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工作“八从严”与严把用人关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山西省委组织部发布了《关于干部工作“八从严”的意见》,剑指当前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不正之风。提出要在坚持原则、把握标准、教育培养、识别干部、班子选配、破格提拔、监督管理、整治风气等八个方面从严从紧,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中国有句俗語: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不作主、乱作为甚至胡作非为的现象也并非没有。君不见,有些干部华而不实,对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有些干部作风浮漂,攀上不顾下,一心只为升官发财,心思用不到工作上;更有甚者,利用职权之便,侵吞国家公款,搜刮民脂民膏,渐渐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既然如此违背民心,为什么还能平步青云,居庙堂之高?依我看,那就是在选才用人的环节上出现了差错,而山西省《关于干部工作“八从严”的意见》无疑是一个“撒手锏”。全国各地应该仿效山西的“八从严”,进一步完善选才用人的管理制度,严把用人关口。
  其一,要坚持大公无私、唯贤是举的原则。在识别和选拔人才的问题上,是唯贤是举还是任人唯亲,历来都是一个政党兴盛与衰败的前提基础。在历史上,那些贤明之君、有志之士都是实行任人唯贤的,他们不管出身门第、远近亲疏,在用人上都做到了量才使用、唯贤是举。三国时期的刘备三顾茅庐就是唯贤是举的生动事例。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人民利益的角度考虑选贤才、用能手。而那些拉选票、培植亲信的做法,只会破坏干部队伍的稳定,损害党的形象和人民利益。
  其二,要以宽广的胸怀去选人。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有些人因为性格的差异,身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有时候可能不太听领导的话,有的甚至还顶撞过领导。对此,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博大胸襟,要有容得下异己的高尚情怀。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不应当往心里去。要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要一棍子打死,也不要用老眼光看人,更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一个同志。世上本无完人,存在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是人之常理,彼此应当求同存异,应当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不同人的个性差异,不要因为自己的感情用事而遏制了那些优秀干部的发展前途。
  其三,要用责任心和使命感来用人。我们要提醒那些手中握有大权的领导干部,不要把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公共权力用来谋取自己或小团体的利益,用来满足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私欲,用来满足那些只想当官不愿干事也干不成事的人的狭隘需求。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那些想干事能干事能够干成事的人,我们各级党组织应当营造良好氛围,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舞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激励他们一心一意干事业。
  总之,要想善任,重在用人。选才适当,群众受益;用人不当,祸国殃民。面对老百姓的殷切期望,我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维护人事组织纪律的权威性,把政治坚定、思想进步、作风优良、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
  (责编/于亚博)
其他文献
以豆渣为基料通过固态发酵培养美味牛肝菌,对其菌丝体适宜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菌丝体适宜在豆渣中生长,m(豆渣):m(玉米粉)=4:1、物料含水量为80%、食盐含量为1
第三届《营养产为发展论坛暨营养产品国际博览会(下称博览会)》将于2011年4月19日~21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博览会经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申报,获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批准,由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深刻领会它的创新思维,牢固树立创新观念,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实践,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科学发展难题,靠改革创新思路构建科学发展长效机制。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进程,在每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党都围绕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创造性探索,从而形成指导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作为新提拔或新调到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任职的一把手,如何尽快进入角色、打开工作局面?依笔者之见,其关键是要及时调整理顺思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之下,始终牢记“六忌”:  一忌“口无遮拦”。“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如此等等,都是古人深刻教训的总结。作为新到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一把手,初来乍到,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陌生的工作对象,各方面情况都有待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在干部
一、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我国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逐步增强,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性问题,如社会治安、环境污染以及住房、就业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让人们对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尤其是对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等环节产生了极高的期望。   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判断政府能力的强弱,关键是看政府能否在其职责范围内正确制定并有效实施公共政策。公民参与
转作风,既要改学风文风,更要改官场的话风。把国家的愿景,执政的理念,民生的大事,用通俗易懂的话讲给群众,这是为官者应当具备的本领。  不知何时,由官腔、官调、官气演绎成的假话、空话、套话、废话,在官场四处“飘荡”。时下,官话常常被作为“套话”的兄弟来看待,也有人将这“哥儿俩”称为“正确的废话”。有人说官话是“五多”:“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官话”
策划人语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算起,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其间,相关的人事聘用、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绩效工资、养老保险等改革
江瑞平,著名经济学家,生于1958年,河北邯郸人,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兼任外交部东亚合作专家咨询小组成员、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深人贯彻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和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工作主线,以支撑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为战略重点,以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首要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针对中国人口众多、耕地等资源较少、以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体的经营方式将长期存在的基本现实,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户自愿和保持土地等自然资源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前提下,推进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机联合,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竞争力。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竞争力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