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思考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fafa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在不同的新闻媒体中,不断有未成年人犯罪的事情被报到出来,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未成年人的犯罪是由于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不良因素所造成的,诸多不良因素的叠加,从而促使了未成年人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思考
  一、前言
  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发现,虽然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各式各样,但是究其真正的内在原因,大多数的未成年人犯罪,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良情况,一是家庭教育缺失,存在单亲家庭、家庭溺爱、棍棒教育等情况;二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存在厌学、逃学、或者退学等情况;三是社会环境恶劣,所处的周围生活风气不正。不论是何种原因导致未成年人走向的犯罪道路,其最大受害者还是未成年人自己,所以应该加强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呵护未成年人成长[1]。
  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程度低,对事物辨别能力低
  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未成年人犯罪的人群中,约有80%左右的人并没有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多数存在过早辍学的问题,从而导致这部分人群的文化程度低,对社会上的一些事物的辨别能力不足,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够,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在不法分子的蛊惑下,或者在自身权益受到危害的情况下,做出了违反犯罪的事情,走上了犯罪的道路[2]。
  (二)脾气性格古怪,自我控制能力差
  未成年人还处于自我性格不完善的成长阶段,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未成年人犯罪分子的性格脾气都比较古怪,性格上存在严重的缺陷,从而导致自身与外界沟通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低下。在做事情的时候容易冲动,缺乏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往往是脑袋一热,做出了不可挽回的事情,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例如,某市的未成年犯罪分子甲某,平时生活中脾气性格比较古怪,不太喜欢和他人沟通交流,并且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在某一天,甲某想去理发店做一个时下比较流行的发型,当理发师给甲某做完发型后,由于甲某对发型并不满意,于是对理发师恶语相加,与理发师产生了矛盾冲突。甲某一时冲动,用理发剪将理发师捅伤,触犯了法律,从而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三)家庭教育不好,性格发育不健全
  对未成年犯罪进行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未成年犯罪分子的家庭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家庭不健全,有很大一部分未成年犯罪分子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不健全,导致自己性格发育不健全,多属于孤僻性格。其次,家长对其过于溺爱,有部分的未成年人犯罪分子从小生活在一个过分溺爱的家庭中,从而导致其在长时间的溺爱中长大,形成任何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从而在日常社会交往和生活中自私、自利,很容易走线犯罪的道路。
  (四)社会环境不好,诱发犯罪
  由于未成年人的自我辨识能力相对比较差,同时又对周围的事物喜欢模仿。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中关于暴力、色情的不良信息泛滥,网吧、酒吧、歌厅等大量的娱乐消费场所的建设,对未成年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导,往往会导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点策略
  (一)加强学校教育,严防辍学现象的发生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提高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摇篮,未成年学生应该在学校中接受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自身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未成年人的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3]。
  (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心理的形成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健康的心理是其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有用人才的保障。家庭、学校对未成年人健康心理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家庭应该给予未成年人更多的呵护和教育,但是不能过分的溺爱,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知识的教育和引导,从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
  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的未成年人在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的同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但是为时已晚,这部分未成年人普遍缺乏最基本的法律常识,普遍不懂法、不知法。所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律知识的教育,从而使未成年人了解最基本的法律常识,能够分辨自己的哪些行为是会触犯法律的,是要坐牢的,从而对日常的一些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营造安全美好成长乐园
  加强对学校周边以及未成年人聚集区域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杜绝在学校周边开设网吧、酒吧、歌廳等场所,从而减少周围环境中不良现象的诱惑。同时,积极建设一批图书馆、体育场、文化宫等有利于未成年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场所,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四、总结
  未成年人犯罪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了,所以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措施,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中国,中国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与对策[J],公安大学学报,1997(05);
  [1]马丹,黄琨,探讨未成年人犯罪——以重庆女童摔婴案为例[J],商,2015(08);
  [3]周展,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与刑罚——对“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解析[J],法制与社会,2011(07)。
其他文献
为明确干旱胁迫对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直根型陇东紫花苜蓿、根蘖型公农4号杂花苜蓿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运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了幼苗期干旱胁迫下各根型苜蓿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根型苜蓿的Chao1和ACE丰富度指数均在中度胁迫下最大,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
介绍我国跨度1000 m以上铁路及公铁两用大桥的设计情况,分别从桥梁跨度、结构形式、关键构件设计参数和结构刚度等方面展示我国千米级跨度铁路桥的最新设计成果。分析讨论大跨度铁路桥合理结构刚度限值的评判方法,总结超千米跨度铁路桥梁不同桥型的结构特点,从梁端纵向变位和桥上轨道线形设计等方面,阐述桥梁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探讨设计更大跨度铁路桥梁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速生人工林多代连栽容易导致土地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土壤大孔隙以优先流的形式补充地下水,是定量研究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指标。以连栽1—4代桉树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记录为Ⅰ、Ⅱ、Ⅲ、Ⅳ),采用水分穿透曲线法,绘制水分穿透曲线,结合Poiseulle方程计算出大孔隙数量、半径及饱和导水率等指标,对土壤大孔隙特征及其对饱和导水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出流速率总体表现先匀速增加后趋于稳
灌溉农业可提升粮食生产潜力,已成为全球农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此类土地利用转换势必影响旱作农田土壤的稳定性,尤其是碳循环。然而,旱改水整治过程中土壤碳通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互馈机制尚不清楚。为此,采用大田模拟实验,连续7 d监测土壤碳通量变化,评估旱改水整治对土壤碳库组成及环境驱动的短期效应。结果表明:(1)旱地、水田的土壤碳通量和温度均呈昼高夜低的单峰型曲线,且碳通量与温度峰值出现于每日13:
以陕北地区常见的10种灌草植物凋落物组成9种混合物,分别将单种或混合凋落物以2%的比例(质量分数)混入15 g/kg原油污染土壤,在室温(20—25℃)恒湿条件下进行150 d的室内模拟修复试验,分析凋落物混合添加对其修复油污土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之自然衰减,单种凋落物处理普遍显著提高了污染物降解率(原油降解率提高35%—85%)以及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0.36—56倍
千米级铁路桥梁在环境与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空间变位直接影响上部轨道状态,开展线-桥一体化设计基础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是实现大跨度铁路桥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总结既有千米级铁路桥梁在一体化设计方面的工程实践,分析线-桥一体化设计的内涵,结果表明:千米级铁路桥梁基于“刚度控制”的设计应深化考虑梁体变形对轨道几何形位的影响,做好桥梁纵断面和预拱度设置;确定梁端区域空间变位时应合理考虑荷载组合,深化变位限值研究,并通过桥梁、轨道专业协同,做好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的一体化设计;针对桥梁、轨道和梁端区域,
依托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对主跨430 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拱拱圈的拱轴线、矢跨比、拱肋截面、拱肋高度及拱肋倾角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主拱主要设计参数,拱轴线采用悬链线,矢跨比为1/3.84,拱肋截面采用全桁式截面。研究提出铁路大跨度拱桥计算拱肋高度的推荐公式,并对场地狭窄V形峡谷区钢管混凝土主拱结构进行简要介绍,钢管桁架节段利用缆索吊机悬臂拼装架设,钢管内灌注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单管采用四级接力泵送混凝土。该研究可为类似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随着铁路不断向山区、海洋延伸,铁路桥梁技术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宜昌—郑万高铁联络线高岚河特大桥、福州—厦门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为例,论述基于整体设计思想的连续刚构在铁路桥梁中的创新应用。高岚河特大桥基于“桥墩协同作用、刚度合理匹配”的设计思想,将单向放坡桥墩创新性地应用于山区超高墩桥梁中,在经济性、景观效应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泉州湾跨海大桥引桥采用无支座连续刚构体系,在对结构刚度、耐久性和运营养护便利性有更高要求的跨海高速铁路桥梁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论为铁路连续刚构桥在复杂环境中的创新应用提供一定
黄河三角洲湿地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湿地退化、土壤盐碱化等问题,湿地土壤干旱缺水,土壤收缩产生裂隙等优先流路径,在小尺度上改变湿地内部以及湿地板块之间水文连通性,小尺度水文效应往往制约大尺度水文连通性,基于当前社会对湿地修复的迫切需求,从小尺度对水文连通研究有必要加以重视。然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尺度水文连通的阐述,为进一步明确黄河三角洲湿地小尺度水文连通和养分随优先流路径运移分布情况,以此区域
作为居住区绿地景观重要的组成要素,公共活动空间是居民最为频繁使用的空间,对提高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改善人居环境与提高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居民休闲娱乐文化感知,探讨居住区绿地公共活动空间的景感生态学效应,揭示多功能绿地景观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和景感营造的影响,可为居住区绿地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郑州市26个居住小区80个公共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景感生态学理念,基于小区绿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