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知,作文表达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1982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并引导学生运用感知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体验观察,收集作文素材,并且通过大量阅读优秀文章,学会用准确语句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能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关键词】感知训练;素材;作文
  很多语文教师追求让学生观察生活,在作文里真实记录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写真话,抒真情。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把别人的生活生搬硬套写入自己的作文,写得一塌糊涂,前言不搭后语,这些现实情况让教师觉得困惑,作文教学应该怎么教?
  新概念作文创始人田玉博士认为:“感同身受是作文最好的朋友,熟视无睹是作文最大的敌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在婴儿时期,人对身边出现的物、人、事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这时,他们的感知能力在不断增强。在慢慢长大后,身边的事物、事情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人们往往会选择忽略身边的小细节,感知能力也随之变弱。小学生还处于好奇心比较重的年龄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对发生的事物不再熟视无睹,对生活充满热情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打好基础。学生利用感知能力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形成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一到写作时,脑海中便会涌起许许多多的素材,这样便不再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了。最后,通过阅读大量优秀文本,从中借鉴好词好句,写作技巧等把自己所看、所想、所感以文字写下来,一篇属于学生的,独一无二的,带有个人特色的作文就能出炉了。
  一、感知能力的训练
  感知能力的训练是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且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对感知能力的培养的接受程度也有高低之分。所以在感知能力的训练中,教师应该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1.调动五官,感知物、人、事
  有时教师要求学生观察一件事物,会发现很多学生只是描述自己所看到事物的样子。这样对事物的观察只停留在表面,就不能全面了解事物。这样的观察是比较肤浅的,就如同“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们在教学生观察事物的时候,首先应教他们调动五官,才能细致全面地观察事物。五官指的是“眼、耳、口、鼻、身”。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尝、用鼻子闻、用身体碰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感受事物。
  学生在观察物品时调动五官,这只是一个比较基础的训练,很多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观察人、事时也需要调动五官,利用“五觉”来观察生活。比如在观察人的时候,可以观察人的模样、动作,听他们说的话,看他们做了什么事……然后从人的行为、动作上感知、分析他的性格、爱好、情绪等。运用感知能力来观察人,才能让学生知道这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写作时才不会千篇一律,弄虚作假。
  感知事物时运用五官,综合“五觉”深入分析研究才能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结果。留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找出事件的每个细节,用心体会每个细节之间的联系,从中分析每个细节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运用感知能力来感知事物正符合这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出事情的外在原因和结果的联系,也能分析内在的原因和结果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的发生过程表达清楚。
  2.在阅读课中有意识训练感知能力
  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贴近学生的生活。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有意识地把文章与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感知周围的世界。《火烧云》是描写了傍晚时分的天空的美丽景色。天空上的云彩时刻在变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早晨的天空、中午的天空还有晚上的天空,在这些观察感知中,学生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真实体验。
  教师还可以抓住阅读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让学生亲身感知。《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句“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感受一下赤脚走路,再让学生想象一下当冬天来临时,我们依然是这样赤脚走路心里会有怎样的想法。经过亲身感知,学生纷纷表示十分难受,不愿意在冬天都有这样的体会,他们真切感受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很可怜。
  阅读堂上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能让学生切身体会文中出现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也让学生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
  二、运用感知,收集生活素材
  通过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提高。他们对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物、事都有自己的新认识,新发现。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把这些新认识、新发现收集起来。写日记、周记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我在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的时候,明确提出,日记、周记可以不是篇完整的文章,可以把你身边发生的事情用一两句话,或者一段话把它表达出来。学生可以时常翻阅自己的日记、周记,唤醒自己曾经的感知。
  有一天,有学生过来跟我说他认为XX同学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我问他如何得知?他说,因为我看到她放学后,总是牵着自己妹妹的手,而且对妹妹说话的时候很小声,还会帮妹妹梳好乱发。我听后,鼓励他把这些观察所得写入自己的日记本里。在一次写《我熟悉的一个人》这篇作文时,这名学生把他所观察的XX同学写入了作文中。在生活中感知,并能及时收集,学生的写作素材就会越来越多。写作训练时,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会言之无物,减少抄袭的可能,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三、把感知变为文字表达
  作文教学中,有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遣词造句很简单。小学低年级时矛盾没有特别明显,但到了中高年级,这样的遣词造句却略显单薄,很难引起读者深层次的共鸣。有学生曾经跟我说过:“老师,我脑海里有很多想法,好想把它们写下来,但是我找不到合适的句子来把它们描述出来。”
  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博大精深,有很多优秀的文章。学生需要通过大量阅读这些优秀文章,借鉴一些优秀的词句,准确表达心中所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总会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和文章给学生阅读,也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能表达自己所看所想所感的句子,为自己的作文增添色彩。
  常言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只有教会学生运用感知能力来感知生活,才能触动他们的心灵,不再对身边的失去视而不见。感知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真情涌动的状态下,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尹桂云.浅谈四步感知作文教学法[J].新课程(小学).2012(11 ).
  [2]孙垂轩.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感知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3(36 ).
  [3]王晓丽.感知生活实际提高作文水平[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02).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老师怕教、学生怕学,久而久之,演变成了“老大难”问题,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就实践活动写作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解决老师怕教、学生怕学的难题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实践活动;写作策略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事实上,很多老师每每碰到作文,不知如何教起,无外乎范文、要求、内容点拨,如此下来,学生不仅不爱听也仍旧茫然,导致他们在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成为越来越多学校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在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以阅读文本为基础和载体,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和课堂活动为途径构建欢乐课堂,不仅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更在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了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综合素养;欢乐课堂  一、借助丰富教学形式开展阅读技巧训练  随着国内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
【摘要】近年来,中学教师的师风与师德建设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原因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无法与其教师的身份相匹配,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教师师风师德、建设力度投入得不够。中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正处于塑造阶段,如果此时的教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争取的人生与世界观,反而做出了一些与之相违背的示范,这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非常大的阻碍。  【关键词】师风建设;中学教师;师风  教师对于学生成长来
【摘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喜迎建国70周年之际,广州市黄埔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硕果累累。黄埔区的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这与黄埔区近年来大力改善教学环境、加强师资建设以及落实教学改革是分不开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广大一线教师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勤奋耕耘、默默奉献,有的甚至加班加点、为教育事业透支健康。通过对黄埔区中小学各级各类教师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水平的调查了解,我们发
【摘要】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需要将传统美德逐步渗透到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端正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意识,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良好班风;传统美德  班级管理工作是初中教学管理的重要内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这门语言,正处在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为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英语学习并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老师要打破传统的记忆单词、背诵单词的教学模式,应用自然拼读法这一有效方式授课。这样能够缓解英语学习的难度,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本文从笔者个人教学经验出发,以小学四年级的教学案例为基础,探讨一些实践应用的看法。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教学  自然拼读法较之其他
【摘要】高中时期是學生知识积累与三观形成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三年学习压力重,精力有限,许多学生受惯有思维的影响,对理科重视,对文科轻视,偏科严重情况十分普遍。语文科目承载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底蕴,是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渠道。本文就语文教学的现状,对语文教学创新进行一些思考,并提出创新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新课标
【摘要】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和探究。本文将从兴趣、方法、合作及实验等方面,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化学作为一门系统而复杂的学科,需要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展开探索,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各种困难知识点,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否则,学生只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倡导并使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方式的运用符合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合理的分工作为基础,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是核心,教师的引导者角色是关键,科学、准确的小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理分工;评价机制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指出,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四
【摘要】数学课堂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了让评价在课堂中起到真正发挥激励、引导的作用,教师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以及注重发挥教师语言等基本策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自信,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学生主体  201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堂标准(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