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说话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k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四月份第一丝微凉落入我的额心时,我知道,雨季来了。雨飘洒起来,点点滴滴,迷迷蒙蒙,人们来来往往,在迷蒙的雨季里穿行。
  雨,该是春的使者吧。记忆里,江南的雨季大部分时间会是细雨绵绵,如同女子般柔情万种,几乎没有一点儿重量。微风拂过,小雨便斜斜轻扬,给悄然苏醒的万物笼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雨带来了清新的气息,有点像薄荷的清香,浓郁时竟飘来泥土的气息,毕竟是春天了啊!雨,这个漂亮活泼的女子,在人们的伞上,屋顶上,草木的绿叶,花瓣上,跳起了轻盈的舞蹈,尽情地轻诉她的柔情。
  小时候,我便喜欢雨季,因为我喜欢坐在窗旁看那迷蒙的世界,喜欢听那平时被喧闹声掩盖着的悠扬笛声。在那些纯净的雨季里,有时我就依偎在妈妈身边,折纸鹤,玩妈妈打毛衣时的线团,看着妈妈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勾啊,绕啊,穿啊,一朵朵可爱的向日葵便盛开在她的手上。有时,我也会打着小伞冲进那雨雾,用一个晶莹透亮的水晶杯,装下这令人欣喜的柔软。不紧不慢的让雨点从指间滑过,凉丝丝的,清爽极了!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次,我和爸爸凌晨一点步行回家,幽暗的灯光印在留有雨迹的小道上,爸爸搂着我,让我感受到了清凉中的那一股温暖。现在想想,是那些雨陪我度过了那童真美好的岁月,我真该感谢雨季。
  長大了,我爱上了听雨。我倾听着窗外的雨落下的声音,慢慢把心抚平,感受着它带给我的宁静、闲适、甚至是安全感。只要不是狂风暴雨,雨声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疏雨滴梧桐也好,骤雨打荷叶也罢,韵律都是清脆可听的。尤其是敲在瓦屋上的雨滴,像古老的音乐,既柔和又铿锵,似乎辽远而又逼近,叮叮咚咚,好像无数珍珠落在玉盘上。细细密密,点点滴滴,仿佛音符在李斯特黑白键间驰骋,又象俞伯牙《高山流水》中的沉吟。那古老的琴,苍凉的歌,断断续续地敲出了一个雨季。
  在绵绵的雨夜里,雨滴落在玻璃窗上。迎着窗前湿湿的亮光,思绪也随着纷飞的雨飘落开来,在氤氲的雨气和迷离的雨意之后,一点点黄晕的光泛滥开去,融化成模糊而又柔和的光团,连结在一起,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又和平的夜。
  雨,是最原始的敲击乐,从世界的源头而起。透明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年年如此,它飘过历史的长河,带着岁月的清香,走过一个又一个雨季。
  又是个雨季,窗外飘洒着绵绵细雨。点点滴滴,淋淋漓漓……
  (导师:何文魁)
其他文献
专家学者南向坐,持宝者三人北向立。持宝人身前的珍宝台上分别摆放着不同的宝贝。一根八寸长、四寸宽的惊堂木,一把尺余长的戒尺,一块巴掌大的醒木。本次竞宝已进入持宝人“夸宝”环节。  只听那惊堂木“啪”的脆响,声响顺着台阶滚落堂下,重重敲在了东西两厢人们心上。待那响声落下,其中一人便开了腔,“我这惊堂木它承载的是自古以来的法,是人们之间的情。每次拍响,都可惊人心、动人魄。身边的这俩家什哪有我的这等声响?
期刊
作家的创作半径:作家的创作半径是以读者的需要为圆心,基本上不受什么制约,特别不受材料真实性的制约,而以作者的想象为半径,划一个半径无限长的圆圈。  白描是艺术中最简练的手段:绘画是线条和色彩的艺术,白描则是这艺术中最简练的手段,它舍彩色而用墨,而墨色又简到只剩下细细的线条,白纸黑线已经减到不能再减了。平时,人们越要突出一件事(为实用而不是为好看)就越要用最简洁的手法、最简单的色调来处理。围棋是黑白
期刊
那段时间,连最简单的食品都受到诡计和掺假的威胁。没有哪一天报纸不提到在市场上又有惊人的发现,奶酪是用塑料做的,蔬果类含砷杀虫剂的浓缩比例比所含的维他命还要高。  马可瓦多每次在公司或咖啡馆听到别人说这些事情,就觉得好像有一头骡子在胃里面踢腿。在家里,当他太太买完菜回来,以前那些让他雀跃不已的芹菜、茄子,还有杂货店粗糙多孔的面包,现在却引起他的恐慌,就如同有敌人潜入了他的住家。  “我要尽我所有的努
期刊
我国古代私塾里,有一样东西最为常见——木戒尺。所谓戒尺,“戒”为警戒,“尺”为标准,误了标准,就要吃一記先生的木戒尺。打在别人手心,紧张在自己心里;打在自己手心,烙痛在自己心里。以打教子,在中华流传了两千多年,在古人的眼里,惩戒看起来是再普通不过的,身体的疼痛往往比说进脑子里的话要有用得多。  这种“惩戒教育”在很多近现代学者身上也有掠影。鲁迅先生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忆他幼时的塾师寿镜吾
期刊
作文的题旨里蕴含比喻的意味,在命题作文中是很普遍的一种做法。对写作者而言,就多了一个认知命题手法,还原题意指向的要求。无论是给出词语或短语的标题作文,还是提供一段叙述性文字或论述型语段的材料作文,题意及含义中所具有的比喻的意味,都会给作文的审题立意形成一定的阻隔,产生相应的难度。  从命题的角度看,材料作文与标题作文的“喻指”,都特别强调表达的还原,即要有一个将题意之“喻意”明确落实到表述的“本意
期刊
心里面不静,猫儿挠着似的,很想有只手从前到后捋一下,使它温顺些。我自己的手不行,大概得是个见过些世面,性情温柔的人方能胜任。刘克庄说“燥心污笔”,这话一点不假,此时不单写的东西没法看,就连说的话也未必中听。我的一位朋友,经常过来向我讨主意,其实他的方案已经不错,想我这么一个人,便不好再妄议。可他偏巧是個不扎不疼的主儿,听了我的“很好,很好”,仿佛不过瘾,必要我拿些主见才行。我便伸手捞过一支笔,在这
期刊
对于《聊斋志异》这本书,许多读者有一个不符实情的印象,以为是蒲松龄晚年写的,或者以为他用了中年之后的大半生的时间来写它。不是的,《聊斋志异》的创作始于作者的青年时代。它成书也早,蒲松龄为这个集子写的序言《聊斋自志》,末尾署着“康熙乙未春日”,这是1679年的春天,此时的作者未满39周岁。因此,现在的我们读这部文言小说,不妨从追问这个问题开始。蒲松龄到底是因为屡试不第才以搜神谈鬼来疏泄心中郁结之气,
期刊
命题于2016年的《惊堂木、戒尺及其他》與2017年高考国一、国二卷作文题审题立意方面具有相似性,即通过提取概念的相关内含来立意作文。心有戒尺,行有所止;心有法槌(惊堂木),行有所畏;及其他规章制度、条例、合同等等,皆具有约束、惩戒、警醒等等功能。王喧同学以“戒尺”为突破口,呼吁戒尺回归课堂,并以点带面,表达了从严治校、以法治国的重要。不足的是,“面”上的议论弱了点。尽管如此,仍可打93分。孙彤同
期刊
一树梨花,抖落冬的寒峭,活跃于微绿枝头,入眼洁白胜雪,凝脂欲滴,如珠缀一般微微摇曳着,悠悠荡荡,入人心扉。  那年春天,刚到她家,便被这一树梨花深深震撼。深棕的树枝,粗壮的树干,新绿的叶芽,衬托出一树梨花的繁盛与玉白。我痴痴地驻足欣赏。她见了,凝望着这棵树,轻声说:“知道吗?这棵梨树可有故事呢!”好奇之下,我央求她讲给我听。  在她上小學的时候,她的父亲承包了一片果园种梨树。从移栽果苗开始,她的父
期刊
壶口乃黄河之水跌宕之地,万股浊流在平坦的河床上流动,遇陡崖更显其浩荡气势。  眼镜早已被蒸腾的雾气染得花白,只隐约看到围栏边人头攒动。我亦近观奔涌的黄河壶口,果真暗藏沙场千军,如上天降下的雷瀑,轰鸣之间掘地三尺。高猿长啸,万马奔腾,千龙齐鸣,百兽怒吼,好似东坡之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前人喻瀑布多喻为白练,在此不敢妄言。其因有二:其一浊,万顷泥沙皆被裹于浪中,挟五行之水土孕苍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