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下的诗歌审美能力培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ish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一直占据着一定的比重,诗歌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领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字中所沉淀的文学美感,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审美品位,并将这种审美能力转变转为自身的一种素养。本文从中学语文诗歌入手,探索在诗歌教学下对中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渗入途径,以期为语文一线工作者提供相关的借鉴。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一、 挖掘诗歌中的情感要素,以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的教材中不缺乏情感要素,诗歌部分更是如此。好的诗歌总能以其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读完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仿佛通过诗歌实现与作者的对话,借助这种情感的共鸣以实现审美教育,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
  例如在进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时,就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和诗歌的创作背景,感受“诗言志、诗缘情”的文学功能,通过表面的诗歌文字来感受诗人借此抒发的个人“志向”或“情感”,让学生真正进入诗人之心,感诗人所感,进而体己细察,获普遍意义之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创作正是处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但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依旧热爱生活,不忘理想,坚持地认为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种精神情感借助诗歌表达了除了,通过学习和鉴赏这首诗歌,让学生入情而读、读中想象、读中思考,直至真正把握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在认知中得到启发,进而提升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体味诗歌中的审美意境,以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
  诗歌教学中常会提到一个概念就是意境,意境是我国独有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在我国抒情性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作者通过语言描绘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诱发读者的审美想象空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诗歌都涉及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审美意境,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境,可以更好地开展诗歌审美教学,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
  例如在进行《郭沫若诗两首》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音乐,利用音乐这种艺术的感染力来将学生快速代入到诗歌描写的美丽意境之中,如钢琴曲《星空》、二胡曲《月夜》等,同时查阅郭沫若及诗集《星空》的有关资料。《天上的街市》和《静夜》,这两首诗歌都短小、精粹、清新、优美,特别适合用于学生的想象力的训练和培养,通过引领学生去感悟诗歌之中的意境之美,来激发学生的追求理想、追求美的愿望。在教学之中,教师可以适当利用情感进行语言激发,如在新课导入环节:“灿烂星空总是能给予我们无穷的想象,浩瀚的宇宙之中仿佛有无穷的奥秘,同学们喜欢星光灿烂的夜晚吗?”浪漫的诗人往往会借助种种想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而星空这一意境就是典型代表,通过激发学生对于星空的联想来适当导入这样《天上的街市》这样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可以说是契合了学生的审美需求。
  三、 感悟诗歌中的语言描写,以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门公认的艺术,而文学又作为语文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存在,它是物质化的语言,也是人们情感表达的物质形式。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选篇,都是名家经典,他们除了在情感、哲理上具有独特价值外,在语言上也是精炼、细腻,处处可推敲,细节之处尽可感悟到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通过引领学生去感悟诗歌中的语言描写,可以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
  说到诗歌中的语言,中国的古典诗歌可谓是当仁不让,在字词句的使用上可谓是做到了极致,如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中的《次北固山下》,可以说是千古传颂的名篇了,其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更是受到很多让的赞赏,普通的几个字的巧妙组合,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以及时近佳节看到大雁纷飞景象思想之前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完此诗,很有离乡游子也不免慨叹一声“乡书何处达”。“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写景上可谓是独到,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短短十个字包含了很多信息:积雪已慢慢融化,汇集了千山万壑的雪化之水流入长江,使得水涨江面愈发宽广,另外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作为第二参照物的切入,更是衬托了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这些文字语言结构惊奇,构思巧妙。白描的手法的运用,将江面的景象尽显,构图之精美,意境之开阔,让学生尽情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无形之中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总之,开展诗歌审美能力培养,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内在转化需要具备诗歌鉴赏的能力,鉴赏就是一首诗歌入手,通过挖掘其中的情感要素、体味诗歌中的审美意境以及感悟诗歌中的语言描写,完成整个课堂知识信息接收过程,通过经验、想象和思维,激发学生思维和感悟,引领学生进入一种审美愉悦功能的审美活动。
  参考文献:
  [1]陳浩然.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审美回归[D].江西师范大学,2014.
  [2]张晓梅.实然与应然:中学诗歌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D].北京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
  张霞,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
以铒镍系与钬铜合金为代表的磁性蓄冷材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反应,形成多种形式的氢化物。针对其氢化反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相关氢化物的生成条件、晶格结构、
针对现有的几种分布计算技术在安全管理机制上的不足,该文提出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移动Agent结构.描述它更强的安全管理机制特点、组成和各功能模块,讨论它的协作性、互操作性
摘要: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相分离,直接影响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依据“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教材为例,分析“读写结合”式高中英语教学,旨在推进高效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堂。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结合;高效课堂  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一句古诗道出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是语言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可谓是唇齿相依,是相互独立、又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科,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提高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本文将系统的分析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以及重要性入手,来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一、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解读,我们可以知道语文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由此可见,初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直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从认识生字词到标注自然段落,从朗读课文到了解作者,我们都提倡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主完成。可以说,搞好课前预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就要在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预习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方法,不断促进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语文素
研制了一套具有可视化功能的差示扫描量热法实验装置(简称可视化DSC),它能在热分析的同时,通过配套使用的显微摄像系统实时观察并记录测试样品的微观结构变化,以同时获得测试样品
摘 要:数学是抽象学科,对小学生来说难度不小。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激励措施可以把那些非智力因素激发起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励策略;教育教学  做任何事,无心思懒散之时,便不想做,勉强做也是效率不高,而激情满怀时,全身的各种功能细胞都被激发了起来,兴趣、信心、毅力一齐上阵,其效率最高。小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素质教育强调“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采
摘要:自制教具指的是教师或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制作出与文章相符的教学工具,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自制教具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不仅让文字性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而且借助制作教具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由此可见,自制教具体现了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呈现这一过程。为此,本文对自制教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说明,从而让教师或学生更加重视小学语文中的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畏难的情绪。这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教师想要为学生学习提供一条广阔的道路,就应该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让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很多初中数学教师把关注点放在了问题导学法上,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最终形成正确的认知。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问题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