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初三政治学习中的运用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5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就是指学生学习的最佳学习环境,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前就应该合理设计。活动是指在设置的情境中参与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努力解决问题,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情境体验式教学方式的运用,主要运用情境法、问题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初中政治教学中情境体验式教学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情境要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创新思维
  (一)创設激思的问题情境
  1.运用型问题情境
  这是学习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一个过程,知识的学习最终要运用到社会活动中去。在学习时,由教师提出一些具体的现实社会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养成变换角度、变通思路考虑问题的习惯。如让学生分析解决一个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案例;设计“既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那么就应该全体人民同时富裕的问题”,让学生辨别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等。
  2.创新型问题情境
  创新是不竭的动力,在政治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不局限于狭窄的思维,现有的结论或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做新的研究与探究,产生不同的见解。教师启发学生在一个方法的基础上还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其他方法。这类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激趣的乐学情境
  1.学理与兴趣结合得当
  政治课本中的概念比较抽象、枯燥,不易理解,若能离理于趣,以趣激思,学生则会“胃口大开”,变厌学为乐学。如在学习“暗示”这一概念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句话。同学们感到很新鲜,也很好奇,纷纷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然后,教师请学生自愿公开自己的“那一句”,再结合学生自己的话引导学生理解暗示的定义,使学生在乐趣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抽象的概念。
  2.多媒体的运用不可忽视
  在教学中,运用漫画、音乐、图片资料及其他电教手段配合学习,能够创设一些可感可知、有声有色的直观情境,变教学内容呆板为生动,使学生产生兴趣。一位教师在讲《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首先问学生“大家喜欢看漫画吗?”学生齐声回答:“喜欢”,于是,教师挂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揭示个体商贩“挂羊头卖狗肉,以次充好”的漫画让学生观察,学生在这种既民主又有兴趣的学习氛围中,集中注意力。
  二、精心设计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
  (一)探究发现活动
  这是指采取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把概念、观点还原到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大量具体的材料中,通过观察分析生成结论,发现新知。如学习个体经济这一概念时,先由学生列举个体经济的具体特征,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各个体经济的共同之处,抽象出它们共同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个体经济的含义。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思维习惯。
  (二)课堂讨论活动
  讨论是政治课常用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是一种最有利于师生间及生生间情感沟通、信息交流的活动形式。它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更多的学生动脑动口,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还有利于学生间取长补短,开阔视野,理清一些模糊认识。
  要使讨论式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选择讨论的内容,并灵活设计讨论的方式。如同桌共议、小组讨论、全班发言等。讨论中,教师要适时介人,给予必要的引导、辅导。
  (三)小型辩论活动
  课前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辩题,在课堂上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展开辩论。通过辩论,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思考、明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如开设一些政治方面的辩论会,并通过辩论达成“在社会主义国家二者密切联系,各司其职,缺一不可的”共识。
  (四)角色体验活动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编排小节目,让学生或检验现实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使其通过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这既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认识,陶冶情操,并转化为行动,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运用主体性情境体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大增强。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
其他文献
英文原名:The BFGrn中文译名:圆梦巨人rn掌握关键词:dream 梦rn剧情简介:rn从小在孤儿院里长大的Sophie(苏菲),一直觉得自己很孤独.孤儿院的老师总是告诫孩子们:“晚上不要下
期刊
期刊
期刊
“玩”是人类的天性,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技能都是通过“玩”来掌握和创造的,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应本着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设计课时计划,那种机械、刻板、单调的成人式的教学,忽视了少儿的天性“玩”,违背了少儿心理、生理的特点,当然这里所说的“玩”不是“放羊”,是通过有组织、有目的地“玩”,使学生在娱乐的环境中身心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完成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内容任务。  一、“玩”符合少儿心理、
在高中理科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问题,为达到此目的,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层出不穷。近年来,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信息技术虽然发展时间短,但
我们知道,形状有千万种,每一种形状组合起来都可以拼成一种新事物,三角形拼呀拼,拼成了小狐狸、圣诞树、小雨伞;圆形滚呀滚,滚成了小葡萄、车轮子、盘子……看似简单的图形,
期刊
语言因人使用的需要而产生,同时又随着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而不断发生变化。不同方言区的人因交际的需要而将自己的方音向普通话靠拢,于是产生了标准不一的地方普通话。关于语言变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有不同的研究,语言学界对地方普通话的看法也有差异。总的看来,地方普通话被看做是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中间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分布于各个不同的方言区,他们的普通话表达因受母方言的影响而表现出地方音色彩。小学语文教师虽接受过一
生活与哲学是一门魅力无限的课程,但要充分发挥哲学的魅力,需要教师在哲学教学中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针对现阶段哲学教学中出现的理论教条化的倾向,提出了解决学生对哲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自课改以来,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便开始推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由四川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的一系列教材。对这一系列的课改教材,我们至今仍在使用,若干年来站在一线的老师们,都深深感到此教材存在太多的弊端,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多的困惑,本文将以各年级教材中的一些典型为例与各级同仁共同探讨之。  一、教材总目标设置准确,但在实际中难以达标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