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幽默艺术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e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一词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以前的《楚辞·九章·怀沙》,初意为寂静无声,后又演变为滑稽、可笑、有趣的意思。我们现在所说的幽默是指语言或举动生动、滑稽、诙谐,令人感到有趣,而含义隽永甜美,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将幽默运用于教学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我们称之为幽默教学艺术。
  生活离不开幽默,教育教学同样离不开幽默,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节奏快,面对强大的升学竞争,师生们经常感到紧张疲惫,如果适当地在教学生活中运用幽默,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又能有效缓解过度紧张而造成的疲劳,提高教学效率。
  
  一、幽默在教学中的作用
  
  1. 幽默可以放松精神,消除紧张情绪,使教学气氛更融洽。
  俗话说“十年寒窗苦”,学习本来就是一件枯燥而乏味的事,尤其是现在的学生课业重时间紧,紧张的气氛充斥着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孩子们的神经都比较敏感,再加上个性相对又很强,情绪有时未免急躁、冲动,容易发生冲突和摩擦,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简单批评他们,会让他们感到更烦燥,产生厌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给自身的学习和老师的教育工作带来阻力。如果我们换一种态度和语气,用几句幽默的语言来解决,效果便会截然不同。
  2. 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调查表明,如果师生情绪严重对立,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正确理解,从而使教学活动受到阻碍而不能顺利进行。相反,良好的师生关系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幽默艺术恰恰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老师面前总会有些拘谨和不自然,如果教师再总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学生就会更加紧张,有什么问题和心里话当然不敢讲出来了,如果我们能以亲切和蔼的态度适当地幽默一下,紧张的气氛就会转为自然轻松。例如:有一次我在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一名同学趴在桌上,不知是不舒服还是瞌睡,此时如果我不分青红皂白声色俱厉地斥责他的话,这位同学可能会产生对立情绪,引起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冲突,也影响教学,而我没有那样做,而是笑咪咪地说:“新中国成立了,全国人民都站起来了,那位同学怎么却趴下啦!”同学们都笑了,这位同学也有点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解释:“老师,我头有点疼。”“既然如此,没有关系,你休息一下,如果坚持不了,就去看医生!”“没关系,我能坚持。”这样一来,一个小小的但也有可能引起摩擦的“插曲”就在愉快的笑声中解决了,既活跃了气氛,又避免了“冤假错案”,同时也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亲切感、信赖感,自然会对老师敞开心扉、开诚布公了,这种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会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
  3. 幽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问题。
  历史课中有很多不太容易理解的内容,如果运用幽默的语言来解释,学生学习起来会轻松得多。例如:在讲洋务运动时,谈到它只是在表面层次上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而没有真正学习西方国家的核心优势——政治制度,学生感到不理解,我就举了一个例子:大家想象一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身上穿着新式西装,而里面套着旧式对襟大袄,嘴里喊着“向西方学习!”会是一种什么样子?例子可能并不十分恰当,但学生会在笑声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二、运用幽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运用幽默要针对适当的教学内容,不能不合时宜地滥用。
  2. 要明确幽默的真正目的,切不可借幽默讽刺挖苦学生。
  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教与学,让同学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所以教师要明确运用幽默的目的,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一位教师对一个课上总好动的小男孩说:“你看看你,象一只剁了尾巴的猴儿似的,一会儿也坐不住!”同学们哄堂大笑,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教师要时刻铭记幽默的目的是寓教于乐,而不是以牺牲学生的自尊为代价而搞笑。
  幽默常常引人发笑,但引人发笑也绝非幽默的真正目的,幽默的真正目的在于使你在笑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所以幽默并不是哗众取宠、插科打诨,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在教学艺术中的表现,它就象是巧克力饼干中的巧克力夹心,有了它,会锦上添花,但不能喧宾夺主,我们既要重视它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不能夸大其辞。幽默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内容,自然随意,信手拈来,不能刻意追求而本末倒置,冲淡课堂气氛。综上所述,只有恰当运用幽默,才会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为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实验的科学,物理知识中的许多概念、规律都来自于实验。所以初中物理教学要从实验出发。   如何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切实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深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
期刊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公布与应用,初中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课题。针对过去教科书忽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问题,新教材编写者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大力强化探究性学习,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使其勤于动手,乐于探索,逐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行教材编者用心良苦,突出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旨在创造意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应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优化与改善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促进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它可以集中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显著提高效率,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实践中笔者感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以下优点:直观生动性、动态性、艺术性。现分别陈述如下:  第一,直观生动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历史纪录、文献数据等多种信息,
期刊
教学活动是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拥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自主反思中,获得数学的知识和方法。为了提高课堂效益,我校数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软件的增加,数学CAI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许多地区、学校都在针对教学进行CAI实验。在很多时候使用计算机可以解决传统教学做不好的事情,可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辅助手段。    一、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将传统教学过程中通过黑板、投影仪、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用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并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等),将这些资
期刊
问题解决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实践证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高度主体性,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真正达到此目的,还应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策略意识、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具体的培养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化学生解题的主体意识
期刊
一则报导写了某小学毕业考试中这样一道语文题:“雪化了以后变成什么?”大部分考生回答:a. 水;b. 泥;而有两个考生的答案是:春天。理所当然,回答前面答案的得了满分,回答“春天”的却得了零分。  读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回答标准答案的考生无可厚非,但回答“春天”的两位充满开放式思想的天才就这样被扼杀在了我们评卷老师的笔下。前者仅仅是把老师教学的内容照相式地反馈给了教者,而回答“春天”的那两位学生
期刊
以新课程标准为总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笔者教初二年级数学课,一年多的实践让我感受颇深,学到了新理论,进行了新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能力结构。    一 、 新课标中对数学的基本理念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
期刊
音乐新课程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学生感受和赏鉴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表现。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得到发挥。  现代心理学和人才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在儿童、少年阶段就
期刊
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这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忌。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知识是人的心灵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人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学习过程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