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祠堂适宜更新策略——以安徽省祁门县马山村祠堂为例

来源 :小城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州祠堂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徽州地域文化共同影响下的民居建筑典型,是徽州社会文化、民俗风习的物质载体。现多处于闲置状态的徽州祠堂,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满足现代人生产、生活需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马山村三座祠堂为例,在归纳总结祠堂功能演变历程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生活、产业、生态四方面,探讨以“进”为单元的功能重组、以“堂”为核心的空间重构、以“坦”为纽带的环境整治更新策略,以期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传统建筑可持续更新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检索各地中小学的“校训”建设,笔者发现,不少学校都在梳理自身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各自的校训。审视这些洋洋大观的校训,笔者感到,我们的学校并不缺少校训。然而,那种特色鲜明、熠熠生辉,而且能够恒久流传的、有品位的校训实不多见。  理性反思,我们发现,中小学的校训建设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共性问题。一是,某些学校的校训,类似政治化的标语,军事化的口号。几乎没有学校的特点,更没有“某个学
从区域层面对小城镇收缩程度展开定量分析,有助于科学研判小城镇发展水平的区域类型。本研究基于小城镇收缩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核密度分析刻画小城镇收缩的空间格局,利用耦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破裂应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接收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73例,标记为早期组,于入院3 d内给予患者介入栓塞治疗
恩格斯说:“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同样也创造了人。”环境,生态学上通常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教学环境是存在于教学活动主题以外的客观现实。而学校环境作为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它是指学校中能够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它能绕开学生意识的阻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它具有潜在的教育力量。但是学校环境的构成是较为复杂的,按其作用和控制的特点,可以划
在网络背景下的学习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发挥自主参与作用。因此,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策略的科学化、合理化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前提。笔者现就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来进行一些探讨。  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网络背景下的这种自主性学习使他们的学习具有了传统学习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第一,当学生面對网络时,他第一感觉就是:我将要用它来学习了,从而确立自己在学习过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连续搞了几次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每次参加培训的人员都不一样,很多都是新面孔,参加培训的教师中几乎每次都有“新人”参加,而且教师年龄偏大,我们每年假期都搞教师培训,可是培训的成效却不让人满意,农村教师队伍为什么不稳定?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何提高不上去?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农村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状况开展调查研究。    数量不足,临时补充,导致小学音乐教师队
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规划师往往会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提出综合战略或对策。但对大城市来说,尤其是具有多个小城镇的城市,由于现状基础和区位条件的分异,往往不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则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发挥好实验教学的作用是每一位物理教师的重要任务,新教材也新增了实验探究的内容,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在探究中勇于创新,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标得以实现。因此在教
每个学校都渴求提高教学质量,但要实现优质的教学质量又非易事。因此,教育人总是拥有探究提高教学质量路径的情怀,但又留下无尽的话题与意蕴,我们学校近年来取得了又好又优的教学
学生的发展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应当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而学习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终端环节,对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必须努力创设一个有效的生态评价环境,大胆创新评价方式,更好地发挥评价导向、诊断、调控、激励等功能,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诗意的追寻历程中实现自身的高效发展。评价生命化——学生高效发展之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