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桃花源在我们的心中是美丽的、快乐的、神秘的。既然桃花源美不胜收,你能选择其中一个景点描绘一下吗?
  生1:“中无杂树”描绘出岸边只有清一色的桃树,这是多么美丽啊!
  生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出了春天到来时,树下的草长得很茂盛,树上开出了美丽的花,它们争奇斗艳。
  生3:我最喜欢“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句。你看,道路宽敞,四通八达,家家户户的房子绕村而建,鸡呀狗呀的叫声都能听到,这是多么温馨的场面呀!
  生4:我喜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房屋都规划得整整齐齐,这真是一个土地肥沃、美丽富饶的地方。
  师:相信此时此刻,大家在心中、在眼前,一定悠然幻化出了如陶渊明所描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闲适的那一片“桃花源”。桃花源不仅是美丽的,桃花源中的生活也是快乐的,你能看出来吗?
  生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是说老人、小孩都生活得很幸福。老人、小孩生活得好,既说明这里的人生活富足,也说明这里民风淳朴。
  生6:这里的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树竹子,环境优美。这里的房屋整齐,没有出现倒塌、破败的情况。这些都说明他们的生活是安宁美好的。
  生7:我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看出了他们的快乐。连家禽都能唱最动听的歌,这个社会一定是快乐的。
  师: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设计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食其力,和平恬静。那么,这个社会存在吗?
  生8:不存在。结尾处渔人的记号找不到了,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都暗示了这个理想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生9:我觉得这篇文章就像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样,在现实中寻找不到这样的理想社会,于是只能把这种美好的希望寄托在文章中。
  师:是的,同学们如果细心阅读全文,就会感到作者处处在暗示这个桃花源是虚构的,它再美丽,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千百年来,多少人曾描绘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又有多少人曾为这美好探寻、努力。这份坚持,这种努力,值得我们尊重。
其他文献
孩子像小河,歌唱着向前奔流,而父亲便是那河岸边巍然屹立的青山,永远静静地注视着小河前行。偶尔,也会拦下孩子过急的脚步,提醒他们慢下来,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只想独步在流转的时光中,静静聆听你老去的声息。  偶然在整理书本时,翻到一张泛黄的旧相片,经过岁月的洗礼,已变得斑驳。我好奇地细细端详,原来是多年前与父亲一起练习书法的留影。上面的我咧着豁牙的嘴巴,脸被墨汁涂成了小花猫。身形魁梧的父亲看着我,
布满灰尘的旧书,有一张照片从中飘落。我俯身拾起,记忆的闸门蓦然开启,宛如时光倒流。  蝉躲在被骄阳晒得耷拉着脑袋的树叶底下,欢快地唱着那首永恒的旋律《夏的主打歌》。柏油公路上的沥青似乎被烤融化了。空气干燥得很,仿佛只要划一根火柴,就能点燃。  七十个穿着并不合身的迷彩服的“新皮蛋子”,正如临大敌地看着已折磨了他们三天的“呆头鹅教官”,没有一个人对他有好感。  “稍息,立正,一千米长跑准备……”教官
我喜欢柳宗宣诗里的流畅。他写喜悦是流畅的,他写滞重也是流畅的;他写雨和火车是流畅的,他写夏日和夜色也是流畅的。那是一种人生百般历练之后的境界,犹如钢在火焰里端坐过,在盐水里淬过,蹿起一阵青烟,袅袅而去:  熟悉的夏日像一个穷亲戚  打开了门,送来去年的扇子  水壶与阴凉;风翻阅着  屋前的桑树叶片的反面  的灰光。风在传送热浪  我们关闭门窗,把热气挡在  正午的屋外。…… (《夏日时光》)  流
星河逆转,斗转星移。古往今来,无数人不甘平凡,以同一种力量默默完成同一份伟大的事业。  宋代·独自登楼忧国  岳阳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看着这里壮观的景致,有人“感极而悲”,有人“喜洋洋”。而范仲淹则不同,他独上高楼,望江中水流交冲,观天上风云变幻,由“小我”上升至“大我”,想的不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国家的生存大计,抒发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感叹道:“微斯人,吾谁与归?”此刻,我多么想穿越回去
技法指点   修改润色,是作文升格的必由之路。同学们面对习作修改润色时,常常存在以下不足:只着眼于字句修改,对一篇文章整体材料的选择和思想内容的表达等方面不够重视,也不太关注段落的详略处理、前后衔接等问题;对语言的修改,往往只重视别字、病句等,而对炼字、修辞、句式等方面的处理关注不够。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大处着眼,从整体的选材、立意以及详略处理看内容是否切题,有问题就要
梁鸿近几年火了,是因为非虚构写作,《中国在梁庄》爆红之后,又写了《出梁庄记》,今年又出版了小说集《神圣家族》,继续是写她的故乡。《作为神话和故乡的南阳》依然是这个主题,短短两千多字,却写出了丰满的内容,充盈着浓烈的感情,更有复杂沉重的思绪。我们感觉到了一种别样的散文格调,这种格调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疏朗中的密实”。  疏朗,是指作品的结构或者所写内容,不粘滞,不胶着,同时不滞重,不浑浊。读起来
王开岭说:“生命的来意,也许即为晒晒太阳。”想来,光影即生命之倒影,好生隽永的比喻。  童年,与外婆一道住在一方流萤竹扇、恬静舒然的光阴里。不曾历经多少波澜,像颗被捧在手心里的雪球,在老人如冬阳般的目光下,无忧成长。关于那时的记忆,最深的,只一件——晒太阳。端一张木板凳,端一盘炒瓜子,抱一只玩具熊,戴一顶小囝帽,就那样弛然坐在氤氲着丝瓜花香的外婆的身旁,看阳光的倒影。好一朵顽皮的阳光!它竟蹦到了我
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晖渐渐舒展开来,恰如一汪金黄色的清泉,悄悄淌过我们的脸颊。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与那乡土文化紧紧拼接在一起。  当我们听老师说学校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时,不约而同地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戏曲?如今会有谁还愿意听戏?我独自念叨着,心里极不情愿地与大家前去观看。  戏曲表演没有安排在礼堂内,而是露天的。不远处,那深红色的竹戏棚在静谧的黄昏中静默着,悄无声息地散逸着乡土的气息。  我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中考必考点。主要有三种考查方式:一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二是根与系数的关系;三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重点在于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下面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从教材例题出发,结合中考题变式,进行剖析。  例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页)求下列方程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x2 2x-5=0。  【解析】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分别写出二
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滿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写出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可谓一句一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