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嵌入扶贫精神 提升乡村品质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t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清市新华路街道青年志愿者正在贫困户家中帮助打扫卫生,拾掇家务。

  山东省临清市,被誉为大运河边上的一颗珍珠,当地人称,这颗珍珠从古到今一直闪闪发光。
  近日,《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临清市新华路街道的扶贫工作有了创新之举,他们把精准扶贫“嵌入”乡村振兴,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再一次为临清这颗珍珠添加了光彩。

产业振兴“牵手”精准扶贫


  走进临清市新华路街道东陶村贫困户杨广玉的家,院落干干净净,“真不像是个贫困家庭”。
  扶贫办主任陈曦介绍,过去,杨广玉的家是个空院子,没有大门和院墙,只有两间小破房,环境“极其”脏乱差。2018年,扶贫办为他修建了大门和院墙,翻盖了3间北房。
  杨广玉说:“别提俺那时候了,真是过得不像样,现在多好啊!”杨广玉的脸上由一脸难堪转为幸福的微笑。
  据了解,杨广玉作为贫困户,2020年通过产业扶贫大棚项目得到1950元的分红,加上低保和参加力所能及工作的收入,全家人均收入达到6900多元。像这样从产业振兴的项目中获得利益的贫困户,在新华路街道有300多户。
  让产业振兴“牵手”精准扶贫,是临清市新华路街道的一个重要的扶贫举措。为了使二者牵手成功,他们因地制宜发展了特色农业,建设了新华中农农产品安全追溯示范基地,生产的优质蔬菜供应北京市场。
  该基地建设总面积达36600多平方米,全部由扶贫资金建设,基地的收入用于贫困户分红。从2018年至2020年,该项目收益近百万元,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共分得收益31万余元,全部用于贫困资金的发放。
  除了把精准扶贫“嵌入”到产业振兴之外,他们还推而广之,把扶贫“嵌入”到环境、金融、农机、种植、养殖、教育等各个方面,使扶贫工作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并收到了显著效果。

开展环境革命


  吴珊是新华路街道的一名普通干部,帮包刁庄村的贫困户宋金平。吴珊说:“第一次到宋金平家,没有院墙的院子堆满了杂物,屋内,墙皮大面积脱落,地面还是土地面,除了一台14英寸老式电视机和一张老式桌子外,再没有任何家具,连椅子都没有。”
  面对眼前的环境,吴珊没有头绪,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当时,全市正开展在环境、生活两个方面帮助贫困户“双提升”工作,于是吴珊借助活动的东风,一一找出宋大爷家卫生环境、家居条件、物质等方面的不足,详细列明清单,上报给新南社区。
  很快,新南社区就组织人员,为宋大爷清理了垃圾,整理了电线线路,垒起了院墙,添置了衣橱、碗橱、椅子等生活用品,又粉刷了墙面、铺设了地面。经过整理,宋大爷家有了家的样子。
  “看着新家,宋大爷东摸摸、西看看,高兴劲就别提了,他说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能住在这么敞亮的家里,十分感谢党和政府。”吴珊说。
  这只是临清市新华路街道把精准扶贫“嵌入”环境建设的一个小镜头。
  新华路街道自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大环保”格局后,打造了优美的人居环境。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他们又把贫困户家园的美化提升“嵌入”到“大环保”之中。
  为提高贫困户生活水平和改善居住环境,他们制定了“六净一改善”(门前净、庭院净、室内净、厕所净、厨房净、个人卫生净,改善居住生活硬件条件)的具体标准。此外,还给贫困户建设了院墙和大门,铺设了基本的庭院小道,清除了“三大堆”,并在空闲位置发展了庭院经济,种植了蔬菜或果木,做到贫困户庭院安全干净规范。据街道党工委书记谷雨介绍,街道为此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完成改造提升400余户。

文化鼓点“敲醒”落后村庄


  在一个叫东胡的贫困村,村民们会经常在村委会大院里举办文化活动,有打鼓的,敲锣的,拉弦的,演唱的,让院子格外热闹。
  为了把精准扶贫“嵌入”到文化振兴上来,他们一方面进行村容村貌改造,一方面进行文化阵地建设。比如该街道陈坟村,带领党员和群众科学谋划,在村居内修路3000多米、排水沟600米,并改造了农田水利、电力;将所有生产路改造成水泥路,村居道路全部安装路灯;消灭了垃圾死角,实现了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修建了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安装健身器械,并组建了广场舞队;设立红白理事会,积极在村居内提倡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活动,贫穷落后的面貌一去不复返,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该街道大部分村居都把“文化长廊”当作村居落后变文明的标志,群众称长廊为“文明通道”。几年来,先后有30多个村居建设了文化长廊。群众走在长廊里,真切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在“文化长廊”建设中,他们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旨,指导各村居在文化长廊里建设宣传橱窗或宣传图板,绘制了涵盖科技、法律、教育、生活、环保、医疗等十几项内容的宣传图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农家书屋是文化长廊的中心枢纽,为确保文化知识走进群众生活,他们对每个村居的农家书屋进行了充实。去年以来投资30多万元为每个村居添置了新书,包括政经类、科技类、文化类、少儿类和农技类等。他们还根据贫困户的需求,大量订阅了与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报刊。
  为搞活书屋,他们在每个书屋安排了青年志愿者,指导前来阅读的群众读书,帮助群众更好地接受知识,使每个村居的农家书屋成为集购书、看报、查阅、咨询、解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活动中心。
  随着“文化长廊”的建设,他们又督促各村居建设了文化活动广场,突出“在娱乐中受教育”的指导思想,参考许多先进的布局模式,把贫困村广场建设成了集跳舞、演唱、活動、健身、辅导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他们还突出了文化培训工程,在一些村居特别是落后村居开展了实用技术和家政培训,通过聘请专家讲课与指导自学相结合,对村民们进行了地毯式培训。去年以来,各村居开展培训活动达300多场次,丰富了文化生活,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其他文献
以下是笔者在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常态课教学中曾出现的课堂对话: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了解,我们可以概括宋元都市与文化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生:非常繁荣!  课毕,一位同学向笔者提出疑问:“老师,我已经知道宋元文化很繁荣了,但我为什么要知道宋元文化很繁荣呢?”  笔者顿时语塞。学生仅仅是知道宋元文化繁荣,但却无法与繁荣的宋元文化建立起情感与现实联系,亦或者认为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有评论认为,这部法规的制定是一次在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融合共进的积极尝试,对于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起到积极作用。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为打通物业管理堵点,全国多地物业管理条例近期陆续出台或修订。深圳、重庆等地物业管理条例相继实施,成都、广州等地将修订或制定物业
“一位七旬老人还种着3亩旱田,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春种秋收。老人告诉我,种地省劲儿,使用化肥和农药,春种以后就不用管了,秋天等着收就可以了。然而,用化肥和农药种出来的粮食,老人从来不吃,顶多喂给自家牲畜和家禽。”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吉林通化供电公司抄收班班长初建美,讲述早些年在吉林省通化市长流村调研时的情况。  过去5年,随着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高标准农田、测土施肥等“藏粮于地”措施有序展开,秸秆还田
这两年,渐渐感觉身边关于农民工欠薪的案例少了。以往,每到年底,总能收到有关欠薪的投诉。有时,听完投诉人的诉说,心中五味杂陈,倍感无力。  今年策划农民工讨薪封面选题时,编辑部门的同事们跟我感受差不多,我们甚至为找到合适的案例而发愁。  案例的減少,跟近年来相关政策出台和系列行动息息相关,“农民工工资保障网”逐渐织密织牢。  谈及农民工讨薪,笔者脑海中总会冒出一个名字,那就是张先法。这是我10多年前
冬季是老年患者疾病高發季节。北医三院老年内科特开展了冬季义诊月活动,于2018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分别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国防大学及安全部社区举办了4次义诊。  冬季义诊月活动由老年内科张福春主任医师、朱昀主任医师、张帆副主任医师、刘慧琳副主任医师、赵秀伟护士长带队,多名高级、中级职称医师及护师参加,面向老年居民,涉及专业广泛,包括老年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内分泌、康复医疗等。老
国网巴中供电公司接收地方小水电供区后,持续加大农网升级改造力度,惠及26个乡镇、234个村、26万余人。图/李维健安徽宿州埇桥区清水村,依山傍水,有千亩梨园,近年着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湖北秭歸,龙舟赛激情上演。图/郑家裕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季活动,山西吕梁方山县庄上村乡村环境变得整洁、卫生、健康、美丽、宜居。图/刘亮亮贵州松桃,苗绣产业带领当地百姓闯出致富路。山东枣庄峄城区石榴园,孩童采摘石榴,露
先是租住了十几年城中村的民房,又住了近5年公租房,李承霞终于在2020年住上了自己购买的商品房。  李承霞,全国人大代表、常州老三集团样衣工、工会主席。2002年,她从安徽巢湖到常州打工。此后近20年时间,她未曾换过单位。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之前,李承霞就一直关注保障房建设,她希望:“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在买不起商品房时能通过保障性住房改善居住条件。”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了一个关于加快完
马鞍山村实施产业强村,大力发展山葡萄种植业。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村视察。虽然已过去半年多时间,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仿佛依然在耳边回响。疫情就是命令,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双轮驱动,攻坚克难,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2月6日,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刘少向说。  采访时,一场久违的大雪刚刚过去,通往马鞍山村路口处的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几位臂戴红
最近注意到一个现象:有不少城市普通收入家庭,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而未成年子女们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年龄小一点的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学会了自览购物网,自“驾”购物车,自主选择进口零食、进口文具、品牌电子手表,以及网课用的平板电脑。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脚下是上千元的名牌鞋,手握5000 的手机,每逢生日、节庆还要豪气地邀约一众朋友,找个馆子搓一顿、寻个场子唱一番……这就是人们所
考究竟怎么考查“史料实证”这一素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给出了命题标准:“以学业质量水平4为命题的基本参照”。史料实证的水平4是:“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1]仔细研读新课标关于史料实证的四个水平层次,发觉水平4是以水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