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吉嘎:打造一座通向世界的金桥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uggid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特殊城市。踏上深圳这块神奇的土地,不同的人会发现不同的东西:伟人,会发现中国即将崛起;商人,会发现目不暇接的商机;建设者,会发现无限的用武之地;乞丐,会发现这里的阳光更温暖……
  1985年春天,她有幸乘上开往深圳的“早班车”,踏上了深圳这块热土。
  在深圳这块热土上站稳之后,她发现了什么她发现了一个能够把中国农民推向世界,但还没有构建起来的舞台,她的眼前一亮。
  从此她历尽艰辛、曲折、磨难,不屈不挠地把构建这个舞台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辛勤耕耘……
  经过16个春秋的轮回,当时间老人蹒跚地走进一个崭新世纪的时候,她的企业承办了首届“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名优新特产品交易会”(国家民委、深圳市政府主办)。全国56个民族的同胞带着他们的特产相聚在深圳,站在了一个“推销自己”的舞台上。此次“民交会”开创了一次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规模最大的经贸盛会,完成交易额600多亿元人民币。这无疑是这一领域五千年文明古国史无前例的壮举!这却是一个弱女子四方奔走一手创造的奇迹。
  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真正把中国农民推向世界,她以前无古人的气魄,斥资12亿人民币,打造全国规模最大,在全世界也是令人瞩目的民族土特产品流通大平台中国特产城。如今,一座占地近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的中国特产城在深圳平湖拔地而起。
  


  一个藏族女子,为何能够创造出如此惊世骇俗的奇迹她又是怎样一路踏平坎坷,在理想与现实中搏击、在机遇与挑战中抉择、在苦涩与欣喜中奋进记者有幸6次采访这位藏族女企业家,通过与她的交流,以及采访到众多与她有过交往的各阶层人士,力求探寻她在深圳20余年殚精竭虑、矢志不渝的奋斗经历和她人生的升华过程。
  
  南国发现“新大陆”
  
  这位创造我国民族特产流通领域奇迹的巾帼人物名叫:王瑜·吉嘎。
  她出生在一个很早就接受汉文化的藏族家庭。她父亲是我国藏区工商界颇为有名的爱国实业家。在这个商业还比较落后的地方,她的父亲在甘肃创造了第一家电影院、第一家肥皂厂、第一家墨水厂、第一家葡萄酒厂……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早日打败日本鬼子创办的甘肃第一个擦枪油厂,对于她父亲的这种爱国热情,邓宝珊将军还特地给工厂题写了“救国之基”四个大字。说起她父亲,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故事:她父亲年轻的时候,就非常热爱和拥护共产党,当年红军长征时,党中央、毛主席率领的红军队伍就要经过腊子口时,为了避免红军不必要消耗和牺牲,她父亲与山西籍爱国名将续范亭多方斡旋,促成当地土司放红军顺利过关,对处在困难时期的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的王瑜·吉嘎,深受父亲的影响。在长期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中,王瑜·吉嘎的爱国热情,以及经商头脑和洞察市场的能力都不断提高。特别是父亲“实业报国”,以及“敢为天下先”的行为深深地影响着她,影响她如何做人、如何经商、如何报效父老乡亲。
  后来,王瑜·吉嘎成为甘肃省供销系统的一名职工,工作内容无非是土特产品的吞进吐出,当然也就学到一些商贾门道。
  


  突然有一天,王瑜·吉嘎人生大转折。
  那是1985年的春天,王瑜·吉嘎因公第一次踏上了深圳这块热土。
  那个时候,深圳建特区还只有4年。如今高楼入云端、车流如潮水的深圳“中心区”,当时还是一片“希望的田野”。1985年的罗湖,是深圳最繁华的地方,在罗湖的新城区,王瑜·吉嘎看到近百幢高楼已经建成或正在破土“疯长”,听说这里3天盖一层楼,创造了声震全国的“深圳速度”。其中当时的国贸大厦53层高,被人们誉为“神州第一楼”。她走在大街上,到处机声隆隆,挖山的、筑路的、推土的、打桩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初到深圳的王瑜·吉嘎,此刻并不知道深圳的工业产值这几年正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建特区4年来,工业产值比建特区前的1978年增长了十多倍。但是王瑜·吉嘎凭借她对商业、对市场的敏感,看到了深圳的希望,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希望,当然也看到自己充满希望的明天,萌生一股不可抑制的创业冲动。
  她走进一家商场,看着摆在货架上的各种商品,她最留心的是这些商品的价格。她走到药品柜前,突然眼睛一亮:一盒包装精美的重1磅(450多克)的当归片售价为198港币,可是在自己的家乡,1斤(500克)当归腿却只卖2元多钱!王瑜·吉嘎的发现无异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当然,还有很多商品差价也是这样。总之,在西北地区,许许多多被视为“丑小鸭”的产品,只需简单的加工、包装,到了深圳就会摇身一变成为“白天鹅”。在藏区,一些土特产品在市场上是千呼万唤卖不动的“顾客是上帝”的“买方市场”;而转运到深圳之后,便神奇般的变成十分抢手的“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
  王瑜·吉嘎,这位年仅35岁藏族女子的深圳之行,决定了她后半生的人生轨迹。
  
  故乡难忘的记忆
  
  


  列车驶出广州站,呼啸北上。
  车轮在铁轨上划出有节奏的“卡嚓、卡嚓”声响,车窗外沐浴在朝霞中的村庄、田野不断地从王瑜·吉嘎的眼前掠过。看着看着,想着深圳之行的所见所闻,她的思绪已飞到了故乡。
  中国的西部,延绵不绝的崇山、大漠、草原……
  新中国已经成立几十年了,可家乡的农民还是衣不中身,食不中口,生活在贫困之中。有的家庭穷得连挑水用的桶吃饭用的桌子都没有,更不谈购置什么家具、电器了。在王瑜·吉嘎的记忆里,有些镜头像铁板画一样烙在她的大脑中,永不能忘怀。
  镜头一(特写):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小女孩,眼睛睁得大大的,深秋的寒风吹动着她额前的头发。她守候在公路旁已有好半天了,身子冻得有些瑟瑟发抖,满脸期盼的神色,眼巴巴地希望能将竹筐中的药材变卖几个钱,却不知道还要等候多久。
  镜头二(广角):绵绵大山,山脚下低矮破旧的房屋。夕阳的余辉渐渐散尽,灿烂的星光照在还在劳作不愿离开土地的人们身上。
  镜头三(中景):供销社的仓库里,从左侧到正面,从正面到右侧,堆得满满的各种土特产品滞销积压着,有些产品已经发霉变质。可这些产品都是当地农民,其中包括那些小女孩在泥里、土里一根根挖出来的啊!
  镜头四(长镜头):一位身穿破棉袄的老大爷手里提着从地里刨来的半篮土豆,头顶月光从地里回到家中。他揭开锅盖看了看……然后,咽着咸菜吃了一碗面条后,拖着困倦的身子,走进墙壁漏风、屋顶漏雨、家徒四壁的房间,倒在一张用木棍木条搭起的“床”上昏然睡去。
  ……
  列车仍在不知疲倦地向北奔驰。
  


  王瑜·吉嘎显然是受家乡——祖国大西北地区那些烙在脑海的记忆的影响,脸色沉重,紧锁的眉头透出一股坚毅的表情。她不禁从心里感叹:西部太落后,家乡太穷,父老乡亲们太苦。
  回到故土,王瑜·吉嘎胸中仍有一股激情不停息地涌动!通过短时间的思考,她下定决心:投身商海,开路创业。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商业运作,打开市场,通过对产品的加工,挖掘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也许人们认为,商人以获取最高利益为目的。作为一般的理论学说,这并不错,但是,世间万物,多有例外,不是理论尽能概括的。王瑜·吉嘎的从商、创业,她把对乡亲们深深的爱,融在其中,把对故土深深的爱,融在其中!
  
  反哺眷念的故土
  
  在家乡只是作了短暂的停留,王瑜·吉嘎就揣着为数不多的几百元钱,告别年迈的父亲,告别故土,只身向南国进发……
  狼烟起
  江山北望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
  马蹄南去人北望
  心似黄河水茫茫
  西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有道是:商场如战场。下海经商,胜算几何,她并非就有十足的把握,但她满怀一腔“走马南疆济故乡” 的巾帼豪情!她人在南疆,却心系西北;她身在商海,却情牵故土。不管走到哪里,她都总是频频回望故乡。
  到了深圳后,她租了一间普通的农民房住下。就这样开始了她创造奇迹的商海生涯。
  这一年,她拿到一张1000吨瓜子的订单。
  拿到订单后,她马不停蹄地北上。她先根据订单的要求从源头着手抓选种,把粮食筛选机改造成瓜子筛选机,广泛应用;接着,她像一个宣传员走村串户地号召乡亲们种瓜子。通过算账对比,乡亲们都种起了这种“武威大板黑瓜子”。在田间地头,她教乡亲们怎样施肥、打杆,提高瓜子的品质。原先这种品质不高的瓜子在当地每吨只值2000多元,王瑜?吉嘎按照出口到国际市场的标准,进行筛选、定级、包装。精选的大片瓜子每吨卖到了1万多元。年终她不仅完成了订单任务,种瓜子的乡亲们也成倍的提高了收入。
   她像一个红娘,为大西北的产品与南国乃至海外的市场需求“牵红线”;她又像一个科技推广员,根据市场的需求手把手地教乡亲们生产加工技术。一种昔日弃之为草的野生蕨菜,在农历五月端阳节前后采摘下来加工成干菜。她发现南韩人特喜欢吃,很有市场,经她指导加工,立马变成了“宝”。山西柳林县,有一种叫“马牙枣”的产品,由于当地农民“一锅煮”的加工方法不科学造成产品品质不高,经王瑜·吉嘎指导按大中小分类加工烘烤后,质量一下子上去了,价格也由原来的每吨3600多元提高到14000多元……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瑜·吉嘎从农业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争取到引种出口日本的优质“理想大根”(萝卜)2万亩的任务。这种“理想大根”生长期不到2个月,每亩可收5000多公斤,亩产收入1000多元。这对于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讲,不啻是一个特大喜讯。但因为没有种植经验,如果技术跟不上,也有面临绝收的风险,很多人不愿试种。此时的王瑜·吉嘎像一个布道者,四处奔走游说。农民没有资金,她先垫着;承诺如果亏了本,由她承担。并且给他们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资款也可以先欠着。为了让乡亲们尽快掌握种植技术,她一户户一家家,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种植。就在她四处奔走传授“理想大根”种植技术时,这天晚上她坐的车途经甘肃景泰县时,遭遇车祸,额头伤势严重,血流泉涌。好心人把她送到医院,结果额头创伤缝了23针……虽然至今还留有一道明显的伤痕,但总算捡回了一条性命!出院后,她又继续奔波……两个多月很快就过去了,“理想大根”大获丰收!农民的收入比往年也随之翻了几番。一时间,河西走廊成为“理想大根”的王国。
  王瑜·吉嘎一边引导乡亲们种植适销的产品,一边根据市场的需求进军加工领域,让产品尽可能增值。几年来,她的企业成功地生产出“凤眼瓜子”、“蕨菜干”等一系列大宗出口产品。中药材方面有红芪、当归等多个品种。仅蕨菜干一项,每年为甘南、陇南等地区的农民增加收入上亿元。还有她开发的其他几十种产品,年复一年的经营,为当地农民所带来的效益,那更是无法统计。尽管这样,王瑜·吉嘎还是认为,这样做虽然带动了乡亲们脱贫致富,但要把整个西部地区带动起来,还远远不够。要配合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服务,极为重要的问题是解决西部物流畅通的问题。我国西部之所以落后,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要原因就是信息不灵、物流不畅。解决西部物流畅通问题,引导那里的人们进入市场,为他们进入市场构筑一座“桥梁”,搭建一个“舞台”,那就是在为西部大开发作最大的贡献!
  这个“桥梁”,是缩短大西北与国际之间距离的桥梁;这个“舞台”,是把中国农民推向世界的舞台。为了这座“金桥”的形成,她进入深圳之后就曾经几次“小试牛刀”。
  她到深圳的第二年,这个时候全国上下对姓“资”姓“社”的问题还在争论不休。深圳的经济发展也处于低潮。然而,她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顾甘肃省商界个别领导对她的偏见,顶着压力,组织了一次“甘肃横向经济联系座谈会”。这次她邀请了甘肃驻深单位,甘肃省供销系统,粤、港、澳和国外一些客商参加。尽管这时的王瑜·吉嘎还没有多大的名气,但深圳市委书记梁湘得知她举办的“甘肃横向经济联系座谈会”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自己忙于工作无法抽身的情况下,派市政府副秘书长盛纪明到会参加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甘肃100多个地、县供销社带来了自己的产品,而他们参加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沐浴到了浓浓的“开放搞活”的春风,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看到了我国东西、南北之间存在的差距。
  这是王瑜·吉嘎第一次“小试牛刀”。
  第二年,她胆子更大,一举在深圳组织了“甘肃产品交易会”。在这次交易会上,甘肃的工艺品、矿产、药材、农产品、小杂粮等近400种产品摆进了交易展厅。由于这是一件新鲜事,各媒体推波助澜,在第一时间作了报道。结果参观的、进场交易的各路神仙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这一次交易会成交金额1000多万元,这不是王瑜·吉嘎最大的收获,最大的收获是她在开阔了眼界的同时,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她通过这次交易会获悉,美国的农产品“加工增值”是搞得很早很好的,同等份额的产品,通过加工后可增值30%以上,有些产品可成倍、几倍增值。如我国的中药材,就是这种宝贝。就是在这些信息的催生下,她在加工方面以合资的形式创办了两个企业:一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一个中药材加工企业。探索以甘肃为生产、收购和粗加工基地,以深圳沿海一带为精加工和销售基地,快速打入国际市场的经营模式。结果第二年就荣获国家商业部“百家创汇企业”称号。从此生意越做越大,生意的质量越做越高,生意的市场越拓越宽。
  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获悉本省出了一个“大闹商海”的巾帼人物,反哺故乡,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消息后,非常高兴。1988年,李子奇来到深圳考察,特地来到王瑜·吉嘎的公司看她,李书记看了这位“奇女子”白手起家创造的事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欣然挥毫为她题下“勇于创新”四个遒劲的大字。
  谁知,她更大胆的创新还在后面呢。
  迈入新世纪的第一年,她以前无古人的气魄,承办了我国首届“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名优新特产品交易会”。
  “民交会”是深圳继“高交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之后的又一国家级的国际性盛会。举办“民交会”,是响应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的重大举措。这次“民交会”曾在广州、深圳、香港等大城市和地区之间竞争主办权,最后花落深圳。“民交会”由中国民委、深圳市政府等主办,由王瑜·吉嘎的企业承办。王瑜·吉嘎任“民交会”执行主任。
  这次“民交会”,有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40个代表团参加,参展的企业达2000多家,参展展品多达10万余种,盛况空前。首届“民交会”为期4天,短短的4天里,共签约35场,成交项目1180个,成交金额达600多亿元。比预期交易额力争达到“100个亿”的目标超过了几倍。
  这次“民交会”的成功举办,充分显示出王瑜·吉嘎非凡的组织能力和具有超前意识的经商头脑。同时也创造了企业承办展会、展会业市场化运作的先例,为深圳展会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此,她的名字开始为世人传颂。
  20年来,王瑜·吉嘎不知多少次地走在这块我国西北的土地上。除了甘肃之外,青藏高原、内蒙古草原也是她经常去的地方。她把这块土地上生产的产品,通过深圳销往华南、销往东南亚、销往世界各地,至今也不知销售了多少·不计其数!
  她循序渐进地致力于将农产品、药材实行粗加工、深加工、精加工,挖掘产品的最高值。经她企业加工的产品已有百余种。她的企业生产带动的一些产品,在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上,持续占有很高的份额,并打造出一个又一个闻名遐迩的品牌。
  牦牛是生长在青藏高原及毗邻的高寒草原与高寒草甸地域的优良畜种,有“高原之舟”的美誉。我国牦牛资源丰富,饲养量占全世界的90%以上,总数达1300万头之多。在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温摄氏零下20多度的这种天寒地冻、草木枯黄期很长的恶劣环境中生存的牦牛,造就了它生理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其它畜种。据医学考证,牦牛身上“带氧的血红细胞”是其他牛种的4倍 。当然,可利用的决不仅仅是血液,牦牛的毛是高档御寒织物的宝贵原料,牦牛的骨中富含胶原钙质,牦牛的内脏器官也极具药用价值,牦牛的奶比人奶质量还好,还有牦牛肉……牦牛全身都是宝。对于这一资源的开发,王瑜·吉嘎东奔西走,时刻挂在心上。因为这个项目搞好了,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更可喜的是经科学开发、综合利用后,牦牛的附加值可提高十几倍,无疑能为当地增加一笔巨大的财政收入。为此,王瑜·吉嘎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和调研,认为重在科学合理开发,保护生态平衡,实施牦牛产业化现开发。经她四处奔走,多方努力,先后得到了深圳市总商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等单位主要领导的支持。
  时至1996年7月,她会同深圳市总商会向国务院扶贫办公室递交了专项申报。申报不久,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陈俊生的支持。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及地方的推诿,进展缓慢。
  在她锲而不舍地努力下,后来引起有关方面专家的注意并加入到调研认证中来。先后参加调研的专家多达30多位,其中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许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院生化研究室主任方允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生化药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普、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袁勤生,以及牦牛生产制品研究专家吴今义等等。
  特别有趣的是,我国著名学者、社会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也是一个长期具有西部情结的老人。他曾11次到兰州、7次到宁夏。在他80岁第7次去兰州的时候,巧遇奔波于天南地北的王瑜·吉嘎。极为有缘的是,王瑜·吉嘎倾情为之奋斗的事业,完全是在实践费老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的“江村经济”的理论学说。王瑜·吉嘎,一个地地道道的“江村经济”的践行者。这样两个人邂逅相遇,言谈话语怎不投机!从此,一老一少成了忘年之交、莫逆之交!他们在结识的15年时间里,频繁往来、交流,费老还来到深圳王瑜·吉嘎的中国特产城3次,亲临指导。
  费老通过几次赴西部实地考察,认为牦牛的产业化开发,有利于大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利国利民。他于2001年10月15日,亲笔上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信中写道:
  “最近我又一次去甘肃考察,很想寻找一条能使大西北少数民族群众早日致富的切实可行的道路。这次来深圳访问遇到老朋友藏族女企业家王瑜·吉嘎女士,她是深圳华龙土特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现名:中国特产城。作者注)的董事长,很有实力和远见,向我提供了藏区牦牛产业化事业的计划并叙述了对这项计划的调研和推动的实际情况。我深予赞赏,并相信她的实干精神。想加以支持。因此想到写此信上达中央,深盼关注和指导,促其实现。现特转上有关此事的提纲,希望转致农业部、农行予以审核。”
  3周后的11月7日,温家宝同志看到费老的亲笔信后,欣然批示:
  “牦牛产业开发很有前景,但要注意运用科学技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这件事办好了有利藏区经济发展。费老的信及调研报告请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予以研究。”
  现在,这个项目在中国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下,进展顺利。其中牦牛胶囊、牦牛奶、牦牛血、牦牛肉生产线相继建成,牦牛这一宝贵的半野生资源将得到有序开发,而最大的受益者,将是这一地区的藏族同胞。
  2005年4月22日晚,享年95岁的费孝通老人与世长辞。王瑜·吉嘎惊悉这一消息后,陷入无比的悲痛之中。她撂下公司事务于第二天就飞赴北京,含泪最后见了一面这位在她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老人。“中国农民不富、少数民族不进步,就谈不上整个国家的小康。不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中国的现代化是没有出路的……”15年前,费老第一次在兰州宁卧庄宾馆接见她时说的话又在耳边回响,她知道老人的遗愿,她更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参加完了费老的追悼会后,她匆匆踏上归途……
  
  百折不挠架“金桥”
  
  如果说中国农民走向世界需要一座桥的话,那市场就是中国农民走向世界的“金桥”。
  为了构筑这座“金桥”,王瑜·吉嘎把它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经营,至此已经整整忙活了20余年。这20多年,她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拓荒牛,不断开垦新的地域。她风里来雨里去,南来北往奔波,似乎是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铁人”。她追求事业的那种顽强执着和忘我精神令人感动;当然,同样可贵的是她那发现“新大陆”的慧眼和“登陆”的勇气。她有慈母的仁爱,又有战将的骁勇;她有菩萨的心肠,又有勇士的坚毅;她有商家的眼光,更有诸葛的韬略……
  20多年她驰骋南北,捭阖纵横,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尽管这样,她所遇到的困难和经受的曲折仍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早在她的企业承办首届“民交会”之前,她就在筹划建一座特大型的民族特产国际交易市场——中国特产城,打造一个把中国农民、中国名优新特产品推向世界的舞台。这个民族特产交易市场的规模必须是中国首屈一指的。东方女性的豪情与气魄令人敬佩!
  但也可想其中的难度。
  首先是立项,项目要当地政府批准。还要有大片土地、巨额资金……,她一个女同志就怎么敢这样想、这样干呢·
  这个项目能不能被深圳市政府批准,是关键的一步。
  项目申报后,没有顺利通过。审批这个项目的班子中,有不同意见,项目搁浅。
  王瑜·吉嘎是深圳市第二届政协委员,她以《创建深圳市平湖华龙土特产品批发市场(中国特产城)的战略思考》为题,写了一个提案,当然这个提案是必定要转到深圳市主要领导的案头的。论篇幅,这个提案说不定是我们国家政协会议中文字最长的提案,完全像是一篇“万言书”。提案从创建这个市场的战略意义、完善深圳菜篮子工程、西部开发物流当先、市场经济规律等方面详细阐述,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把深圳的利益与西部大开发紧紧联系;文章上下,把建市场的战略意义与可行性共同分析。内容翔实,有理有据。政协委员为民请命,为国分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在其中。
  可喜的是,深圳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深圳之所以以她20余岁的年轻姿态,实现城市经济实力全国排名第三的奇迹,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一个城市不断创造奇迹的结果。一个人能在深圳创业,实现梦想,是幸运的!王瑜·吉嘎也是如此。她的项目终于得到深圳市政府的支持,并被连续确定为深圳市1999年、2000年、2001年重点建设项目。
  当王瑜·吉嘎买下深圳平湖那100多亩地时,摆在她面前的是这块地上的两座大山。这两座大山虽然比不上“太行山”和“王屋山”,但她硬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气魄搬掉了这两座大山。
  最难克服的是人为的障碍。项目开工建设后,由于一些部门人为设置障碍,造成工程几次停工。王瑜·吉嘎为之特别头痛……
  经历无数曲折和千辛万苦、经历多少个奔波劳累的日日夜夜之后,中国特产城终于拔地而起。
  “中国特产城”——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呢?
  记者曾到过深圳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但走近中国特产城时,还是大吃一惊,为它的规模之大而惊叹。记者漫步中国特产城一周,整整用了半个小时。这是一个国际化、现代化、智能化的超大规模的流通大平台。国际化,是因它既有国际建设标准又做国际生意;现代化,是因为它采用了现代化技术和引进了现代化设备;智能化,是因为它安装了国际最先进的通讯、网络信息、计算机等系统。整个市场集运输、加工、包装、贸易、配送、仓储、展销于一身,应有尽有,具有强大的市场整合能力。特别是其中强化服务的理念和功能与众不同。用王瑜·吉嘎董事长的话说,就是“坐着不动,可做天下生意。”市场内设600个铺位的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和600个铺位的土特产品交易市场;市场内设有中国民族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中国民族农副产品贸易中心、中国民族农副产品会展中心、华龙物业管理中心、华龙科技开发中心、华龙人力资源中心、华龙营销信息中心和华龙金融中心等8大中心;市场内辟有中药材商业街、民族民俗产品街和建有1个万吨冷库、1个万吨干货库等;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中国特产城建有各种小包装土特产品、保鲜食品、日产百吨净菜等10个不同类型的加工厂;还建有“费孝通学术馆”、“华龙·管祥麟考察中国原住民艺术博物馆”、“中华本草园展示厅”等,以及编辑出版《世界文化信使》、《深圳合作经济》等报刊。无疑,这既是一个农产品流通大市场,也是一个文化品位很高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另外,市场还有与之配套的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商务住宅区。整个中国特产城规模之恢弘,功能设施之齐全,物流操作之便捷,吞吐能力之巨大,文化氛围之浓厚,可想而知。
  2005年4月下旬、5月上旬,在中国特产城进行紧张建设之际,台湾连战、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两岸高层达成许多共识,其中台湾几十种农产品准许进入大陆,许多产品并且是零关税进入大陆。这样,中国特产城将为两岸农产品的流通架起一座彩虹,为两岸同胞携手走向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么一个超大型的“城”,为什么要选址平湖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王瑜·吉嘎董事长介绍:平湖地处深圳北部,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辐射带的“中心级”。大京九、广九等4条铁路在此交汇,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距此仅1公里;平深、平蛇、清平、深惠、平樟、机荷等6条高速公路在此纵横交错;这些铁路、公路而又连接着深圳的盐田港、蛇口港、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和深圳、香港两大国际机场等“海空两港”。整个交通形成四通八达、水陆空立体化的格局。平湖又是国家级物流基地,不仅我们中国特产城选址这里,紧接着选址这里的还有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华润万佳百货、深圳商品配送中心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
  2006年12月9日,中国特产城如期开盘。中国特产城在世人的瞩目下,从此扬帆启航。王瑜·吉嘎现正在筹备在中国特产城举办第二届“民交会”,真正为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全国的特色产品走向世界架起一座金桥。
  王瑜·吉嘎还将利用中国特产城这个窗口,宣传少数民族地区及其产品,为这些地区的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招商引资,推动相关产业发展,造福于民。
  到2008年,整个中国特产城二三期工程(其中包括“东盟大厦”五星级商务酒店)全面竣工后,一座中国特色产品走向世界的“物流城”就矗立于中国深圳平湖,中国农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农牧民将凭借这个平台,走向世界。
其他文献
博物馆源自欧洲。其英文(Museum)和法文(Musee)皆来源于希腊语“ Mouseion”,意为“供奉缪斯的神殿”,可见博物馆生就的初衷是对科学、艺术、文学等进行展示瞻仰的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 20世纪下半叶后,当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从收藏 、保存和诠释研究转向了同时兼容文化策划和营销,博物馆逐步成为一个城市中,自己文化意图的传播途径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支撑点,并成为都市里一个令人瞩目的“文
期刊
近年来,西马的书画创作已经震撼了社会各界,他的山水画十米长卷《万里江山山水图》令所有专业画家叹为观止,其他大量的书法、花鸟、诗文创作犹如喷涌的泉水层出不穷,“西马现象”越来越引人关注。   西马的山水画是非常注重笔墨功夫的,在当今,这种理念虽然有点陈旧,有点老套,但对于半路出家的西马,刚进入中年的作家西马,却十分固执己见。他认为国画是笔墨画,宣纸是最好的舞台,面对宣纸,笔墨肯定唯此唯大,笔墨功失的
期刊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事,我正上初中,中午放学回家,往村里送信的邮递员,在岔路口遇上我,他因急着到别的村送信,将一瘩积攒了半个月的人民日报递给我,托我转交队委,其中一张的头版有薄老开会接见代表的照片,那时我对薄老的印象,仅存于他是中央领导人。  1981年我应征入伍,新兵进行传统教育。我这才知我所在部队的第一任政委,竟是前辈薄一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魔爪,加剧撕扯着
期刊
如果说张同吾的人生是潇洒浪漫容易引起误解,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人生岁月溢彩流光。二十年前,他做为著名诗歌评论家,以那些五彩缤纷的文章而享誉中国诗坛,一部部诗歌理论著作相继问世,《诗的审美与技巧》、《诗潮思考录》、《诗的灿烂与忧伤》、《沉思与梦想》、《诗的本体与诗人素质》、《枣树的意象和雨的精魂》,都以飘逸而丰盈的文采,阐释诗的本质和审美特征,描述全国诗歌的创作走向,评论老中青三代有成就的诗人
期刊
  
期刊
最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中共陕西省旬阳县委书记马赟同志所著《河源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称马赟书记是“绿色书记”,也有人称他的思想理念是大时代的绿色理念。但在笔者看来,他首先是一位绿色实践家,他的作品只不过是对他实践探索的追踪记录而已。在此,有必要走近马赟和他的著作。    先看河源文明的理念价值    河源文明是马赟同志从空间上把文明划分为河源文明、大河文明
期刊
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散文学会、《影响力人物》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表彰大会”于2006年12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致电祝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胡珍,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著名作家贺捷生(贺龙元帅的女儿)将军,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作家周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戴肃军
期刊
项老伯拣到那块石头的时候还是春天。  那天,大伙儿都在庙梁子上修戏台,项老伯见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上好像有一个人头像,细一看,是一个人坐着看书的形象。忽然,有人说:“这不是马赟县长嘛?”于是,张看了说:“唔,像乎!”李看了也说:“像,像得很!”  一说起马赟县长,村里人就喜欢。  就说这修戏台吧,先前村里是个戏窝子,每年过庙会时,大戏小戏都是在这庙梁子的戏台上演出的。后来戏台子被拆除了,建成了一个养猪
期刊
拖着一个带轮子的大大的衣箱,背着手提电脑和化妆包,匆匆地在美洲、欧洲、亚洲的影坛,飞来飞去,像蜜蜂一样忙碌地采摘着,酿造着——这就是白灵。她的常住地虽然是美国的洛杉矶,但是由于繁忙的工作,一年里,她大概只有一两个月能够在这里休息,更多的时候,她是在一个个国家、一个个电影、一个个角色的境界里,漂泊着,创造着。她为电影而生,为电影而活。电影,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5年1月初,我接到了
期刊
25年前,在时不时就会看到跳蚤与老鼠,每个上下铺都要睡四个人的学生宿舍里,王秋杨度过了自己的中学时代。而今,作为今典集团的执行总裁,她不仅拥有苹果社区、二十二院街画廊、今日美术馆等众多地产项目,更拥有一个占地350亩,相当于21万平方米的家,堪称中国第一大宅,因为园子中那片在慈禧年间种植的柿子树得名“柿子林”。从生长在山里的野丫头到都市中坐拥几十亿资产的富豪,她用自己传奇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像艺术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