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女掌门王秋杨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enny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5年前,在时不时就会看到跳蚤与老鼠,每个上下铺都要睡四个人的学生宿舍里,王秋杨度过了自己的中学时代。而今,作为今典集团的执行总裁,她不仅拥有苹果社区、二十二院街画廊、今日美术馆等众多地产项目,更拥有一个占地350亩,相当于21万平方米的家,堪称中国第一大宅,因为园子中那片在慈禧年间种植的柿子树得名“柿子林”。从生长在山里的野丫头到都市中坐拥几十亿资产的富豪,她用自己传奇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像艺术家一样掌控生活。
  
  军区司令的千金
  
  有人这样总结人物稿,如果作者一上来就大篇幅地着重描述被采访者当天的衣着,从搭配到品牌,那么不用问,这篇稿子一定是出现在时尚类的杂志上。很遗憾,今天,我无法按照这个套路为你揭幕王秋杨的生活。因为见到她的时候,她刚刚陪儿子游完泳,身上只裹了件大浴袍。自然没有施任何脂粉,指甲也剪得很短,没涂颜色,惟有两个大脚趾的指甲呈现着受伤后的暗黑色,这与她的某个与众不同的爱好有关,留到后文再谈。
  说是军区司令的千金,但王秋杨童年的硬件条件可能还不如你我,钢琴、牛角面包、私人教师她一样都没有过。1967年,出生在福建军区的这个女孩拥有最多的是漫山遍野的大树、野花和手底下百十来号的“孩子兵”,这些在军营里长大的孩子每天在她的带领下爬树、建树屋、偷偷溜进弹药库顺子弹,玩得上蹿下跳、不亦乐乎。
  而那时,也正值大陆与台湾的冷战期,地处边防,军营里的战争气氛显得很浓,到处挂的都是“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标语,收音机里时常能听到一个女人用阴森而魅惑的声音说“中共兄弟你们好,请尽快驾机投诚,与我们共享荣华。”可想而知,本来就野性难驯的假小子,再加上战争气氛的熏陶,自然而然地长成一个不落俗套的硬朗姑娘。
  就算我反复提示她童年建树屋的爱好与今天的地产事业好似有所关联,希望能够塑造一个“早立志,早成材”的卓越形象,她却坚持自己的那些所谓理想都来得比较晚。她写在作文上的第一个理想是“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而心里的目标是成为“三八女子炼钢工人”或加入“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组”,从来就受不了傻呆呆坐着打发时间,向往到处玩儿的小秋杨也想过要当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小孩子的理想永远和为国效力、挣大钱、住豪宅搭不上边,刺激、可以去很多地方才是真正的原因,因为可以用她喜欢的方式享受生活。
  
  筹50万元去拍电视剧
  
  1992年,经历了当兵、上大学、参加工作的王秋杨为了筹到50万去实现自己拍电视剧的梦想,与爱人张宝全一起去海南下了海,从搞贸易搞运输开始干,很快就挣了些钱,“既然都是干,不如拣最大的事儿干”,王秋杨拿冒险当生活的态度,让他们夫妻二人做起了房地产这桩大买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不知道是那些坎坷的日子只适合夫妻俩人在寂静的夜里谈论、回味,还是因为那些坎坷对于坚毅的王秋杨实在不值得一提,从她那里我们没有听到一部创造财富的血泪史,从1996年开发的“今典花园”成为当时京城最热销的楼盘,到1999年开创中国楼盘新模式的“空间·蒙太奇”,再到引领中国时尚地产的“今日美术馆”、“苹果社区”、“二十二院街画廊”,一切充斥在其中的惊险与绝处逢生在王秋杨这里都变得云淡风轻。
  
  对于快乐的态度是尊重
  
  和缅怀过去的不易相比,显而易见,她更愿意谈论她的快乐,和别人对于快乐的“享受”、“追求”不同,王秋杨对于快乐的态度是尊重,她从不反对人们把追逐财富看成快乐,在事业刚起步的日子里,她曾站在北京建国门的一座天桥上,盼望着有一天能在二环边买下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今天在占地350亩的“柿子林”里,中国顶级建筑师王晖为她设计的别墅外形夸张现代,花园大得逛起来要坐电瓶车,名种赛马和黑色的天鹅在这里悠闲地生活,那几座看似不起眼的石像都是汉代的文物,这里的每一处都透露着财富能带给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快乐;她喜欢汽车,她得到的第一辆车是一辆二手的紫红色桑塔纳,拿到的时候已经开了几十万公里,很脏很旧,在暑天的烈日下,她整整花了一个中午擦洗她的爱车,这一天她永远也忘不了。
  如今,她有一辆悍马、两辆牧马人、一辆路虎、一辆保时捷、一辆911、一辆丰田……又是金钱让她可以在这种奢侈的收藏爱好中得到快乐,对于财富,王秋杨的态度明朗而不做作。
  当然,尊重快乐除了给予最坦荡的赞美,还有真正勇敢的追逐。在财富的列车上,我们看到过许多不能自已的人,他们每天纠缠在名利场之中,即使已经拥有足够多的财富,仍然无法忠于自己内心的需要。但王秋杨不同,她可以放下几十亿的身家去极地冒险,只因为这让她快乐,1998年,王秋杨跟随国家海洋局南极科学考察队一起来到了南极,那是她的第一次探险。2002年,在丈夫的介绍下,她结识了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从此迷恋上了登山,仅仅两年后,她就登上了海拔7745米的新疆慕士塔格,超过了7500米的国家健将级标准。2005年4月她徒步到达北极点,同年12月又徒步到达南极点,2007年5月她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了地球南极、北极、最高极这三极探险的华人女性。每年她都会拿出一半的时间去旅行,甚至也许会在某一个周末突发奇想,拿上车钥匙,就这样一个人开着车到她喜欢的城市,那个目的地有时候甚至是遥远的西藏。
其他文献
古人笔墨中的山水,在现实世界中我很难见到,那是因为古人在写自己心中的山水。圣人心中的山水,远远胜过现实中的残山剩水。人们常说江山如画,那是因为江山不如画,所以才用画来比喻江山。可是,将古人的山水画欣赏得多了,便又没有意思了。因为我发现,后人总是在抄袭前人,以致于传统的山水画,最后都趋于一致,都变得大同小异,柳暗花明的新境界再也无法见到。  当我见到周晚峰近期的山水画时,我对于山水画的渴望又一次漫起
期刊
博物馆源自欧洲。其英文(Museum)和法文(Musee)皆来源于希腊语“ Mouseion”,意为“供奉缪斯的神殿”,可见博物馆生就的初衷是对科学、艺术、文学等进行展示瞻仰的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 20世纪下半叶后,当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从收藏 、保存和诠释研究转向了同时兼容文化策划和营销,博物馆逐步成为一个城市中,自己文化意图的传播途径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支撑点,并成为都市里一个令人瞩目的“文
期刊
近年来,西马的书画创作已经震撼了社会各界,他的山水画十米长卷《万里江山山水图》令所有专业画家叹为观止,其他大量的书法、花鸟、诗文创作犹如喷涌的泉水层出不穷,“西马现象”越来越引人关注。   西马的山水画是非常注重笔墨功夫的,在当今,这种理念虽然有点陈旧,有点老套,但对于半路出家的西马,刚进入中年的作家西马,却十分固执己见。他认为国画是笔墨画,宣纸是最好的舞台,面对宣纸,笔墨肯定唯此唯大,笔墨功失的
期刊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事,我正上初中,中午放学回家,往村里送信的邮递员,在岔路口遇上我,他因急着到别的村送信,将一瘩积攒了半个月的人民日报递给我,托我转交队委,其中一张的头版有薄老开会接见代表的照片,那时我对薄老的印象,仅存于他是中央领导人。  1981年我应征入伍,新兵进行传统教育。我这才知我所在部队的第一任政委,竟是前辈薄一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魔爪,加剧撕扯着
期刊
如果说张同吾的人生是潇洒浪漫容易引起误解,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人生岁月溢彩流光。二十年前,他做为著名诗歌评论家,以那些五彩缤纷的文章而享誉中国诗坛,一部部诗歌理论著作相继问世,《诗的审美与技巧》、《诗潮思考录》、《诗的灿烂与忧伤》、《沉思与梦想》、《诗的本体与诗人素质》、《枣树的意象和雨的精魂》,都以飘逸而丰盈的文采,阐释诗的本质和审美特征,描述全国诗歌的创作走向,评论老中青三代有成就的诗人
期刊
  
期刊
最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中共陕西省旬阳县委书记马赟同志所著《河源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称马赟书记是“绿色书记”,也有人称他的思想理念是大时代的绿色理念。但在笔者看来,他首先是一位绿色实践家,他的作品只不过是对他实践探索的追踪记录而已。在此,有必要走近马赟和他的著作。    先看河源文明的理念价值    河源文明是马赟同志从空间上把文明划分为河源文明、大河文明
期刊
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散文学会、《影响力人物》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表彰大会”于2006年12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致电祝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胡珍,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著名作家贺捷生(贺龙元帅的女儿)将军,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作家周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戴肃军
期刊
项老伯拣到那块石头的时候还是春天。  那天,大伙儿都在庙梁子上修戏台,项老伯见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上好像有一个人头像,细一看,是一个人坐着看书的形象。忽然,有人说:“这不是马赟县长嘛?”于是,张看了说:“唔,像乎!”李看了也说:“像,像得很!”  一说起马赟县长,村里人就喜欢。  就说这修戏台吧,先前村里是个戏窝子,每年过庙会时,大戏小戏都是在这庙梁子的戏台上演出的。后来戏台子被拆除了,建成了一个养猪
期刊
拖着一个带轮子的大大的衣箱,背着手提电脑和化妆包,匆匆地在美洲、欧洲、亚洲的影坛,飞来飞去,像蜜蜂一样忙碌地采摘着,酿造着——这就是白灵。她的常住地虽然是美国的洛杉矶,但是由于繁忙的工作,一年里,她大概只有一两个月能够在这里休息,更多的时候,她是在一个个国家、一个个电影、一个个角色的境界里,漂泊着,创造着。她为电影而生,为电影而活。电影,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5年1月初,我接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