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B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x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文学认识不足,认知能力不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阅读能力不足。以阅读为切入点,对小说和诗歌阅读教学的要点进行了讨论,旨在增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意识。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都是儿童文学,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利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现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本文以阅读为切入点,对小说和诗歌阅读教学的要点进行了讨论,这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從根源上分析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作品,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想象类文学。什么是想象类文学呢?想象类文学是相对于实用类文学的一个概念,想象类文学不在于论述问题和解决办法,而是在传达一种体验和经验,而非知识,这样的读物比实用类文学更加讨人喜欢,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绝大多数都是想象类文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既然教材内容是符合学生心理认知喜好和认知能力的,那关键的问题就是老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技巧的、有感情的阅读。教师首先自己要对想象类文学有一定的认识,要知道想象类文学本身是在阐述一种经验,是需要阅读者借助阅读这个过程才能获得的情感体验和经验分享。在阅读想象类文学的过程中,读者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带着活力和热情去阅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读者放松自己,打开心扉,让作品中的故事在我们身上重现,让故事贯穿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做它想要做的任何事情。想象类文学会采用很多优美的语言,会把感情藏在文字之下,会利用文字的多元性增强文章的丰富性和感染力,作者甚至会用隐喻的方式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块石头、一条金鱼、一朵墨兰。想象文学给读者带来的更多的是文字之外的感情和情绪的表达。
  老师在教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注意三点,首先让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分类,在初次阅读的时候,学生应该能一眼看出这篇文学作品的类型,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阅读的作品越多,对作品分类的速度就越快。其次要抓住一篇文章的大意,这和考试中要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一个目的。最后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品的大意,这个过程是锻炼学生思维逻辑的过程,要知道一篇文学作品只有通过合理地架构才能让读者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深远寓意。本文从小说类阅读和诗歌类阅读两个方面具体描述了怎样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要点。
  二、怎样在小说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说类文学作品的教学要点有三个:首先是小说三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对于此,老师和学生都很熟悉。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第四个要素:思想。在小说阅读中,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感情和思想却是作者真实世界情感的反映,所以在小说阅读过程中,通过小说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结合当时的环境背景和社会背景,体会小说人物的思想脉络、感情变化,在作者创造出来的要素组合的世界中,体会作者的思维变化和作者在小说中寄托的感情或者要表达的感慨、不满、悲愤、无奈等。其次要知道“共识和主旨有关”。最后就是强调参与感,小说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学的特点就是有人物活动,有社会背景和环境背景,这些是现实世界在文字上的另一种表现,虚构的社会背景和环境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现实社会的影子,所以在阅读小说类文学作品的时候,老师要向学生强调参与感,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小说文学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怎样在诗歌类作品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诗歌类作品和戏剧类作品具有一样的性质,他们的文字重点不在于文字本身的意思,而在于文字背后包含的寓意或者感情,是人类情感的高度结晶,所以在这类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教师教学的重点就是体会感情,在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创作年代、创作者当时的生活心理状态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或者戏剧中蕴含的深意。诗歌类作品本质上也是想象类文学,所以想象类文学阅读的要点同样适用。但在阅读诗歌类作品的时候我们需要增加一些要点: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诗歌类作品重在抒情,所以不论能不能看懂个别字词语句,先把整首诗歌读完,一般情况下诗歌都是短小精悍的,作者为了在较短的篇幅中完成自我情感的表达,会压缩语句,有很多学生不理解的字词短语,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整首诗歌看完,理解其中的大意。其次是大声阅读,在古代学堂上先生带着学生朗读诗词,摇头晃脑,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诗词本身是歌曲,所以叫诗歌,只是当时没有录音设备,没法记录流传,所以在大声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节奏感可以强化学生对整首诗歌的理解。
  怎样在农村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当今农村小学教育的难点。本文以阅读为切入点,对小说和诗歌阅读的教学要点进行了讨论,旨在增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意识。
  参考文献:
  孙琳琳.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5(18):69.
  编辑 张珍珍
其他文献
摘 要:卡尔·奥尔夫是有名的音乐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奥尔夫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打击乐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是最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也是现代社会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乐器。由于打击乐器的演奏主要使用大肌肉的动作,因此,幼儿容易掌握演奏方法。  关键词:奥尔夫;打击乐器;大班;律动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幼儿园律动的内容一般
摘 要:“调皮”幼儿是指在集体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习惯差,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的幼儿。通过对一个典型的“调皮幼儿”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教育调皮幼儿的措施。  关键词:调皮;幼儿;教育;措施  一、案例  我从中班开始接手小贤所在的班级,通过向他的小班老师询问知道,他是个出了名的“小调皮”。老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
诗歌是中学语文课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诗歌的赏析能力也是语文素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现阶段的诗歌学习,我们往往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这样的方式针对性很强,但使学生就诗而学诗,所学知识支离破碎,难以形成能力。所谓的赏析更多是为了固定的问题,少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习的自发性,缺少了自己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的主导性。这就像要求他们捕鱼,面对浩瀚诗海,离了老师,他们就茫然无措了。  所以“授之以鱼,
【活动目标】  1.认识“网”,基本了解“网”的外形特征和常见用途。  2.欣賞中国汉字“网”,培养幼儿喜爱中国汉字。  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活动对象】  五六岁幼儿。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仓颉造字故事》的学习,对汉字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有初步的了解。  2.经验准备:用苍蝇拍和用小纸扇打苍蝇比赛。  3.鱼缸一个、鱼若干条、捕鸟捕鱼网兜、鱼网各一个。网状物品图片
摘 要:教学做合一思想来源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他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就将“做”放到教学的中心环节,而在其中突出“做”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又不否认教和学的作用,提倡将知与行统一,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进而强调“教学做合一”。这一思想对于打造小学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充满着思想、充满着人文精神、充满着智慧的而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幼儿园传统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当前,教师随意跳槽、流动性大是管理者极其头疼的问题。教师经常性的流动必然造成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整体师资队伍建设,影响到教育教学。特别是贫困渔区的幼儿园该如何留住优秀教师,稳住教师队伍值得深思。  关键词:教师管理;情感;和谐  幼儿教育是人才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主体,要想把一个幼儿园管理好,首先要管理好教
摘 要:“学本”课堂建设依据“有效教学”理论提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角色要实现根本性转变。反观当前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认识,一是教师缺少转变角色的主动性,二是教师不明确角色转变的目标。旨在探索教师在“学本”课堂建设过程中应该塑造何种教师角色观。  关键词:“学本”课堂;教师;有效教学;角色观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具备以下四种能力:设计与创新能力、组织与对话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
2014年7月至12月,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网络培训,观看了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闫寒冰教授、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学科教研员王勇等十多位专家的授课视频,每位专家精彩的论述、缜密的思维、幽默诙谐的语言尽显大家风范。他们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丰富的知识内涵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科学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拨开了我平时教学中的迷雾,使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引发了
摘 要: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日益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而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质疑与提问与其思辨能力存在着直接关系。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文本质疑能力与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文本质疑能力;提问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及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由于语文阅读文本的内容涵盖
摘 要:教育是进行知识传播、应用以及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且也是产生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基地,由实践结果得出:如果在音乐教学当中合理应用创新思维,其作用将会比其他学科更加明显,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在进行演唱歌曲、演奏以及欣赏名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发挥想象思维,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思维;探讨  小学是对儿童创新思维进行引导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