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培训看农村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现状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4g4354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连续搞了几次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每次参加培训的人员都不一样,很多都是新面孔,参加培训的教师中几乎每次都有“新人”参加,而且教师年龄偏大,我们每年假期都搞教师培训,可是培训的成效却不让人满意,农村教师队伍为什么不稳定?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何提高不上去?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农村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状况开展调查研究。
  
  数量不足,临时补充,导致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不稳定
  
  近十年来,我市一直没有招聘小学音乐教师。国家取消毕业生指令性计划分配,农村小学几乎没有补充新的音乐师资,而且每年的自然减员又在增加,只减不补,造成农村小学音乐师资缺口较大。为保证音乐课程正常开设,只有从语文、数学等课时数工作量不足的教师中选拔一些兼职教师临时来补充音乐教师的缺口。还有的学校干脆“照顾”老教师,让年龄偏大的语文或数学老教师来做音乐教师,而这些兼职音乐教师,每次来开会学习,都是空手而来,听也听不懂,笔记也不做,卖弄老资格,主席台上讲得热火朝天,台下呼噜声震天响,在会场出出进进,象到城里赶集一样,这样的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队伍数量少,靠临时补充,导致队伍不稳定,根本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
  
  编制紧缺,导致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不稳定
  
  现在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缺编,需求量很大。即使政府决定招聘教师,编制指标也是先给语文、数学、英语,去年我市就招了16个小学音乐教师,按比例,每个乡镇中心小学给一个编制,但是招聘结束后,教师到学校报到后,有的学校并没有安排这些年轻的音乐教师去教音乐,而是让他们去教语文,数学;并且还说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什么都能教!于是,学校来个“狸猫换太子”的游戏,把新招来的年轻的音乐教师,安排在第一线教语文或数学等学科,让换下来的语文或数学老教师改来教音乐,可是他们只会唱歌不会弹琴,于是音乐教室里每天都飘出带有历史印记的古老歌谣,走在校园里你只闻歌声不闻琴声,跑调的乡音歌谣一遍又一遍的在校园回响。这样的音乐课,谈何音乐教学质量?如果学校里实在找不到会唱歌的老教师,就停课让课,或根本不开课。所以在农村,由于教师编制紧缺,没有稳定教师队伍,很难进行农村课程改革,去推行素质教育,音乐教师紧缺制约了农村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素质不高,导致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不稳定
  
  最近几年,随着省里“四配套工程”的实施,要求每所学校都配置音乐专用教室,省里给配备了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全部配送到位。可是由于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很多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多数教师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积累的经验开展工作的,钢琴不会弹,多媒体课件不会使用,教学理念陈旧、方法落后。每当组织教师培训,学校安排这些“新面孔”来学习,就是让他们出来放松,他们根本不想认真学习,反正高级职称已经拿到手,干吗再去受那个罪。即使这次认真参加培训学习,说不准下学期学校就不让他教音乐课了,又换新人了,自己或者退休了,于是就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作要求,这样的课堂教学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教师的知识体系、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改观,无法实施现代化教学。
  
  学科结构不合理,导致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不稳定
  
  有些音乐教师在招聘进来之前,就已经自学或者正在函授中文本科或数学本科,只是自学或函授还没有毕业,而第一学历专科,学的是音乐,音乐大专毕业证符合小学音乐教师招聘报考条件,他们为了得到教师编制,就来报考,他们考进来以后,自己就主动跟学校讲不教音乐了,改教语文,因为自己自学或函授中文的本科马上毕业。有了本科毕业证评高级职称,自然也就不评音乐学科了,学校让这些年轻的音乐教师去第一线教语文也是名正言顺。这种第一学历所学的专业与第二学历所学专业不相同的现象在农村初中存在也很普遍。在一些学校,虽然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的,但质量难以保证,形同虚设。在大部分农村小学里,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这种状况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越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老龄化就越严重。因为年轻人引不进,进去之后又留不住,只有一些当地的民转公教师能长期扎根在农村。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导致音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针对目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现状,我们首先要稳定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加强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小学音乐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分期培训,系统培训,跟踪培训,不可以采用换人轮流培训,不许这次培训你参加,下次培训换新人,每次培训会场都有“新面孔”,这样的培训导致培训的知识没有延续性,培训知识缺乏连贯性,我们要分批次进行培训,对每一批学员都要进行若干次培训学习,争取把每一位教师都打造成“音乐学科培训专家”,让这些经过培训的,综合素质高的,业务能力强的年轻音乐学科培训专家,到每一所学校去,去传播经验,做音乐学科带头人,真正发挥专家的作用,壮大稳定的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尽快使农村的小学音乐教育走出困境。
其他文献
林木种苗培育工作是林业生产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培育森林资源的种质保障。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分析林木种苗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林
进入2010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到了一个关键点,好像下围棋,到了官子时刻。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了义务教育均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2012年,力争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从现在到2012年年底还有三年时间,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时间很紧迫。过去常说:“三年计划看头年”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校本研训在农村中小学校的蓬勃开展,成为当前基础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也是学校立足长远发展的基础。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训,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利于“新课程改革”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我们从平时工作中发现,一些学校在开展校本研训时进入了研训误区,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偏差,导致“校本研训”效果极不理想。    问题一:校本研训
目的探讨水氧治疗仪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
检索各地中小学的“校训”建设,笔者发现,不少学校都在梳理自身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各自的校训。审视这些洋洋大观的校训,笔者感到,我们的学校并不缺少校训。然而,那种特色鲜明、熠熠生辉,而且能够恒久流传的、有品位的校训实不多见。  理性反思,我们发现,中小学的校训建设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共性问题。一是,某些学校的校训,类似政治化的标语,军事化的口号。几乎没有学校的特点,更没有“某个学
从区域层面对小城镇收缩程度展开定量分析,有助于科学研判小城镇发展水平的区域类型。本研究基于小城镇收缩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核密度分析刻画小城镇收缩的空间格局,利用耦
恩格斯说:“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同样也创造了人。”环境,生态学上通常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教学环境是存在于教学活动主题以外的客观现实。而学校环境作为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它是指学校中能够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它能绕开学生意识的阻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它具有潜在的教育力量。但是学校环境的构成是较为复杂的,按其作用和控制的特点,可以划
在网络背景下的学习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发挥自主参与作用。因此,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策略的科学化、合理化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前提。笔者现就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来进行一些探讨。  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网络背景下的这种自主性学习使他们的学习具有了传统学习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第一,当学生面對网络时,他第一感觉就是:我将要用它来学习了,从而确立自己在学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