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色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色在中西方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历史延续,因而红色在影视服装中与当代流行服饰语言中,也有着非常多元而广泛的运用。本文主要讨论红色元素呈现出的多重文化象征意义,特别注重于讨论其丰富的情绪语言、文化内涵,多元性和象征性,进而讨论起在影视艺术,特别是时装设计中的运用,为红色元素的理解的多元化应用进行了粗浅的剖析。
  关键词:红色;中西方;影视服装;流行色
  一、红色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在西方世界里,红色作为单一色彩元素内涵的重要性远超出我们想象。红色元素在西方有着多重象征意义,它曾经代表着西方历史上的贵族特权,后演化为相对冲突的意识形态队伍,共产主义;红色在西方同时代表着法律和道德禁区、代表着宗教世界的血祭,因而西方绘画中出现了红色的复仇天使;红色更广泛的代表着热情、爱情与激情。红色同时有着双重含意,它又代表着力量、愤怒与进攻性。在两性世界里,红色象征着吸引力、性欲与诱惑。西欧海岛西班牙国度对红色有着强烈的热爱情结,延续至今。比如西班牙国旗由红黄红三色构成,象征着血与黄金;西班牙皇室马车也延续以黑色与红色作为主色。西班牙斗牛士这项特殊的活动已经延续了六百多年,斗牛士手中挥动的旗帜是红色的、斗牛士同时着红色与金色相间配色套装,在斗牛场上给观众带来一种死亡威胁的美感。弗拉明戈代表舞剧《卡门》,女主角身穿波西米亚红色长裙,头上佩戴红色花朵,象征着不羁的爱情,同时表达着痛苦、孤独、焦虑、绝望、爱、激情和喜悦场西班牙足球球员服装主色调为红色,队员着红色上衣与红色足球运动袜。
  二、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由于原始社会中男女两性不同的社会分工,女性主要负责采摘果实,而成熟的果实颜色通常为红色,所以红色有着独特的女性情怀。少女的闺房被称为朱楼绣户、年轻貌美的女性被称为红粉佳人、通情达理且善解人意的女性被称为红颜知己、美人相伴被称为红袖添香。陈鲁南先生把中国红色的内涵归纳为六层主要含义,包括诸红缭乱、恶紫夺朱、女儿之色、忠义所在、浸染民风、怀金拖紫。红色在中国代表着赤面云长等江湖侠士;天子与诸侯祭祀场合的服装以及出席其他隆重典礼之色;代表着张灯结彩、节日喜庆等民俗文化;代表着红蓝花制成的胭脂、女儿梳妆的口脂点绛唇、女儿大婚的大红袍大红裙大红色盖头、新郎小登科胸前大红花、接新娘的红帷轿子、拜堂的红毡地板、洞房中的照明红烛,连待客的水果也要红丝系蒂。此外红色在民间还有避邪除祟的特殊内涵,我国民间有着本命年文化,通常认为本命年会有煞气,需要用红腰带和红内衣来保佑,而道士除魔捉妖也要用朱砂来画字符。
  红色按色相在中国可以分为绛,即汉代最深红色;赤,即比绛浅、比朱暗,火的颜色;丹,即鲜亮红色;红,即红白混合粉色;茜,即茜草大红色;赭,即红褐色混色;绯,即唐代官服之色。中国色彩体系有着明确的礼制等级制度的意味,红色有着更为浓烈的政治化特征。
  三、红色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
  电影色彩在电影创作中可以发挥还原背景现实、描绘情景、人物性格刻画的等作用。色彩在影视人物的刻画中,起着隐喻与象征的作用。电影服装设计同样遵循着服装设计三要素:色彩(图案)、款式、面料,彩色往往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著名戏剧服装设计师石冈瑛子在服装设计中有着明确的红色偏好,她的电影作品《惊情四百年》、《入侵脑细胞》、《坠入》、《惊天战神》等,展现出红色非凡的表现力。在《惊情四百年》中从主人公德古拉将军在血色场景中的战争屠杀场面、到德古拉本人整体红色战斗盔甲,使整个画面彰显了浓郁的血祭味道。当德古拉在返回已故妻子身边的场景中,复仇与诅咒宗教的元素又侵泡着鲜血,红色的复仇气氛达到极致。情节推进到德古拉老年时期,红色显示出嗜血的表现力,德古拉红色拖地长袍,搭配着对比度极为强烈的银发与金色刺绣纹样,在黑暗的背景中游荡,服装造型色彩搭配之间、场景与人物之间,红色强烈展现出邪魅與恐怖的气氛。惊情四百年中德古拉心爱之人米娜也是整体红色造型,象征着爱情与热情,而为他献出血液之人露西的红色造型,又象征着诱惑与情色。此外,在电影《悲惨世界》中红色象征革命、在电影《铁拳男人》美国经济大萧条背景下,人们笼罩在褐色灰色的气氛中,女主的红色造型带给生活中希望与温情,当一家人生活经济状况逐渐好转时期,女主的造型以红色为主,而最初灰褐黑色造型逐渐消失。电影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james acheson的作品《末代皇帝》斩获了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电影多处运用红色造型元素,比如红色的宫墙、红色的宫门、红色的宫殿内饰、红色的窗帘、红色的灯笼、红色的被褥、红色的顶戴花翎、旗髻的两头挂着长长的红色流苏、红色的妆容、红色的朝服与龙袍等充斥着清朝时期东方美感。在华服里邂逅东方美学大师叶锦添,在作品《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电影《阿婴》中女主阿婴、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武则天与太平公主、电视剧《橘子红了》中的大太太与三太太、《赤壁》中的孙尚香等,影视人物都着红色衣裳作为整体造型基调。
  四、红色在时装设计中的运用
  流行色协会公布2018流行色中,红色相中出现了罂粟红于红梨色。罂粟红给人以浓艳灿烂、火焰般、充满诱惑力、惊艳四座的感觉。红梨色则代表着浓厚深沉、极尽燃烧颓败,熟透果实。2018年春夏流行樱桃番茄红,这是一种有性格的橘红色,明度和纯度都比较高,明艳亮丽,充满活力。带给人任性、狂烈的感受。而2017秋冬流行着石榴红和桑巴红。唐代诗人万楚“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眉上的青黛连萱草的颜色都为之夺,自愧不如红色的裙子让火红的石榴花都嫉妒而死。南朝梁·何思澄“风卷蒲萄带 日照石榴裙”,形容着美人衣着,可能指结着碧玉真珠的衣带,远观就如翠绿晶莹的葡萄一般。红色从不缺席东西方的流行色与时装周的舞台。桑巴红又融入了拉美文化,桑巴舞根源于非洲土著,是一种带有宗教仪式性的舞蹈。舞者狂放不羁,动作幅度很大,节奏强烈,给人以激情似火的感觉,桑巴舞蹈具有欢快、煽情、激昂、富有激情。因而无论是国内外各大时装周上还是终端购物中心货架上,总有红色作为主色调的服饰品。   此外,红色作为婚礼服在我国婚俗文化中,至今仍然广泛的保留着传统。它始于原始崇拜,在明清时期成为中国婚礼服的主流色彩,从古至今它都延续着女儿之色的文化意义。秦朝冕服为上黑下朱,自从汉代以来,红色象征着尊贵,皇帝着红色冕服。清朝喜庆日子,皇帝着红色龙袍。当代婚礼形式丰富而自由,总体可归纳为三种形式,包括西式婚礼、中式婚礼、中西结合式婚礼。中西结合式婚礼的中式环节,往往会选择红色的婚礼服,比如迎亲环节穿着秀禾服或龙凤褂,或者敬酒环节选择红色系的旗袍等其他中西结合的长礼服。中式婚礼通常以不拘一格的汉服婚礼或汉族民间拜堂婚礼形式,通常着红色气势恢宏的汉服或秀禾服。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新人们对婚礼仪式的要求越来越细致。这种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婚礼形式的需求广泛存在,因而许多礼服设计师专注于中式婚礼服装的设计与定制工作。这个领域知名设计师品牌有很多,比如郭培、张志峰、兰玉、上海滩、王陈彩霞、劳伦斯许、谭燕玉等。郭培女士创立了玫瑰坊高级定制,开创了中国高级定制的先河。而她创立高级定制工作室的开端就来自于修复一件潮汕传统传家婚礼裙褂的故事。这件传统的婚礼裙褂,布满了金银刺绣,是祖传的传统婚礼服,修复裙褂的过程奠定了玫瑰坊将婚礼服成为一项主要设计线的开始。玫瑰坊的传统婚礼服在明星婚礼上大放异彩,包括杨千桦、胡静、黄晓明与杨颖、陈妍希与陈晓婚礼的秀禾服,莫文蔚、梁咏琪的旗袍,徐若瑄的裙褂等。这些婚礼服保持着红色基调,搭配其他吉祥色彩,刺绣上吉祥图案,寓意幸福美满。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绣球锦、喜象升平、三阳开泰、连年有余、和合二仙、喜从天降、金玉满堂、室上大吉、福寿万代、喜得连科等。百花元素,象征生平富贵、爱情美满,福寿三多。佛手花象征多福;石榴象征榴开百子;桃象征长寿,寓意多子多福多寿;缠枝莲象征爱情缠绵;莲花组成的吉祥纹样寓意爱情和美。” 牡丹、白头翁,民间常用来比喻夫妻和睦,白头偕老,生活美满,两相廝守到老;竹、梅,比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结为伴侣,夫妻恩爱,婚姻美满幸福;月季花、寿石比喻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夫妻相敬如宾,同偕白首。
  张志峰先生创立了NE-TIGER品牌,以奢华的皮草与中西结合礼服为主要产品线。张志峰先生不断改良着中式服饰传统工艺,比如结绳、缂丝、刺绣、工笔绘画、剪绒等,在保持着中式文化基调上,又格外突出西式立体裁剪,凸显女性曼妙的身材。设计师兰玉结合传统苏绣与西式立体裁剪,构造出新的东方美感服饰。她常常挖掘出许多东方神话故事、东方传统婉约的文化作为创作源泉,比如命名为“水魅”、“一顾再顾”等时装发布会。兰玉在巴黎时装周的舞台上,将中国红色文化,融入进现代时装中,绽放出别样的美感。设计师王陈彩霞,也专注于传统中式礼服的现代改良设计工作,春晚上李宇春、莫文蔚、许茹芸、林心如等纷纷选择她的礼服进行演出。中式传统红色礼服,在首饰配件上通常选择传统金色首饰,包括金镯、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等。在头饰选择上,也会搭配传统步摇、钗、绒花等,工艺有仿点翠、点绸、烧蓝等工艺。设计师劳伦斯许也钟爱于设计中西结合礼服,红色元素的运用也是他设计的重要色彩之一。中式婚礼服的总体设计除了主色为红色以外,还坚持使用中式传统面料,即丝绸。缎面的红色丝绸有着华贵的光泽、红色的真丝绡则透着轻盈的骨架美感、红色的雪纺更是通透飘逸,若隐若现。
  五、结语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虽然东西方文化传统由于地域、时间长河中,变得差异深远,但红色作为一种主流的色彩,无论在当代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中,还是在时装成衣设计运用中,它都为我们带来浓烈而多元的视觉感受,同时具有更为广泛实际穿着的运用,而红色元素更前卫的设计拓展也是未来设计人才需要积极探索创新的方向之一。
  附件:参考文献
  第一,陈鲁南,《织色入史笺》,中华书局
  作者简介
  杨月双(1989-),女,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专业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作者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其他文献
我国的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除了汉族以外,还生活着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回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和赫哲族等诸多少数民族。在这个典型的多民族生活区域,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着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习俗,以及形形色色的民族艺术。这些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形式以其特有的民间方式存在,突出了艺术的民间性特征,并形成了具有
期刊
在我国的传统艺术当中,有一门由女性创造并传承的民间艺术形式,俗称“铰纸人”,也叫“铰嫫嫫人”,后被称为满族剪纸艺术。它最早用于宗教仪式,后演变成为装饰及造型艺术,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满族剪纸艺术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形成和演化出了丰富独特的符号形式和审美文化,形成了以图腾符号、图画象形文字符号、满族绘画和舞谱为主体的视觉艺术符号圈。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符号圈的研究只是在文化领域和哲学领域刚刚
期刊
摘 要:经济法律实际上是当前经济法律规范得以实现的重要经济保障,但受当前的经济模式特殊性影响,我国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共存,导致当前的经济法将当前的责任归属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权力主体,另一部分为权利主体。基于此,本文从当前的经济法律主体责任定义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明确其其自身的责任,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法;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  引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呈现出繁荣现
期刊
摘 要:在手机普遍应用的今天,4G网络的兴起、WIFI 的高度覆盖、智能终端的普及等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与优化,手机正占据着人们生活越来越高的比重,移动终端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手机广告模式也引领了广告行业在移动终端领域的发展。视觉创意是手机媒体广告的关键,本文主要从手机广告创意的思维表现和符号创新方面对进行探讨。  关键词:手机媒体广告;视觉创意;视觉符号  1.手机媒体广告中视觉创意的重要
期刊
摘 要:戏剧活动中,物造型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道具作为物造型在舞台上能充分体现出戏剧导演在二度创作时对剧本理解的程度和解读方式。小道具作为舞台上常见的元素之一,其设置有着多种功能。笔者在文中主要讨论其对戏剧冲突的影响及作用。  关键词:物造型;戏剧冲突  小道具在舞台上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宗教仪式、巫术活动中。我国早期的巫术和早起地方戏剧中都有对面具的运用,在西方的宗教仪式中权杖、十字架等也都成
期刊
摘 要:在文学文本的诸多文学因素中,意象最具空间化表征。意象独立于时间之外,相对静止,是具备独特的空间特征和性质的结构体。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汪曾祺作品中意象空间的诗化,探寻其作品艺术审美的阐释空间和美学追求。  关键词:汪曾祺;意象空间;诗化  一、意象空间的阐释  意象,作为客观物象之于语言的投射物,在文本中内涵丰富,超越普通语汇而存在,是主观观念与客观物质的综合体。意象的物质外壳是语汇,以文字和
期刊
摘 要:隨着网络与科技的发展,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不仅给我们的经济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渐渐涉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作为青少年在没有得到合理约束的情况下接触网络,更加容易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因此许多打着“网戒中心”口号的机构顺势产生。本文以臭名昭著的杨永信“网戒中心”为例,浅谈在网戒中心这一案例中,网戒中心的存在是否合理合法,当未成年人的权力受到侵害,而监护人不能很好的承担自己的责任时,应当借鉴西方
期刊
摘 要:德国伟大的作家歌德与中国的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一生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的皮影戏,中国的园林艺术以及古老而悠久的中国文学,其中中国文学对其产生了最为深刻的影响,在他的好多作品中我们都能找到中国元素。由于歌德在德国民族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中的崇高地位,中国文化通过对他的影响,也进而影响了整个德国,甚至整个西方。  引言  16,17世纪,中国的许多艺术品沿着丝绸之路被引进西方,在西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实行了分析,制定了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旨在找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后,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关处理措施解决问题,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新形势下,为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需找到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明确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疾病防控机构的具体任务
期刊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我就是——小雨滴。  我们听到了雷公爷爷、风婆婆的号召“小雨滴们,我们要出发了!”于是我们慢慢地从云朵里探出了小脑袋,陆续的跟上了队伍,由远及近,由远及近,“沙啦啦”“沙啦啦”,声音逐渐清晰了起来,像一首首优美的小曲。  我的伙伴们都慢慢地找了落脚点,而我还在留恋大自然的美丽风景,迟迟不愿着地。我们乘着风婆婆的大巴车,沿途看到了宏伟的天安门,也看到了雄伟的万里长城。我从人群中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