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题能力培养,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说:"细节决定成败!"认真审题就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细节。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手解决问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必要准备,也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审题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解答的结果。而这种能力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
  一、学生审题现状分析
  小学生往往不会读题,不认真读题。过于轻信自己的经验与直觉;尽管题目文字极其简单,但在数学平时的练习和每次的书面检测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的学生解题是发生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要求读一读,学生会马上反应过来,或者让他们在重做一遍,他们就会做对了。这种一练就错、一讲就会的状态让老师和家长甚为苦恼,给予这些孩子的评价多是粗心、毛糙。其实,如果深入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在粗心、毛糙的背后显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
  小学生做题时出错的另一个主要错误在于审题不清。错心大意、畏难心理、思维定势、事理不清、思路狭窄、手段单一无一不是引起学生错误的原因所在。审题能力的薄弱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学习效率下降,同时也与我们所提倡的有效教学相违。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长期形成的或眼前看到的某种心理习惯的干扰,在审题过程中,不自觉地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产生思维上的定势,使审题有误,解题出错。
  二、培养审题习惯的策略
  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在审题时,特别是处理一些简单的题目上,自始至终都细心推敲、耐心思考,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知道做题前必审题是一种必须遵守的学习习惯,做题要先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这题要我们做什么,进而为下一步思考作准备。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的。
  (一)细读--审题正确的基础。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边做边想到良好的读题习惯,坚决杜绝做题不审题的不良习惯。
  有的学生读题时急于求成恨不得一目十行,有的甚至不看题目凭经验做题,他们会自己以为题目是这样的就不看原题盲目解题。
  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差错,就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读题习惯。虽然做题时不要求读出声音来,但是题目中的每个字,每个句都要在心里读出来,同时要在头脑中思考。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对于不理解的题意,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读,仔细的读。
  (二)观察--审题全面的方法。心理学认为,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要进行正确地审题,准确地领会题目的意思,还需要学生对题目进行全面、正确地观察。其实在观察的过程中,也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小学数学题目大多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有许多实际问题的信息要到情境图中才能找到。因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结合引导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序的、有针对性的观察,从而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再述--审题明确的关键。年龄决定了小学生特定的思维水平和方式,他们尚处在形象思维能力为主的阶段,缺乏逻辑推理能力,他们习惯于条件直接指向问题,不擅长于根据问题去寻找所需要的条件,然后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列式解答。这里的再述,指学生通过读题推敲后,能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将题意重述出来,这种"述"应该体现出理性的思考,真正地理解题意,使题目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如"学校订做了240套学生服,每件上衣80元,每条裤子50元。做这批学生服一共需要多少钱?"若学生能这样口述:"学校订做了240件上衣,每件上衣80元;还订做了240条裤子,每条裤子50元。做这些学生的上衣和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就说明学生对题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
  (四)对比--审题清晰的策略。对比辨析可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利于学生清晰地审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通过题组和实际问题进行比较。如这样的对比练习:①张阿姨做了2件衣服,每件衣服钉4个纽扣,一共要钉多少个纽扣?②王阿姨也做了2件衣服,一件钉了4个纽扣,一件钉了5个纽扣,一共要钉多少个纽扣?(注:可用图出示其中的信息)首先,组织学生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经过仔细地看图、读题、分析,发现这两题都是都是有关于纽扣的问题,其中都是做了2件衣服,要求的问题也相同,另一个条件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答。之后,组织学生比较:这两题的解决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发现这两题虽然都是要求"一共要钉多少个纽扣?"求的都是纽扣的总数,但第①题中的两件衣服,每件都是钉了4个纽扣,每份数相同,可以用乘法计算;第②题中的两件衣服钉的纽扣各不相同,不能用乘法进行计算,只能用加法进行计算。教学时通过这样的比较和辨析,不仅能理解乘法的意义,更能增强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审题和解题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五)思变--审题准确的保证。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只要一看到问题中有"一共"就用加法,问题中有"剩余"就用减法,全不顾问题和条件的内在联系,这实际上是思维定势带来的后果。由于多次重复进行某一类型习题的练习,学生遇到他认为熟悉的习题就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着就是思维定势。教师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学中就必须要采取"变"的策略,变则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习惯,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来帮助他们养成"做题必审题,审题能理清"的良好审题习惯,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口算是一种不用计算工具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法。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但往往是一些最简单的小数目,学生最容易出错。刚教数学时,我对口算这一块根本都不重视,认为它简单、好学,每个学生都会,可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口算题丢分的都有一半以上,口算不好,计算也跟着丢分,成绩当然就不理想了。分析原因后,我非常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为促进对纳米矿物及纳米矿物资源的认识、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阐述了矿物纳米颗粒、纳米矿物狭义和广义概念、纳米矿物形貌分类和主要类型,并从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理论讨论纳米矿物形成和稳定的本质,即纳米矿物和矿物纳米颗粒形成分别受内因和外因控制.阐明了纳米矿物学研究内容及其在关键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纳米矿物资源的概念、属性及其开发利用的方向.
文章摘要:教学中,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的智力水平,并积极配合教具,利用游戏、凑十法、凑整法多种形式变换,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学 口算提高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的一种方法,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及口算开始的,口算是数学计算的基础,只有抓好口算教学,加强口算训
在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制约作用日益显现出来,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无疑,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对政府在农村社会的管理提出了
【摘要】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在小学数学阶段学好四则混合运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对学生是终身受益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 计算教学 实效性 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教学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其他的学习,抓好计算教学
【摘要】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初中教育阶段对其课程目标以及基本理念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数学教师只有将此理念充分融合到数学课堂教育中去,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另外,要严格贯彻当下的教学学科理论,从而制定出一套全新的且符合《标准》中的改革理念以及改革目标的教学方案。本文根据课堂实践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的切身体会,在此对新课标下的数学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
本文致力于探讨武汉市出租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出租车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力图寻找一个适合武汉市出租车行业的经营模式。 本文介绍了武汉市出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各种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而探索式学习则是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观察、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体会学习的过程、发表不同见解、总结学习方法、感受知识的再生成,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归纳总结
在"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感召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怎样去面对数学--这门充满挑战的学科,我们怎样去看待学生--未来的世纪之才,我们怎样去对待课堂--师生焕发生命力的所在地,这些,都称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立足于每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前沿阵地,也是学生得以发展的最重要的场所。如何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自由空间,使学生的快乐得到激发与释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期刊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1)不少学生学习很努力,除完成课内练习之外,自己还主动找课外习题来做,但每次考试成绩总不理想;(2)有的题目学生曾经做过,老师也曾经讲评过,但过一段时间后再出现,仍然有大部分同学不会做;(3)在考场上,有同学觉得很多题目似曾相识,但又无从下手。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这些现象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成绩。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或者怎样才能减少此类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