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力量(4)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tic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心中的槐树,它的皮肤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显得有些粗糙;有些矮,却很粗壮。那满树的槐花,一直在我梦里轻轻摇晃。是什么力量让我对它魂牵梦萦?
  “滴!”一声车鸣响起,我顿时睁开了双眼,窗外那是田野吗?我揉了揉双眼,再仔细看时,却发现窗外的景物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店铺……
  重回家乡,两年前的小村早已变成崭新的小镇。望着那一排排精心修剪过的绿化带,一栋栋井然有序的居民楼,我不禁感叹着时间带来的变化;可心底却总有那么一丝的怀念。这怀念像找不着出口一样,在心中悠悠徘徊。
  转眼就到家了,奶奶早已在楼下等候我们,脸上依旧带着那慈祥的笑容。天哪,我儿时的乐园哪里去了?房子变成了小别墅,局促的院子里全是挤眉弄眼的花草。唉,那时的院子多大啊!还有院子外面那棵古槐,简直是村里的一大风景!唉,一切都变了,除了奶奶的笑容还是原来的模样。
  兴许是我们难得回来,奶奶说要带我们上街去逛一逛。一路上,奶奶给我们讲着小镇的变化:这边本来是一块田,那边本来有一个小池塘,只不过现在却变成了宽阔的街道……听着,听着,记忆也不断涌现出来,那金黄的麦田,清澈的池塘,与眼前的水泥地不啻天上地下。
  突然,我心头一酸,指着一个不锈钢的“希望”雕塑,声音略微颤抖地问道:“奶奶,那不是槐树的位置吗?”奶奶一听,眉头一皱,叹了一口气说道:“砍了,那么好的一棵树啊!”
  我傻傻地呆住了,心头浮现出了儿时与槐树的点点滴滴。那时的我总是在槐树下,与伙伴们围着它,追逐着对方,有时甚至能扯下一块树皮来;抑或是捡起地上的槐花,放在鼻尖,深吸一口,感受那花朵的幽香。每年的庙会如期而至,它就那么端坐在那儿,平静地注视着人们,用它庞大的身躯为人们遮挡太阳,用花香抚摸人们的每一寸皮肤。
  恍惚中,奶奶又突然提高了嗓门说道:“傻孩子,它还在,不知道还在不在。”听着奶奶自相矛盾的话,我一时云里雾里。见我不明白,奶奶牵着我的手,走進了近在咫尺的公园:“当初,村里人把槐树的根埋在这儿,只是留个念想……”近了近了,我终于见到了梦中的老槐,心中的悲怆一下子喷涌而出。也就在刹那间,又喜从天降——在它的老根周围,居然发出了新枝,并且新枝已经半米多高,绿意盎然了!是的,即使被砍去了身体,老槐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守护着家乡人永远的记忆。
  看着身边日益苍老的奶奶,再看看扎根故土的老槐,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老家拆迁时,奶奶无论如何都要回迁;为什么爸爸几次三番叫奶奶搬到城里颐养天年,她总是一拖再拖;为什么奶奶和我一样,对这棵老槐都念兹在兹,情有独钟。
  老槐有根,它要坚守这片古老的土地;老人有根,她要坚守祖辈世代生活的家园。心中有梦,脚下有力,是坚守故土的共同力量让老槐、让奶奶在守望里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看看老槐,再看看奶奶,春风里,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新题练笔
  1.请以“假如这是真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书写工整规范。
  2.请以“聪明的坏小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书写工整规范。
其他文献
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晖渐渐舒展开来,恰如一汪金黄色的清泉,悄悄淌过我们的脸颊。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与那乡土文化紧紧拼接在一起。  当我们听老师说学校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时,不约而同地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戏曲?如今会有谁还愿意听戏?我独自念叨着,心里极不情愿地与大家前去观看。  戏曲表演没有安排在礼堂内,而是露天的。不远处,那深红色的竹戏棚在静谧的黄昏中静默着,悄无声息地散逸着乡土的气息。  我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中考必考点。主要有三种考查方式:一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二是根与系数的关系;三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重点在于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下面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从教材例题出发,结合中考题变式,进行剖析。  例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页)求下列方程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x2 2x-5=0。  【解析】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分别写出二
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滿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写出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可谓一句一美食。
师: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桃花源在我们的心中是美丽的、快乐的、神秘的。既然桃花源美不胜收,你能选择其中一个景点描绘一下吗?  生1:“中无杂树”描绘出岸边只有清一色的桃树,这是多么美丽啊!  生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出了春天到来时,树下的草长得很茂盛,树上开出了美丽的花,它们争奇斗艳。  生3:我最喜欢“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句。你看,道路宽敞,四通八达,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写他最著名的《局外人》之前,24岁那年已经写了第一本虚无主义小说《快乐的死》,但因为完成度的问题,此书直至他去世后才得以出版。日前,上海文艺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此书,这也是此书首次出中文版。处女作《快乐的死》几乎涵盖了加缪所有的创作和思考的关键词,而且技巧完美,青年加缪的锐气、敏感和热情在此书中展露无遗。《快乐的死》讲述了主人公梅尔索精心设计了一场谋杀从而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利
“数与式”是九年級同学进入第一轮综合复习阶段要面对的第一部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更综合地梳理各个知识点。“数与式”看起来相对简单,但由于概念的混淆、内容的遗忘、方法的错选等原因,同学们在许多考题中还是会产生一些易错点,值得我们多加关注。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日前亮相上海书展。时隔近30年之后,阿列克谢耶维奇再度展开访华之旅,阿列克谢耶维奇说,30年之后再见到中国,感受到中国巨大的社会变化,“我看到的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满怀信心、面向未来的中国。”阿列克谢耶维奇说:“从儿童时代起,我读的都是俄罗斯的文学著作。我的父母讲俄语。俄罗斯文学对我影响非常深。比如说古典的俄罗斯文学代表托尔斯泰、陀思妥
在阳光的照耀下,街上的商铺被镀上了一层金粉。最刺眼的就是那春联:猴年发财步步高,钱财进门聚聚来。以前喜欢这联,现在觉得这联庸俗至极,毫无韵味。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次去河下古镇的经历,让我领略了真正的河下古韵,耐人寻味,经久难忘。  河下有个“泥人潘”,在他院子里有这样一副对联:巧手捏泥人栩栩如生,绝活制陶俑脉脉含情。在老潘的巧手雕琢下,老人一手正提竿,一手正拿鱼,栩栩如生,收获满满。老潘这作品叫“垂
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历史的钉子与小说的想象力——陈河《甲骨时光》新书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时光》是陈河最新的长篇小说,首发于《江南》杂志2016年第2期,一问世便广受关注。作品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专家杨鸣条受傅斯年所托来到安阳调查和发掘殷墟甲骨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时光回溯到抗战硝烟之中,一批爱国人士怀着历史使命在危难之际聚集到一起,围绕殷墟甲骨文物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得以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尤其在青少年时期,心灵世界的觉醒往往会表现为一种勃发的求知欲,对书籍产生热烈的向往。“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说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表明了这一点。  然而,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