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必须通过创新来提升其针对性、实效性。为此,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实验小学始终秉持“文化是学校的育人之本”的办学理念,积极构建高品位的文化校园。学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不断挖掘学校文化内涵,传承民族文化,融合多元文化,用优秀文化滋养人、塑造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了厚重的生命底色。
创建书香校园:以培养阅读习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导航
近年来,学校以创建书香校园引领师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教育活动,力求每一个角落都能以其优雅的格调、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师生获得人文的熏陶,努力将校园打造成为适合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开展午间阅读。将下午入校三十分钟开辟为读书时间;设置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一年级为《三字经》,二年级为《对韵歌》,三年级为《弟子规》,四年级为《增广贤文》,五年级为《诗词歌赋》,六年级为《经典美文》。结合学校语文组省级课题《丰富积累,发展言语智能》的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传统的背诵化为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借鉴古人的涵咏,深化语言积累,体会母语之美,教会学生自主积累的方法。
设立校园读书节。以开展“经典诵读赛”“好书推荐会”“书的跳蚤市场”“千人一读”“读书征文”“课本剧展演”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习品质的形成。
成立卓吾文学社。“卓吾”之名取自于我国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的号“卓吾”。 文学社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形成了师生崇尚文化、乐于读书的风气,丰厚了师生的文化底蕴。如周一教师例会上,由文学社老师主持的《卓吾陶陶乐》是学校沙龙式会议最具特色的节目,老师们在涵咏、欣赏、诵读、交流中分享人生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凝聚教育理想。卓吾学生社团则通过组织开展“品读文学经典”“文学创作”“送读活动”“考察名人故居”等系列读书实践活动,蕴育学生的文学理想,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创办校报。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创办了四份校报——《鲤城实验小学报》《美术教育》《晨曦》《卓吾》。四份校报分别从课程改革、艺术教育、少先队工作以及文学素养的培养等四个角度,围绕“育人”的根本任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成为创新学校读书活动的重要载体。
开展读书评比活动。开展以争创“礼仪之星、学习之星、环保之星、生命之星、荣誉之星”为内容的“五星班级”评比活动,将读书教育活动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工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将读书结果付诸实践,以读书导思、导行,促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开发校本课程:以课程文化渗透世界观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中,学校自觉走自主创新之路,汲取乡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接轨国际教育,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先后开发了《南拳》《泉南文化》《空中英语》三门校本课程,使课程结构得以优化,实现本土、民族和国际文化的有机融合,为学校德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1.《南拳》——根植本土,弘扬民族精神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而南少林武术的发展历史又是一部民族发奋图强、抵御外侮、献身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它孕育了一代代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施琅
创建书香校园:以培养阅读习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导航
近年来,学校以创建书香校园引领师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教育活动,力求每一个角落都能以其优雅的格调、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师生获得人文的熏陶,努力将校园打造成为适合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开展午间阅读。将下午入校三十分钟开辟为读书时间;设置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一年级为《三字经》,二年级为《对韵歌》,三年级为《弟子规》,四年级为《增广贤文》,五年级为《诗词歌赋》,六年级为《经典美文》。结合学校语文组省级课题《丰富积累,发展言语智能》的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传统的背诵化为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借鉴古人的涵咏,深化语言积累,体会母语之美,教会学生自主积累的方法。
设立校园读书节。以开展“经典诵读赛”“好书推荐会”“书的跳蚤市场”“千人一读”“读书征文”“课本剧展演”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习品质的形成。
成立卓吾文学社。“卓吾”之名取自于我国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的号“卓吾”。 文学社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形成了师生崇尚文化、乐于读书的风气,丰厚了师生的文化底蕴。如周一教师例会上,由文学社老师主持的《卓吾陶陶乐》是学校沙龙式会议最具特色的节目,老师们在涵咏、欣赏、诵读、交流中分享人生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凝聚教育理想。卓吾学生社团则通过组织开展“品读文学经典”“文学创作”“送读活动”“考察名人故居”等系列读书实践活动,蕴育学生的文学理想,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创办校报。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创办了四份校报——《鲤城实验小学报》《美术教育》《晨曦》《卓吾》。四份校报分别从课程改革、艺术教育、少先队工作以及文学素养的培养等四个角度,围绕“育人”的根本任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成为创新学校读书活动的重要载体。
开展读书评比活动。开展以争创“礼仪之星、学习之星、环保之星、生命之星、荣誉之星”为内容的“五星班级”评比活动,将读书教育活动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工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将读书结果付诸实践,以读书导思、导行,促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开发校本课程:以课程文化渗透世界观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中,学校自觉走自主创新之路,汲取乡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接轨国际教育,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先后开发了《南拳》《泉南文化》《空中英语》三门校本课程,使课程结构得以优化,实现本土、民族和国际文化的有机融合,为学校德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1.《南拳》——根植本土,弘扬民族精神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而南少林武术的发展历史又是一部民族发奋图强、抵御外侮、献身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它孕育了一代代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施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