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创新不论对个人还是企业在社会竞争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为了适应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多用一些方法及技巧,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提高学生思维创新.
  一、综合能力的培养
  1.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善于观察的学生能够发现问题的所在,也能捕捉到物理上的细微变化,还能增加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记忆.观察能力会影响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而分析与判断能力又会影响到知识的获得,所以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物理学习中,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进行仔细观察现象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这样不断的训练逐步提高他们善于观察、勤于观察、能够仔细彻底观察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还要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生活的物理现象,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将实际生活与理论相结合,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提问及注意力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推广,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所以,中学物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提问方式,对同一个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内容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知识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在课堂上学生有高度的注意力,才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创新能力.注意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创设环境,从不同角度提出合理的问题以及适当地增加一些课外知识等手段,提高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师要教会学生怎么快速地检索物理知识,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要的有关信息,培养学生的检索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以提高学生的发现、创新能力.
  二、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1.设计实验问题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课程包含有大量的实验,其中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有的实验是定性的,有的实验是定量的,不论是什么实验,在做实验过程中,都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物理现象,教学中要尽量用身边简单、普遍的物品设计实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也让学生解释一些实际中物理现象.
  例如,在讲“力的合成”时,在上课前准备一个大桶并盛满水,让两个人抬起来,两个人改变抬桶的角度,感受用力的大小,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必须观察实验现象,采用不同方法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鼓励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同一个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在实验中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后,还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探究性问题作为实验内容,让学生运用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讨论实验方案
  物理上的定理以及物理现象都是通过实验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在物理课上占有重要的作用.在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上应该多安排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量多安排学生的分组实验,少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多让学生动手.在实验前,教师只告诉学生实验题目及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器材的选择和在做实验时应该注意的事项都由学生自己设计,在学生提出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时,尽量让学生互相点评实验方案,并提出自己的补充内容和建议.先给学生一个思考创新的机会,然后教师指导分析每一个方案的优缺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存在的实验误差.最后选择一个好的设计方案,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本次实验.
  在做课堂实验时,有时会受到教学时间、空间或现实条件的影响,实验的观察或实验结果有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就需要借用计算机的帮助,用摄像机把演示实验的现象录制下来,反复播放,需要放大的环节就放大,需要缩小的缩小,把时间长的过程缩短,把瞬间变化的过程延长时间,展开,以便学生观察物理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然后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类新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开展小组讨论
  在物理课堂多开展小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现代社会,团队合作很重要,很多工作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布置一个有趣的物理课题,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他们会发现新的问题,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都有所不同,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必须使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可以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很好的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在各组讨论完得出结果后,各组进行交流讨论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知识,也可以学习各自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角度,既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交流过程中各組也在思考其他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
  2.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师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而且还为教育改革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之一.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直观教学的优点,而且还有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操作方便等优点,更适合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所以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设计有趣的问题,并合理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当主体角色.
  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看到动态的图画便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也可以从中听取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声音信息,更清晰地看到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现象.采用这种新的授课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对物理课堂新的教学方法产生兴趣,并能很快理解教师讲的内容,学生就会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大胆地提出问题,慢慢形成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习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力求一题多解,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仅靠以上几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情况进行不断地总结,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日趋多元化,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基础,只有建立在前面两个基础之上,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文章将以重力教学为案例,探讨如何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教学方式 ;教学效率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物理是他们接触理科科目的第一步,向他们
安全门搭扣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的合页铁片门搭扣在不少场合都被用到,但它们都有同一个缺点,那就是,如果门搭扣没有被好好固定在门后,而是伸出来,人在出入门口的时候,往往容易
近年来,新课标已经在全国教育教学中广泛推行,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层次变革.  新课标是在充分调查研究我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通过新课标的落实,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也要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
编者按:《尼斯湖水怪之谜》《战争狂人希特勒》《克隆术》《笔迹与性格》《走进福尔摩斯》《舌尖上的世界》《外星人造访地球》《你不知道的各国国旗知识》《细菌真面目》…
梅市府〔2006〕4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和中央、省属驻梅各单位:现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转发给你们,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
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拴”住学生的纯真童心?用什么样的机制去放飞学生的快乐童年?光后中心小学实施个性德育,发现和利用儿童的天性来诱导和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逐步引导学
刊于《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年第1一2期上徐德兵的《小学毕业生数学思维发展水平研究(个案)》一文,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我们一口气读了两遍后还想再读。仅就这篇文章对
晚自习时,我正认真地看着化学笔记,准备明天痛苦的理综考试,同桌突然说,“我在做梦哩!”我愣了愣。她说:“我在想高考,我先考泰山医学院,然后再读研究生,之后在县医院工作,一
数学化是一种教学理念,应该在教学中践行,应该追求学生发展的实践。那么,数学化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数学化是一种过程,它需要经过“发生—发展—建构—应用”的动态过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