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起搏相关论文
目的:本文采用二维斑点分层应变技术研究右室间隔起搏及左束支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和整体心肌做功的影响,评估左束支起搏(Le......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左束支起搏术后的心脏电、机械同步性和随访期间起搏参数稳定性的观察,初步分析左束支起搏(LBBP)在需要行心脏再同......
目的: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束支起搏(LBBP)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短......
目的传统希氏束起搏(HBP)植入离不开X线透视的指导。由于技术要求比传统右室心尖部位起搏方式复杂,通常需要很大的X射线透视剂量。本......
相较于传统右心室起搏方式,希氏束起搏更符合生理特点,可降低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等发生。但因希氏束起搏植入难度大、起搏阈值高......
目的评价无多导仪指导的新简化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方法(九分区法LBB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2月......
当今生理性起搏,不仅关注房室同步性,更加关注心室的同步性。随着新近国外几项大型临床试验结果的陆续发布,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所引......
人类的心脏冲动传导从窦房结开始,经心房、房室结、希氏束、束支、浦肯野纤维至心室,是最生理的传导过程,保证了最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生理性起搏旨在重建心脏的节律和激动顺序。较多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存在窦房结功能不良,对运动和情绪不能作出正常的心率反应,即变......
随着心脏电生理研究和起搏器工程技术的进展,生理性起搏获得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生理性起搏不仅可以用来挽救病人的生命,还可以用来......
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是当前最生理性的起搏方式,既能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实现心脏再同步,又能维持窄QRS波患者心室同步性。其......
<正> 1969年,Mistsui首先报道一组安置起搏器的患者,在起搏器工作正常的情况下,出现心悸、气短、胸闷、面红、出冷汗等症状,将其称......
2003年12月6日,初冬的上海,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位起搏领域的专家学者。由美敦力(上海)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一届美敦力全国起搏专......
随着起搏技术迅速发展和起搏治疗适应证不断扩大,起搏治疗患者逐年增加.但起搏治疗后,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或原有心衰加重......
从第一台可植入性起搏器问世至今,起搏器的发展经历了50年的历程。在此过程中起搏器的寿命越来越长、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
右室心尖部起搏是目前最常用的永久起搏方式,但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右室间隔部起搏可以实现近希氏束起搏,从而获得接近生理状态的心......
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作为生理性起搏模式,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临床上相......
目的 观察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近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04年2月至2008年6月,本院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第一部分: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机械同步性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一种新的传导束起搏模式,目......
目的 总结儿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随访和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方法(1)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儿童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1周,1、3......
传统右心室非生理性起搏可导致室内和室间电机械不同步,进而增加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风险。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是生理性起搏的研......
心脏永久起搏器临床应用60余年,从单腔、双腔、到三腔同步化起搏,从固有频率、按需频率、到频率应答,从心室、心房、到房室顺序起......
目的:研究表明,QRS波时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心功能指数,可以作为心室起搏依赖患者生理化起搏程度的指标[1],短的QRS波时限意味着......
左束支起搏(LBBP)弥补了以往起搏方式在导线阈值、植入难度及患者获益等方面的缺陷,是具有创新性的起搏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患者男性,54岁,因“尿路结石”就诊,常规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多次窦性停搏,最长4.2s,平均心率56次/分.遂行心房侧His束起搏.术......
永久H is束起搏是最接近生理的心脏传导,适合特定人群的起搏需求,它和左束支起搏技术作为传导束起搏的主要方式,二者相互补充.两种......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可导致......
目的:观察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时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并与固定频率心室起搏相比较。方法:对19例心动过缓患者植入了体动感......
最小化心室起搏是当前生理性起搏的方向.频繁的和不必要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能产生不利的长期影响,增加房颤及心力衰竭加重发生的......
目的观察具备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的起搏器(Adapta)在Ⅱ度或间隙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29例患者入选,分别置入......
三腔(右房+右室+冠状窦)、双腔(右房+右室)心脏起搏器是近年来新发展的生理性起搏装置.其主要特点为通过复杂的程控方式保持正常房......
电子起搏器是窦房结功能障碍和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首选治疗.但是,目前使用的电子起搏器存在很多缺陷[1].最近的研究表明,介导起搏......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对比分析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LBBP)术后心脏......
有研究[1]显示植入起搏器后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率以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无论心室起搏(VVI/R)或生理性起搏(DDD/R或AAI/R......
目的生理性起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所于1999年8月始对14例病人进行生理性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的效果观察......
生理性起搏[1]是指人工心脏起搏器在矫正患者心率的同时通过起搏器不同的类型、起搏方式、电极的位置、各种间期的调节等方法的应......
目前,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但其造成心脏重构、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等弊端已被许多临床试验证实......
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过度心尖部起搏损害心功能,并不能改善预后.生理性起搏的含义及作用机制在不断更新,间隔部生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已成为症状性心动过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基于最大程度恢复心脏正常激动和传导顺序的原则,生理......
随着对生理性起搏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要做到生理性起搏不仅要保证房室顺序、频率适应性起搏,还应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心尖部......
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利用了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可以使双心室同步激动,是最生理性的起搏方式.HBP能保持心室的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