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儿童心灵的语文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痕,应彰显生命的灵动。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把语文课上到孩子心里去”。本文就一些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尽快解决的现象,从语文课堂同儿童心灵一起存在、成长和升华三个角度谈了认识和实践。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儿童心灵 成长 升华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这段话听来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对白。我感觉就目前而言,老师百分之九十只能达到他说的第一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是很用心在上课,课课如此,已经很不容易。至于第二第三种境界,那可能是我们终身努力的目标。
  回首20年语文教学生涯,也许有一大半是低效课堂。究其根源,是离儿童的心灵一直就没有近过。从早几年的为技巧而教到近几年的为理念而教,从钻研教材到撰写教案,从研究学生到准备教具,看起来都在精心组织,实际上很少有与学生心心相印的感受。我知道,在教育中,学生历来都处于弱势。我一直想做个作家魏巍笔下那样的老师,一辈子都能让学生记住他们一起吟诵诗歌的情景。我总是纳闷,为什么那个时代并没有现在这样繁多先进的理念、没有现在这样五花八门的多媒体技术,可是他们的教育却能随着学生的生命生生不息?
  一、语文课堂与儿童的心灵一起存在
  有效的课堂需要教师意识到儿童的心灵在成长。我们不应该总是在带领学生做重复的事情。即便是再复杂有趣的游戏,玩过三遍就记住了,总是玩也会乏味。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朗读课文,为什么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教学生怎么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到了六年级我们依然提着同样的要求进行同样的操作?诸如此类的怪圈比比皆是。那么,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时,学生心里会怎样想呢?我猜想,不大可能会有多么情愿。那么此时此刻,他们情愿做的是什么呢?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也几乎没有见过去掉了这个环节的课堂。我估计,大家都会傻了眼,因为远离了儿童的心灵事情做起来得心应手,反之也许很难。但是我能肯定的是,从不会读书到会读书,一年级孩子有这个欲望,老师的做法离他们的愿望很近,教学过程应该是有效的。到了六年级还这么做,其有效性一定值得怀疑。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大家都熟悉。他是多么了解孩子们的心思,他可以开心地表扬,也可以夸张地批评,可以带着孩子们在小小舞台上蹦蹦跳跳。在我们眼里,他就是一个老顽童,举手投足无处不洋溢着童真童趣。经历过那样的课堂的学生怎么忘得掉那一课呢?那样的教学无疑是有效的,是深入孩子心灵的。
  教师面对文本应该在心性上重返童年,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孩子的心体验,用孩子的眼睛观察,用孩子的嘴说话……这样才能在教学时带着孩子走进教材,与孩子形成共感。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有些教师眼里只有读者,没有儿童,把孩子视为“小大人”,因此面对文本时更多的是希望儿童理解一步到位,用成人的眼光理解文本。
  二、语文课堂与儿童的心灵一起成长
  我认为,高估或低估学生的水平都是我们远离童心的体现,它的结果只会是学生毫无生命体验的机械顺从或叛逆性遗忘。这就好比现在读很多教育教学论文,很头痛,读不进去,忘得也快。
  比如《雪儿》,用我们成人的眼光解读,会将一篇清新优美的文章解读得非常深刻、非常复杂。曾经请一位中学老师来读,他说这篇文章主题深刻、有一条明线、有一条副线……这样一读,你首先就会陷入文章学的泥潭而难以自拔,看到的是深刻的东西,但是是远离学生的东西。用这样的东西进行教学,学生势必如入云中雾中。从儿童的眼光看,是否需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雪儿究竟是怎样一只鸟?它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了我的身边、进入了我的生活中?在与我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是怎样对待它的?雪儿给我原本寂寞、忧伤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是否每个人的生活中来了这样一只雪儿,都会有这样一段美好的生活?这样一读、一问,课文就显得清楚明白了。你再引导学生读课文,必然是亮堂堂的。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了,学生才可能学得明明白白。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只要童心不老,他就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而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还需要具有童眼看世界的本领、看课文的能力,这样的眼力是需要磨砺出来的。
  三、语文课堂与儿童的心灵一起升华
  我总觉得,语文课要给学生带来希望。可惜,我们现在给予他们最多的是沾染着功利色彩的东西,死了的知识,考试的技巧,对一所好学校的要求……看看学生写的作文,只要是成人的就什么都能找到,唯独找不到童年。
  儿童阅读运动是当今世界的一股潮流,中国有一些语文老师致力于推进儿童阅读,周益民老师就是热心者之一。周老师上的课是班级读书会,周老师以独到的眼光选了金波先生的童话《乌丢丢的奇遇》中的一段“逆风的蝶”师生共读,让我们感到文学作品是人的精神的家园。物质的追求必须有精神的寄托,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周老师今天的课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今天的孩子纯真无瑕,十多年后,必然会面对事业、友谊、爱情、婚姻等种种问题,有时难免碰到困惑。如果“逆风的蝶”在心中扎下根,就能像蝴蝶那样,逆风飞翔,与蔷薇相约。有这种精神,以后事业、婚姻都可以坚守。今天的社会太多的人追求物质享受,却缺乏精神的支撑。从这个角度看,感谢周老师在这些孩子心中种下了精神的种子,终有一天,会成长为精神的大树。
  把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去,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融会、心灵碰撞的舞台,让课堂成为孩子们亲近母语、热爱母语的磁场,让每一节语文课都能放飞孩子们的梦想,让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参考文献:
  [1]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于永正.教海漫记.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3]崔峦,陈先云.斯霞霍懋征袁容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一体机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逼真表现形式,灵活多样的展示方法,向学生展示超越时空的抽象事物,将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让学生在声、像、图、文的感受中理解学习内容,掌握新的知识。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一体机;辅助教学;备课;课件;学生操作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校教育技术的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国家“全面改造薄弱学校”工程的实施,一大部分农村边远
边境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过去边境贸易主要采取美元或人民币结算,因此人民币的外汇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外汇管理的疏密直接影响边境贸易的发展,过松或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十分宝贵的耕地资源,搞好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保护珍贵的黑土资源,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中的各个工程项目的关注度也在增加,其中,安装工程造价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构成成分,尤其是机电设备部分。要想不断的提供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
摘 要:中学体育俱乐部是现代学生参加并策划的一种社团组织,其建设与发展能培养学生主动运动的习惯,并将这些习惯逐步延伸到步入社会。使学校体育能够向着大众体育终生体育平稳地过度与发展。中学体育俱乐部社团体系的健全与完善,能够为阳光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能够在运动中养成并发展与社会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推动体育社会化的进展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逐渐发展,学校体育正逐渐向终身体育健康体育迈进
固井作业是钻井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实现各开采层位之间的有效封隔,防止地层流体相互窜流,为后期开发过程中分层开采、分层注水及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固井第二界
儒家思想重视高尚人格的塑造,通过塑造人们共同景仰的人格典范,引导社会成员攀登高尚道德境界。而“君子”人格的塑造需要内在修养和外在修行的结合。儒家“君子”具有的独立
电视播出系统是电视信号传输的最前端,也是电视信号传输的重要环节,播出系统电源的稳定可靠至关重要。在线式UPS电源系统由于具有对各类设备供电保证零时间切换,供电时间长短
期刊
1IntroductioCurrently, intational arbitrators have resolved billions of dollars worth disputes.2 Arbitration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vital role in the area 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