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起搏通道

来源 :临床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us_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起搏器植入数量的剧增,起搏器特殊功能的不断涌现,起搏心电图已成为临床心电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成为很多心电图医生的一个难点.为使起搏心电图更易阅读与诊断,20世纪80年代,动态心电图检查就增加了一个专门记录起搏脉冲信号的通道,而体表心电图另设起搏脉冲记录通道的技术是新近开始的一项尝试.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38岁,因“晕厥1次”入院;患者8天前运动(跳绳)后突发头晕、心悸不适,随后晕厥,伴胸闷、气促,约半分钟左右症状自行缓解,未采集到发作时心电图.随后患者至我院就诊,查体:T:36.2℃,P:104次/分,R:20次/分,BP:128/86mmHg.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额外心音,腹软,全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1).追问病史,既往无类似发作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目的 观察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与心功能NYHA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HFpEF患者204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组(n=64)、Ⅲ级组(n=85)、Ⅳ级组(n=55).同期选取心功能正常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入院时行心电图检查记录平面QRS-T夹角并随访1年.结果 HFpEF组QRS-T夹角(87.48°±23.25°)、血浆BNP水平(348.4±169.03pg/ml)以及发生预后不良比例(36.8%)高于对
患者女,68岁.2019年12月17日因“高血压病”复诊.入院时患者无明显头晕、胸痛等不适,有时胸闷、心悸.患者神志清,血压140/82mmHg,心率75次/分,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D-二聚体、钾离子和血常规均正常范围.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当日常规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频发室性早搏(成对出现),A型心室预激,ST-T改变.
目的 探讨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与心电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80例甲亢患者为甲亢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甲亢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不同浓度的心电图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甲亢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FT3浓度不同分别与心率、P波时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4浓度不同与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杓型心率,非杓型心率及预后不良者心率的变化及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以及心率增快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164例并对134例患者进行0.5-3年的追踪随访,将选取的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心率组、非杓型心率组、预后不良的事件组.全部做24h动态心电图监测,采集静息心率(RHR)、平均心率(AHR)、夜间心率(NHR)、昼间心率(DHR)、心率变异的低频(LF)、高频(HF)值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非杓型心率组与杓型心率组比:昼间LF减低,夜间LF、HF显著减低(p<0.05),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RBBB)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与不合并右束支阻滞的患者的临床经过、心电图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患者,共有81例,其中48例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3例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前降支近段急性闭塞59例,对照组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不合并右束支阻滞者,共有526例,其中365例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61例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期间死亡
患者男性,47岁.主因“阵发性心悸、胸闷8月余”入院.8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伴言语不清,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经过头颅磁共振(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心脏超声提示:左房、左室增大,左室壁厚度上限,左室收缩功能减弱,LVEF 24%,二尖瓣中度返流.
目的 探讨窦性心律Lorenz散点图图形评估心率变异性的量化指标参考值.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和体检的成年人群中动态心电图检查Lorenz散点图为棒球拍形状者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无心血管疾病伴动态心电图无异常及心率变异性分析在正常范围的245例作为图形量化指标检测组,同时选择心率变异性异常的56例作为异常组.分别测量两组患者Lorenz散点图的长轴、短轴,并计算其面积及短轴/长轴4个图形量化指标.根据检测组测值,计算各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对比判断异常组超出参考值情况
室早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年龄跨度大,既可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也可出现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特发性室早(即临床检查、静息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都没有明确异常)以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最常见,更倾向于良性过程.而起源于右室调节束(moderator band)的特发性室早合并室速和室颤的概率很高,更需要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将简述右心室解剖特点以及右室调节束室早的心电图特点.
希氏束-浦肯野系统起搏夺获心脏的正常传导系统,被认为是最具生理性的起搏方式.与希氏束起搏(HBP)相比,左束支起搏(LBBP)的阈值更低,心室感知更好,操作成功率更高,且有左室间隔部作为备份起搏点,更具有优势.随着对LBBP的深入研究,其操作规范性、应用适应症、并发症防治等逐步完善.本文就左束支起搏的特点,操作步骤,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