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直觉思维及其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ju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直觉思维的特性(整体性、三维性、突发性、随机性)和表现形式(直觉、灵感),结合物理教学实践提出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方法和教学策略:1.重视结构教学,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培养组块思维能力;2.重视整体分析,加强发散思维、优化思维的训练,增强直觉调控能力;3.鼓励大胆猜测,打破思维定势,提高直觉思维的敏锐性和创造性。
其他文献
生命科学史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展示了生命科学各个学科形成的历史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揭示了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
人民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一书,在教育界、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该书是国家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袁振国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
2006年6月19日,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委托,由朱小蔓、文喆、裴娣娜、郭思乐、张武升等人组成专家组,对魏国栋研究员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进行结题鉴定。鉴定组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所做的研究报告和部分子课题的研究说明,审阅了课题组提交的研究论著及其他成果,经过认真讨论,一致提出以下鉴定意见:
期刊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于2005年8月18~20日在合肥召开,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期刊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
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是同时成就的,言语内容生成于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实现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通过课文的言语形式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特征
全国第5次课程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第2届第2次年会,8月16日至19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研讨会围绕课程改革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进展,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此次会议盛况空前,出席会议的代表约120人.来自46所高校,以及全国各地科研机构、教研机构和中小学校。会前收到110篇学术论文打印成上、下两册,大大提高了会议期间学术交流的效果。
近十多年来的英格兰体育课程在改革目标和趋势上与我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英格兰体育课程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一是体育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新,意味着需要更好地把握各个体育课程理念的理论实质、在课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而不是为了突出某种理念而对传统观念一概否定;二是要完善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必须制定一个体现发展性理念的评价体系;三是要使体育课程“公众理念”融入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就需要通过国家课程在“公众理念”和“个人理念”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要做到这一点,颠覆性的课程“革命”显然是不可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