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激趣艺术 激活学生思维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礼物来接受。”(爱因斯坦语)这是何等诱人的教学境界,这是多么和谐的教学氛围!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心理机智就很难启动,听起课来就会人在教室心在外,形在此而神在彼。“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消极被动之中不可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当然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精力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凝聚于一点,心无旁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想方设法去克服,努力创造条件去争取良好的成绩,甚至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从中享受到无比的快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要在教学中运用激趣艺术,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教学过程,兴趣盎然地发挥主体作用。
  
  一、妙语引趣,活跃思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物乃是对教材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特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特点,用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抓住其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用精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路环环相扣,带领学生神游知识的大观园。
  说明文教学普遍认为:说明文不像记叙文有情,也不像小说有情节,无论是朗读还是讲析,给人的感觉只是单调枯燥。其实,只要引导得当,同样能吸引学生。例如在教《中国石拱桥》一文时,为了迅速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一首歌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石头怎么会唱歌呢?死的东西怎么可能有生命呢?或许你看了这篇文章后,你会说:石头确实会唱歌,它唱出了我们民族的辉煌,它唱出了我们中国人的自豪。现在就让我们来感受这首石头之歌,解读我们的民族建筑在石头上的精彩吧!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学习特别主动认真,并没感到说明文枯燥乏味,反而觉得像品茶一样越品越有味了。
  
  二、生疑激趣,深化思维
  
  学成于思,思起于疑。有疑才有思,无疑则无思。无思,则何来学业之成就?学习有了疑问,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设疑、激疑和质疑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安排具有科学性、新颖别致、能引起学生探索的各种疑问或悬念,使学生产生欲解无方,欲罢不舍的心理状态,并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探索出通往结论的途径,就会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譬如:讲《变色龙》一文,虽然学生已预习,但未能深入理解。针对这一点,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变”字,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奥楚蔑洛夫有几变?怎么变的?因何而变?有哪些表现力很强的动词?人对狗哪些称呼体现了主人公的一次次变化?奥楚蔑洛夫虽反复无常地“变”,可哪一点始终没变?请找出来。学生听了这几个问题,探究的兴趣极浓,都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并展开了热烈的争论。这样步步设疑,把学生带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对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有了全面的把握。
  
  三、情境致趣,拓展思维
  
  情境教学已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教法,是现代教育目的即培养人学习能力的体现。这种教学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直观、形象,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导学生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在能力上得到培养和锻炼。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教材中的一些景物、意境,无论教师如何巧言善喻,也只能讲个大概,很难详细传授给学生。如借助多媒体集图、音、文、像于一体的信息处理优势,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那些难以言状的风光景物、各种意境就历历在目,使教师省去了许多口舌,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中,去领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获得审美的愉悦。其对学生情感影响之大之深,远非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述可比拟。
  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先播放一段春天来临、大地万物复苏的录像(配乐、解说词均隐去),让学生观看录像,复述见到的情景。当然,这时学生的发言多是客观的叙述,缺少生动具体的描绘,不能使人领略到录像中的美感。这是为什么呢?怎样才能传达出录像中的美感呢?在此基础上,引出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有关春天来临之后景物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它们运用了什么手法。通过寻找和分析,学生明白了朱自清先生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充满情趣和美感。然后,再让学生看录像,并要求学生配上生动具体的解说词,运用刚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进行写作。在与同学交流后,再播放录像中的解说词。比较后,发现同学的创作与原解说词有许多相同,同学们从中意识和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课堂上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再从事学习和思考,兴趣很浓,主动性也大大增加,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四、活动激趣,帮助思维
  
  活动是人类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源,也是人的生命能力、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源泉。心理学家将人的活动分为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原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以活动为中心范畴,将物化了的活动作为外部活动,将人的心理活动作为内部活动,认为人的内部活动源于外部活动,其间存在一个内化过程,提出了人的能力与个性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并认为人的活动主动性的形成是个性萌芽的重要表现。因此,把活动引入语文教学,通过开展活动,拓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如平时课堂采用观察与描述、谜语竞猜、小小故事会、情景对话、小小记者会、智力抢答赛、语言实际运用等活动形式;中考复习采用同一内容多种训练、语文基础知识竞赛、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训练、仿写范文训练、古诗文背诵默写比赛、快速作文训练等活动形式。通过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智能,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品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要想灵活有效地掌握,教师就必须努力扩大知识面,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各种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掌握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唯有如此,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语文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心理学家认为: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从来不存在相互间不产生影响的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能结合具体学科领域的特点和具体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创设、利用契机去促进积极迁移的发生,就能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迁移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相同成分或要素进行知识的迁移    数学上每一个概念的引入与定义,每一个定(公)理、法则、公式的发现与推理,几乎都
期刊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人们存在于大脑中的两种基本形式.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他亲切而风趣地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得意忘形”. 在中学数学的许多问题的研究中,若能有机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可以简化问题的研究过程,进而提高解题速度.  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把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考查的思想. 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可以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相关
期刊
进入期末考试总复习阶段,许多学生尤其是数学成绩一般的中等生总是感到很迷惑,不知如何入手。有些中等生甚至在复习中,常常无目的、无重心,凭感觉对待复习,结果耗时多、费力大,却“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最终数学成绩不进反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复习初中数学最好分时间段,从“四个步骤”入手逐一认真进行,夯实每个阶段的基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认真、详细地制订数学复习计划    制订复习计划要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成为时代的特殊需求,培养高标准、全方位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不断适应新形势、寻找新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新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观念的转变要与课改合拍,要与创新同步,同时要求学生改变被动的学
期刊
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兴趣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当今社会的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媒体高速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广泛,如果思想政治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就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
期刊
导语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进入新课而讲述的一段简要的、能叩动学生心弦、激起学生思维浪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的话。可见,好的导语在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要认真研究、总结、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导入的艺术性,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造意境导入法    现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北省文科综合的学业考试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综合文科完全开卷考试是教育改革新形式下的一种尝试,它有利于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政治、历史的一线教师,如何教育学生走出误区、适应新的中考形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针对近几年中考文科的综合复习情况,笔者将自己粗浅的体会总结如下:    
期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A版数学⑤》(以下简称新课标)必修系列第三章的第4节“基本不等式:”,它相对于旧版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是变化较大的一部分内容。原来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偏重于“应用这个基本不等式来证明其它的不等式”,对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只不过用一个例题一笔带过;而新课标反过来了,重点强调怎样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这既符合不等式知识的认识规律,也对实际的应用有重要价值。因
期刊
“网络对孩子的吸引,难道就只能是游戏吗?除了游戏,网络应该给孩子些什么?”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刘艳琼提起的话题。据本人对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上网学生的调查,约有86%的人上网玩游戏,5%的人上网聊天,4%的人上网关注影视偶像动态或其他娱乐,5%的人上网查学习资料。由于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不成熟、意志力较差、对各类诱惑缺乏免疫力、生活阅历肤浅、缺乏美丑善恶的判断力等特征,因此,青少年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沉溺
期刊
在素质教育日新月异的今天,在课程改革的大步向前迈进的今天,新的教育形势需要新型的教师,新型的教师需要拥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不断充电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的授课方式下,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过硬的业务能力以及较强的亲和力外,还必须会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  首先,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易于接受。学生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早已厌倦了单调的黑板、书本和教师的口头讲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