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计组合练习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xia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真细致地阅读高博、刘冰2名教师的《观组合之利弊,悟方法之有效》案例,知道此案例是以《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教材“三个一”要求中的“组合”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投掷类、球类教学组合实例的利弊和效果,寻求教学实践中有效组合的形式并加以归类梳理,提出组合与教学目标、情感体验、实战运用、项目特征緊密相关的观点;通过课后思辨与提炼升华,进一步构建了组合的类型及误区,为一线教师拓宽了课堂教学实践的视角。
  第一,案例一般是按照一个案例的“案例背景”“案例叙述”“案例反思”等3个方面进行表述和构建体例。但是,2名教师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实例进行叙述分析,而是以浙江省九城区教学研讨活动中所看到的教学实例组合为基础构建成了本文的框架,再进行细细梳理和分析比较,道出了教学中组合练习之优势,同时指出不能为了完成组合而开展组合练习,不合理的组合甚至会导致学生技能掌握欠佳和练习密度较小的现象。
  第二,2名教师通过简洁、规范的文字列举的“组合”实例,每个实例都有现场感觉,提出了个人想法,并归纳成技术与技术组合、技术与体能组合、技术与战术组合等3个方面进行描述,凸显出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学科理论素养。6个案例围绕着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使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技术教学中,掌握技能、发展体能。
  第三,如何提高运动技术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学练的能力,是每位一线体育教师都会遇到的教学热点与难点问题。2名教师不仅能观其利弊,还能悟其实效,给一线教师以极大的启发与思考空间,值得学习。
  该案例笔者觉得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商榷之处。如,案例的设计不仅要与课堂技术教学紧密相关,还应该反映出技术项目的特征;案例描述情节过于简单,动作过程不够具体;这类案例用夹叙夹议的表述形式,容易写成评课稿;第3部分的内容,作者如能从这些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将会给读者更大的思考空间。
  钟秉枢教授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8年第3期的卷首语中指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方面所构建的课程内容、质量标准、教学实施建议,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因此,笔者建议体育课堂教学不仅要尽可能消除单一的技术教学倾向,大量采用安全、有趣、有效的组合练习,还要针对运动项目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特征,开展完整和系统的大单元教学,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承担起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要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健康教育是提高个体健康素养的重要渠道。然而,当下一些地区或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开展状况并不理想。  2020年11月,笔者有幸参与了江苏省体育与健康学科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评委工作,大赛在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环节的教学内容是体育健康室内知识课,选手们
每年9月开学高中体育特长生开始训练时,大多数队员都会出现体能下降、技术退化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暑假中断了训练。开学后安排体能恢复训练后,往往需要1个月的时间才能基本恢复,这对于学习任务繁重、训练时间紧张的高中体育特长生来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规避这一问题,可采取暑假集训,但普通高中暑假集训的可能性较小,于是笔者尝试了暑假期间布置训练作业和开学后体能恢复训练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
开口是银,沉默是金。在教学的过程中,“沉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之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它犹如国画艺术中的“留白”、音乐艺术中的“休止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在体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沉默”,可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适当“沉默”,有助于维持课堂纪律  特别喜欢一句话,你是别人的环境。笔者时常用这句告诉学生,我们要做一个安静的人,因为只有当
“让一个孩子喜爱体育,不是难事,而让每一个孩子都喜爱体育,需要教师生成智慧”。说得真好!教育的大智慧正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并促进儿童发展。细细品读徐老师的文章,感受徐老师的课堂,教育的大智慧处处展现。  智慧之一:“游戏者”即儿童,游戏是儿童的活动方式,也是儿童的学习方式。徐老师紧紧抓住了陶行知儿童观的灵魂“活”,巧妙地运用“车轮滚滚跑”这一团队游戏,将规则与创造、个体与伙伴、技能与情感统一在一起
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承担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区域体育技能项目以及校本体育项目等测试任务,这些运动技能的教授与测试覆盖了大部分教学时间。规范有效的课堂测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名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影响体育课堂测试的主要因素有场地、器材、班额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策划与组织中多角度全面考虑。为加强日常体育课堂测试规范性,提高学生当堂测试效果,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1979年5月,教育部、原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扬州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这次会议的特点:一是由国务院发出会议通知,同时国务院发出会议纪要;二是扬州地区每个区都派出了代表,上海市几个区也派出了代表参加,所以规模较大;三是会议内容比较丰富,特别是制定了“文革”后的第一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一直使用至今。教育部的蒋南翔部长、刘雪初副部长,国家体委的荣高棠副主任
2018年12月18日—21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摄山初级中学承办,江苏省南京市教研室、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局协办的首届“江苏省初中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在南京市栖霞区摄山初级中学举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国强、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主任常治国、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体育教研员孟文砚、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任严必友、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秦雯、南京市中
一、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与利用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技能习得的重要手段。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对器材进行适度改造,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软式垒球是学校一直开展的特色体育项目,在对全市特色体育项目教学展示活动中,学校决定由我执教《软式垒球:挥棒击球技术》一课。课中,我针对学生不能挥棒准确击中T座上垒球的问题,对软式
2015年11月25日,江苏省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常州市龙城小学落下帷幕。密集的赛程,众多的内容全面挑战着选手们的教学基本技能、身体素质状态与心理承受能力。笔者作为1994年江苏省首届中小学中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996年省体育教学能手一等奖的获得者,对这样的比赛感同身受,深有体会。今天笔者作为一名特级教师评委,坐在评委席上为他们打分,以前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触景生情,有着与众
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第二小学是一所远离市区的乡镇小学,为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兴趣,学校大胆尝试,成立了学生乐于参与的校园体育社团。经过数年的努力,学校体育社团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一、重视管理,系统开展  学校的校园体育社团采用“领导管理、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的方式,体育社团活动由校长室统一制订实施方案,社团成员主要来自小学中高学段的学生,由体育组的教师负责组织日常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