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三部曲(上)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像果农种果树那样开展孩子的写作教学:写作前如播种,需要埋下观察、细腻、自我、丰富、言欲等“文种”;作文时如耕耘,需要多轨道开展练习:口语训练、结合活动、迁移仿写;写完作文后如摘果,评议推广:互评互议,互改互诵,取长补短。
  关键词:巧埋“文种”;多轨练习;互评互议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旨在强调写作是需要学习的,写作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领学生学习写作的长期而系统的过程,而非一两节课能完成的,所以教师要掌握作文三部曲。
  一、写作前埋下“文种”
  写作教学需要准备,作文前需要埋下以下五颗饱满的“文种”。
  1.“观察”种子
  能展开细节描写的人,必定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如此才能捕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东西,能透过物体表面看到物体的本质,能观察到物体今天与昨天的不同。
  2.“細腻”种子
  细腻的文笔能让习作丰满起来,可以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认知感。“细腻”离不开写作,关系着学生的言语触觉和敏感;“细腻”离不开写作教学,要想让学生细腻起来,教师首先要细腻。
  3.“自我”种子
  写作是一件非常自我的事情,离开了自我,写作就失去了灵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一切“指导”都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主的基础上,离开了这一基础,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是代教师、代教材、代他人“立言”,所写的作文就会远离其内心真实的精神世界,成了小孩说大人话的翻版。
  4.“丰富”种子
  要想用文字表达思想,就必须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我们的写作教学不是要教会学生写什么,而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感受力,促使其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萌发言说的冲动,生成言说的力量。
  5.“言欲”种子
  敞开学生的心扉,童心就会自然恣意,就能幻化出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写作自然就打开了天窗。
  二、作文时多轨耕耘
  当学生学会了观察,有细腻的言语触觉和敏感,拥有强大的自我、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强烈的言语表达欲望时,教师应随机点拨,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地开展多轨练习,尽可能地肥沃学生言语精神的温润土壤,扩大适合其言语表达的动感场域,从而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在反复锤炼中有所提升。
  1.训练口语,奠基习作
  说是写的前提,要想写具体,先得说到位。因此,笔者很注重对学生口头作文的训练。
  以《自我介绍》为例,笔者课前写好范文并进行范读,使学生从中明白作自我介绍需要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身份、外貌、家庭、爱好、特长、性格和自己最难忘的经历。掌握了自我介绍的内容与方法后,学生很快就能大大方方地站到讲台前用连贯、流利的语言介绍自己。自我介绍之后,笔者趁热打铁,以“猜猜他是谁”为题要求学生进行第二次口头作文,请同学们介绍身边的老师、同学,要求他们通过对人物肖像的刻画、性格的描述以及介绍人物身上发生过的具体事例,表现出这个人的特点,但不能说出他的名字。这样一来,同学们兴致高涨,纷纷寻找自己的介绍对象,暗暗地仔细观察,然后争先恐后地做口头作文,好让其他同学猜出自己习作中的人物,并仔细听取别人的作文,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猜测的同学口头作文中人物的名字喊出来。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了。
  在组织口头作文训练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有步骤、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先选择学生熟悉、容易思考和组织的题材来练习,使孩子有话说。随着作文训练内容的拓宽,表达技巧要求的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审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小学】
其他文献
经常听到有班主任说,“老喽,快干不动班主任喽”诸如此类的没有精气神的话,其实仔细一看,说话的人还不到四十五岁,正当年。诚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教师、老班主任或许正失去往日的风采,与年轻班主任相比会有各种各样的劣势。但在笔者看来,老班主任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经过实践和观察梳理,总结了以下几点:  老班主任的生活阅历丰富,对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更深入,班级管理经验更丰富。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这些老
期刊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亮点,但很少有教师踏实开展。本文通过简述一场班级辩论赛充分说明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小组合作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锻炼。辩论赛这个活动凸显了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因此,笔者认为,辩论赛不失为可操作的综合实践活动之一,值得倡导。  关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教育理念,重新审视目前的作文教学方法,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彻底走出低效作文教学困境的有效措施,是摆在我们语文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作文成为一个自由、和谐,并能充分张扬学生个性,促使其全面发展的阵地,是我们教师不懈的追求。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的教学方
期刊
内容提要:加强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来理解课文,从而使其能够熟读成诵,进一步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为今后自学语文打下基础。  关键词:诵读;语文教学;作用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凡是出版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切的符号。”作者缘情而发,教师披文入情,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与作
期刊
朋友打来电话,十分焦急,原因是上初二的儿子几乎不与她们交流,问啥都是“不知道”。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当时恰是寒假,便邀请她带着儿子到我家来寄住,以便零距离观察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  挂断电话,朋友儿子小屯的形象浮现在眼前。他略大金柳几个月,俩孩子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耍。我记忆里的小屯活泼机智,当他想要金柳手中的玩具时,从来不抢,而是拿一个其他的玩具与其交换。那时,他们才刚牙牙学语,竟有如此情商,令
期刊
当今信息时代高速发展,我们的学生有着接受新知识,迅速提升能力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班级管理中,只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如何将班级管理与时代特征相联系,把学生的成长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呢?笔者经过不断地思考与探索,把目光聚焦到“创客”班级的打造上。  “创客”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正是受此启发,笔者在班级管理方面转变了原有的班级管理理念,提出了打造“创客”班
期刊
爱因斯坦和卓别林虽然不同行,但他们互相推崇、惺惺相惜,成为一时美谈。不管是大家都看得懂的电影《摩登时代》,还是很少有人能弄懂的相对论,都代表着他们各自行业的最高水准。他们也因此成为行业精英、业界翘楚,成为了让人敬仰的伟人。虽然隔行,却不隔山,他们的努力和智慧,以及他们的业绩跨越了行业的限制,成为普及人类的共同成就。  这种跨行业、跨民族、跨国界的成果,这些互相欣赏、互相钦佩的精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
期刊
从小到大,各种物品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这些物品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玩具……在父母无暇顾及孩子时,这些陪伴孩子们长大的物品就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他们对这些陪伴自己成长的物品产生了浓浓的喜爱之情。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将这份喜爱写出来呢?下面就以经常陪伴孩子们的玩具为例,说一说笔者的想法。  一、透过外形描写,表现喜爱之意  写玩具的外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如何通过对外形的描述表现出学生对玩具
期刊
我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发表过一些文章,之前为此颇为自负,但一些同事把爱化为文字的行为却让我的骄傲迅速减少,其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侯海阳老师。  侯老师热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她认真观察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用心做着教育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转变很快。更难能可贵的是,侯老师善于做后续工作,她把自己的做法、经验、看法等总结了出来,形成文字,这样不但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而且
期刊
摘要: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汉语言的运用出现了较多的混乱现象,即使是“惟一”一词也有其他写法——“唯一”,多音字也常困扰着汉语使用者。针对多音字数量庞大、妨碍人际交流、影响学习工作、阻碍国家进步等一系列弊端,笔者从自己亲身经历谈起,有感而发,认为精简多音字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文章着重论述了精简多音字既有其必要性,更有其可能性,并尽笔者之所能,指出了目前可以顺利精简的一大批多音字。  关键词:多音字;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