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与脑相顾 做与思互融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是《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的起始课,属于空气性质的内容,基于“做中学”理念,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做出合理猜测与假设,在合作中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在讨论中依据事实做出合乎实际的推论,并应用结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结构看,属于“问题——探究”式的课堂结构;从能力看,学生根据猜测设计并遴选相应的验证实验,搜集实证资料,归纳概括实验现象,促进已有科学经验的意义建构,发展对比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从过程看,充分运用动手与动脑的心智价值,有效促进动手与动脑的有机融合,正确运用动手与动脑的实施策略,突出探究过程的思维因素。
  二、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的解释;学习对猜想进行验证以及运用文字、图表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自行设计研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识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与实验活动,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四、教学难点
  通过对空气占据空间现象的分析、设计与想象,能够进行归纳、概括与综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现实情境,引入问题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泡沫、蜡烛,如果把蜡烛粘在泡沫上,把泡沫放在水面上,并点燃蜡烛,之后把点燃的蜡烛送到水下,它会熄灭吗?为什么?
  生:会。因为蜡烛遇到水会熄灭。
  师:老师就能让它不熄灭,你们信不信?请注意看老师是怎样送的(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把这个瓶子罩在蜡烛上,竖直压到水底,请看蜡烛在哪里?蜡烛熄灭了吗?
  生:蜡烛在水底下,没有熄灭。
  师:这就叫“水底燃烧的蜡烛”。看到这个现象,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蜡烛在水底为什么能燃烧?蜡烛为什么没有碰到水?
  ……
  (教师初步优化、整合与遴选学生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你们想要知道的这些问题,等学完这节课后,你们就会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评析: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了这种认知冲突,学生才会产生自身真实的问题,并把问题聚焦到蜡烛在水底为什么能燃烧上。学生的认知发展要经历“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也就是说,认知的不平衡或冲突状态是一种认知发展动力,是学习的内在动机,旨在创设认知冲突,维持学习动力,并为学以致用环节埋下伏笔。
  (二)设计实验操作,有序探究
  1.观察感知,合情类推
  师:老师这儿有3个杯子,请你仔细观察这3个杯子,关于这3个杯子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一个杯子装有沙,一个杯子装有水,还有一个杯子有空气。
  师:这个杯子里装有沙,也可以说成沙占据这个杯子的地方(大小或位置)。沙占据这个杯子的地方、大小或位置,我们一般说成“沙占据杯子的空间”。杯中有沙,我们说成沙占据杯子的空间,按这样的说法,另外两个杯子该怎么说呢?
  生:水占据杯子的空间;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
  师:(出示敞口瓶)这个瓶子里有空气吗?如果有,应该怎么说呢?
  生: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师:这个盒子怎么说呢?这个小桶怎么说呢?
  生:空气占据盒子的空间;空气占据小桶的空间。
  师:我们知道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空气占据盒子的空间,空气占据桶的空间。空气可以占据许多物体的空间,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些意思呢?
  生:空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师板书课题)
  评析:观察是获得科学事实的主要途径,类推是获得更多科学表象的载体,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外壳。三者不仅契合了学生的原认知,也为下面进一步证明与体验空气占据提供了思维与操作的“脚手架”。
  2.设计实验,合理猜想
  师:刚才我们通过类推得知空气占据空间,那你能不能用桌上的器材(水槽、去掉底有瓶盖的矿泉水瓶、乒乓球、纸团)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占据这个瓶子的空间呢?请每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都打算怎样做?
  (学生分组讨论)
  评析:教师为学生设计实验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通过操作材料的结构性,既聚焦了学生设计实验的思考方向,又为实验实事的呈现提供了支撑。
  师:你设计的是什么实验?
  生1:我设计的是做瓶底塞纸的实验。
  师:(画出示意图并模拟:把一团纸塞在瓶底)如果把瓶子倒着放入水中,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评析:板演画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接下来的选择实验时有一个支撑,同时也为验证学生的设计与猜想提供平台。
  生:可能会有气泡冒出来,纸会变湿。(为什么?)因为水会慢慢地漫到瓶子里,再接触到纸。
  生:纸不会湿,因为瓶子里有空气,水根本进不去。
  师:大家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很好,猜测不管对和错,都说明我们能像科学家一样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师:你们还设计了什么实验?
  生:把瓶子竖直放入水中,再把瓶子歪一下,如果有气泡冒出,就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师:(画出示意图并模拟)是这样吗?他说的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明白)
  师:还设计了什么样的实验?
  生:我打算把乒乓球放在水上,把瓶子竖直放在乒乓球上,压下去。
  师:(画出示意图并模拟)把瓶子压到水底,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如果乒乓球在水底,就证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如果乒乓球在瓶子的顶部,表明瓶子里没有空气。
  师: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
  生:把瓶子竖直压到水底,斜着进去的话,就会像刚才那个实验说的一样,瓶中有空气的话就会跑掉。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还可以把瓶子罩在乒乓球上,竖直压到水底,乒乓球应该在水底,然后拧开瓶盖。
  师:(画出示意图)是这个实验吗?乒乓球在水底说明什么?(瓶中有空气)乒乓球不在水底说明什么?(瓶中没有空气)猜测一下,拧开瓶盖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
  生:拧开瓶盖,空气会从瓶口跑掉,乒乓球就会浮起来,这就说明瓶子里刚才是有空气的。
  师:这个实验听明白了吗?(明白)请大家分组做刚才的4个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开展猜想活动,该过程包括收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信息→将信息与猜想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形成对研究问题的假设性结论→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表达。猜想活动促进了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分享,调动了学生的前概念,诸如“水的流动性”“空气在水中会有气泡”“空气是真实存在的”,等等,加深了对即将进行的实验的理解。
  3.验证操作,手脑融通
  师:下面来汇报实验过程,你们组做哪个实验,请你来介绍实验过程。(师相机追问:与刚才猜想的一样吗?这说明什么?)
  生1:把一团纸塞进瓶底,把瓶子竖直压到水底,拿出瓶子,纸没有湿,说明刚才瓶子里有空气。
  生2:把瓶子竖直压到水中,然后歪一下,有气泡冒出,这就说明瓶子里面有空气。
  生3:把瓶子放在乒乓球上,压到水底,我看见乒乓球没有浮起来,这就说明瓶子里面有空气。
  生4:把瓶子放在乒乓球上,压到水底,乒乓球没有浮起来,把瓶盖拧开一点,乒乓球慢慢浮了起来,这也表明瓶子里面有空气。
  师: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刚才的4个实验从不同的方面证明了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其他物体的空间。可见,空气的确占据空间。
  评析:学生通过汇报将实验设计时的猜想与实验的科学现象进行融通,在动手与动脑中逐步完成对空气占据空间的意义建构。
  4.前后照应,活学现用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课伊始的“水下燃烧的蜡烛”是在水下燃烧的吗?(不是)是在哪儿燃烧的?(空气中)空气在哪里?如果我想让蜡烛在水中升高一些怎么办?
  生:把瓶盖拧开一点点,让瓶内的空气出来,水中的空气就出来,泡沫上的蜡烛就会浮起来一些。
  师:很好,不仅知道空气占据空间,还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评析:与开头照应,现学活用,解释现象,教学结构衔接自然,承上而启下。
  (三)学用有机融合,学以致用
  1.吹不大的气球
  师:我们来做一个吹气球实验。老师这儿有两个套在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已经消过毒了,请一位同学上来吹一吹,看能吹多大?(选一女生上来吹试,只能吹大一点点)
  师:谁的力气大,请上来吹。(结果还是没有吹大)
  师:这就奇怪了,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就不能吹大,这是为什么呢?
  生1: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所以吹不大。
  生2: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空气把气球挤住了。
  生3:因为气球变大就要多占地方,瓶子里现有的空间都被空气占完了,没有地方了,所以吹不大。
  师:大家谈的道理我都明白了,都认为是气球要由小变大,就需要不断地占据越来越大的空间,但是由于瓶子里有限的空间已经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气球就吹不起来了。
  师:那么你们能想办法让套进瓶子里的气球吹大吗?怎么做?
  生:能,去掉瓶底或在瓶子上扎上小孔。
  师:好。这个实验同学们课后可以试一试。
  评析:课堂的铃声并不是科学课的起点和终点。吹气球的游戏,做与思结合,手与脑并用,既是对上面结论的验证,更是把探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持续,思维张弛有度。
  2.听话的乒乓球
  师:同学们已经发现空气确实占据空间了,不过科学是能够经得起检验的,我们继续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出示课件)
  师:大家先不做,看看实验的要求:把饮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不移动瓶子,你能让乒乓球听你的话,分别停在瓶子的不同位置吗?看谁能想出更多不同的办法?请分组讨论一下你们组打算怎样做?
  (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是怎样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评析:让学生设计方法,说出设计理由,师生完善实验方法,明确注意事项,从做的“技术”层面保证实验的成功率。
  生1:我们组采用从瓶口向瓶内吹气的方法。乒乓球在瓶底是因为瓶内有空气,拧开瓶盖,空气跑了,乒乓球浮起来了。从瓶口向瓶内吹气,空气又将乒乓球压到水底。
  生2:我们组用管子从瓶子的底部向瓶内吹气,来控制乒乓球在水中的位置。
  生3:我们打算在瓶盖上打钻一个小孔,堵住瓶盖的小孔,将乒乓球压下去,它就在瓶底了,然后松一点点,让里面原来的空气出来一点,乒乓球就会停在中间了,将手全部松开,乒乓球就会慢慢浮在水面上了。再向小孔内吹气,乒乓球会慢慢压下去。
  师:老师这里有你们需要的器材,需要的话可以来取。请大家选取一个实验来试一试。
  评析:动脑是动手的动机和目的,动手是动脑的外显和手段。在这里凸显了动手以前先动脑,“想好了再做”使学生接下来“做”的指向更清晰,目的更明确,设计更科学,操作更便捷,观察更到位,实验更流畅,现象更突出,效率更明显。   师:下面我们来分组汇报实验过程。(学生展示,并解释道理)向瓶子里吹气,是谁赶跑了瓶子里的水?
  生:吹进去的空气赶跑了瓶子里的水,所以水就出去了。
  生:我们用嘴对着瓶口,吸里面的空气,乒乓球就会跟着水上来,让它到我想要的高度,还可以让乒乓球停在比水槽的水面更高的位置。
  师:真厉害!这可是一种独特的办法。这时瓶子里的空气到哪儿去了?它们占据了哪儿的空间了?
  生:瓶子里的空气跑到我们嘴里去了,占据了我们嘴的空间。
  师:还有哪组来汇报?
  生:我们组用管子插到那瓶底,从瓶底向里面吹气,乒乓球也可以停在不同的高度。
  师:这时,空气去哪里了呢?乒乓球为什么会有高有低呢?
  生:空气在瓶子里有多有少,乒乓球的高度就有高有低。
  师:这表明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都要占据空间。
  评析:利用同样的材料设计了“用不同的方法让乒乓球停在瓶子里的不同位置”的活动。学生尝试多种不同方法的同时,发现控制瓶中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才能决定乒乓球在瓶中的位置。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合作意识、思维能力得以较好的提升。这一活动的精妙之处在于让学生的思维“跳一跳摘桃子”。
  (四)回顾总结全课,迁移拓展
  1.回顾总结
  师: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概括综合)
  2.迁移拓展
  师:水槽中的水不能浪费了,可以把水灌在可乐瓶中,用于浇花。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一个“带漏斗的可乐瓶”,请每组将水槽里的水灌在可乐瓶中,课后用于浇花。
  (学生操作时,发现水流不下去,学生解释并解决问题)
  评析:课的结尾以回收水来过渡,较为自然,既进行了节约用水的教育,又利用概念解决了问题,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发展着。
  六、教学反思
  (一)突出了“动手”与“动脑”的有效融合
  从本质上说,学生的科学学习是“动手——动脑”的过程,操作过程中的动作和材料可以为语言表达提供有效的支撑,让交流变得更加准确和丰盈。“做”与“思”在心理上往往是交互结伴而行,这为手脑并用、做思结合提供了依据。本课的主要环节为:创设情景,鼓励预测→实验验证,形成问题→设计实验,完善方法→分组实验,收集证据→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拓展问题,激发思维→展示交流,强化概念。整个教学环节突出了学生的“想”和“做”,“想”和“做”是相辅相承的,“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两者互为表里,有效融合。教师尽可能地把学生畅想的创造性和现实构想的操作性有机结(下转第38页)(上接第33页)合,让更多的妙想在指尖流淌,让更多的智慧从指尖诞生,让心灵与手巧同构共生,让科学概念落地生根。
  (二)彰显了有结构的操作材料的导向作用
  有结构的材料是经过教师有效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结构材料是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脚手架”。本课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有水槽、烧杯、乒乓球、去底的可乐瓶(瓶盖上有孔的、没孔的)、皮管、塑料袋等。这些材料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操作这些材料,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办法控制小球在水中的位置,从而感知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还可以在这些材料的组合过程中发现与概念密切相关的问题,有效地将问题的提出、解决与应用融为一体。精心设计的有结构材料使学生有效地投身于探究之中,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有序思维活动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
  教师始终鼓励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学科学。动手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感官,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动脑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科学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整理、运用的过程,即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对问题的猜想和尝试性解释,开启了学生思考的闸门,不同形式的实验想象与设计训练了学生思考的灵活性,宽松和谐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对更难一点问题的成功解决则使学生的思考趋于深刻。在学用结合阶段,随着学生所获得的科学事实的丰富与多元,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思考越来越全面和具有理性。纵观本课,问题是基于思维提出的,猜想是源于思维形成的,方案是通过思维制定的,实验与操作是在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交流与研讨是围绕思维展开的,结论是经过综合、归纳与概括而成的。(责任编辑:符 洁)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探究,在课堂教学关键环节进行局部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清楚了解到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相关知识的本质。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环环相扣的问题串、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直观演示、预设合理化实际问题等都是实施局部探究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  局部探究;数学;课堂;向量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重要桥梁。通过向量的学习可以发
摘要:以南通大生纱厂在建国后变迁的地方史资料在经济史教学中的应用为例,开发和利用地方史资料,辅助经济史教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课为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开发应用模式。   关键词:地方史资料;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应用    一、课程理解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
何谓“我举一,你反三”?这个“我”指的是我们语文老师,而“你”指的是学生。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一个范本、一种方法,学生由此推开,学会灵活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好处有二:一是教师能在教学中始终认准一个目标,课堂教学有序集中,重点突出;二是突出了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使课堂教学灵动活泼。  一、用“我举一,你反
[摘 要]  科研型教师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当代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由“经验型的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的教育家”,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新型教师。基于这样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科研型教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都呈现出多元,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了学生更有效地发展,但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相当部分的课堂因追求多元的形式而丢失宝贵的“有效”,从而导致低效甚至无效教学行为。笔者反观现实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种“低效”(或“无效”)现象,例谈如何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抓住本质要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新的沟通交流渠道大量涌现。如何利用QQ等网络沟通平台育人,已经成为技工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担任班主任以后,我特别重视网络平台的应用,效果明显。  就QQ群等网络沟通平台而言,聊天是其基本功能。但对于班主任来讲,作为学生管理者,仅仅满足于从中获取信息、通知消息还是不够的,还要对其进行功能创新。    审批学生请假  我用QQ群审批学生请假
总复习课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小学阶段,教师通常按知识的类型进行分类复习。每个知识领域的复习既是第一、二学段知识的整理与完善,也是中小学衔接的着眼点之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有必要立足于学生数学长远发展,深入研究中小学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落实每个知识领域总复习的“衔接点”,使总复习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有价值的“储备”。通过长期的总复习课例研究,笔者以“图形与几何”领域总复习教学为例
(信阳市息县教体局教研室,河南信阳464300)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版第九册)一文,作者肖复兴写到叶老修改他的作文,是这样描写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每次读到这段话,我的心里总是隐隐的作痛,我们修改学生的习作切不可这样做,不可以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遍体鳞
摘 要:本文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手机端和超星直播客户端,探索中职服装专业课程“一平两端、双步混动”线上翻转课堂模式的流程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职服装专业  一、“一平两端、双步混动”线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在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在线教学的互动优势及在线教学模式灵活的优势,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手机App端和直播客户端两个端口,探索实践课前异步在线自学,课中同步
谈起中职生的德育问题,恐怕每一位中职校长都要道一句:“难啊!”“现在很多学校德育方法可以概括成这么三条:大张旗鼓的宣传、声势浩大的活动、兴师动众的检查。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却较差。”江苏省邗江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邗江中专)副校长倪福疆如是说。  为了寻找更加有效的德育途径,邗江中专从2008年开始尝试15分钟校本微型德育课程,以德育渗透为中心,以生活案例为情境,以活动体验为形式,设计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