因,除了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基本知识方面存在缺陷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健全的心理因素.下面列举导致学生解题失误的
六十年代,曲师大数学系有一个热门话题,叫做“用两论分析教材”.(“两论”是指毛泽东的、.)回顾1965年毕业至今,几十年中学数学教学,发现当年的讨论对于当今发挥数学教学的人
本文继[1]而作.[1]专论“如果 p,那么q”的否定,本文则泛谈数学复合语句①的否定.此谈虽无补于课堂教学,但希望有助于全面地识别当前教学讨论中关乎“非”的是非. 本文仍然
协议供货是中央政府集中采购采用的采购组织形式之一,它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但在实践中发现仍有不足之处,应进行改革.文章结合政府集中采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