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ot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谈谈具体教法。
  【关键词】音、形模式联系 具体情景结合
  
  一、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
  
  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词存在的基础,是各个词相互区别的第一要素。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使学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对应的形联系起来,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对应的音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练习在大脑中建立起来一类词的音、形 模式联系,如让学生把长元音[i:]和she、see、sea、piece等单词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的形联系起来。
  
  二、利用具体情景掌握单词的读音和语义
  
  具体情景指的是生活情景、模拟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在具体情景中教单词、学单词,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记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而且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学会在交际中使用单词。
  
  三、教新词的艺术
  
  1、利用实物介绍新词汇。如:Look,this is a watch.(用手指着手表)
  2、利用图片介绍词汇。如:面部(faces),鞋(shoes)。
  3、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介绍词汇。如:Look,I am opening the door. I am writing some words on the paper.然后利用手势、动作指导学生模仿做。
  4、用举例的方法介绍词汇。如:教lazy 这个词时,就可以说:All of you study hard,but Xiao Ming doesn't study hard. He is very lazy.He gets up late and then does nothing all day. He is not a good student.这样,通过一个例子使学生既练习句子,又清楚、准确地领会了单词lazy的意思及其怎样灵活运用。
  5、同时使用几种方法介绍词汇。如:Look,he is smiling. Now look at me.I am smiling,too.(用面部表情)We smile when we are happy.(作手势让学生重复)老师:Good,what does it mean?(学生说出汉语意思“微笑”)
  
  四、操练和使用新词汇
  
  1、教师提出词汇让全班同学思考,在人人思考的基础上,让个别同学说,并让同学们纠正。
  2、让学生互相说(一问一答),鼓励人人开口。
  3、做听写练习:让上、中、下三种程度的同学代表到黑板上听写,其余同学在原座位上听写,然后让同学们先纠正。
  4、使用新词汇。如:学习market(市场)这个词,教师围绕这个词连续提问,让学生回答,重复使用这个词,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掌握这个词。如:Do you often go to the market? Do you live near a market? When does your mother go to the market?
  
  五、词汇的扩展
  
  1、关联词群(或称联想词群)。如:教fruit时,指出这是水果的总称,为让学生联想到有关水果的词,教师在黑板上表示关联词群:apple、banana、orange……这样联想,就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同学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2、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将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密切结合起来。如:
  (1)利用拼读规则:学生知道了ar读[a:]的规则后,可帮助记忆arm、art、part、party、dark等词。
  利用词形变化规划。如总结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可分为:A-A-A型:cut-cut-cut;A-B-B型:build-built-built ;I-A-U型:begin-began-begun。
  (2)利用同根词:如教过use后,经过构词分析,学生就可以推测出useful,useless,user的词义来。教师就可以说:“Useful”comes from“use”.It means“of use”.“Useless”comes from “use”,too.It means“of no use”or“not useful”.如在学生学过wait与room的基础上,就很自然推测出waiting-room, reading-room的含义来。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3)利用反义词,在英语中表示相对的概念的词汇经常可以遇见。如学过big以后,当学到small时,可以指出Small means not big.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small的意思了。常见的意义相反的词很多很多,如:old,good,happy等等。
  (4)利用同音异义异形词的对比:如too、to、wear、where,把单词放在句子里,放在各种搭配里去记。例如:单词“pronunciation”可放在“Your pronunciation is good.My pronunciation is poor. I must improve it.”之中。
  利用以上教词汇的艺术,可以克服过去词汇教学中的孤立教词汇、讲得过多、消化不良,接触少、重现率低、吸收少,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负担过重,系统性不强、边学习边遗忘的缺陷。相反,能够贯彻质量并重,逐层加深,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集中分散、交替互补的原则和方法。同时还能使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的教学、词汇的读音和拼写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英语词的读音和书写形式时不感到杂乱,而感到有条理、有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414000湖南省岳阳市长炼中学)
其他文献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网络课堂教学优势明显,但作为新生事物,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值得我们做冷静的思考。    一、当前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1、有的教师排斥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认为还是用“嘴巴+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简单实在,多媒体教学中看不中用,只在公开课中用它作作花架
期刊
习惯是由于重复而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行为的方式。习惯可以促使人按一定的规律行事,它由个人的兴趣、爱好、气质、能力等因素构成,也就是人在一定的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动作的特殊倾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外教育家都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育才的一项主要任务。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曾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
期刊
中考生心理紧张屡见不鲜,表现在:有的考生将要进入答题时,因担心成绩不佳而心慌,有的考生刚进入考场时,因对环境不适应而心跳加快,有的考生在刚开始答题时,心里就着急,有的考生遇到不会做的考题时,心急发蒙,……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考生的正常发挥。考场上考试时间有限,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找到省时间且在考场上立刻见效的做法。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做法,供考生参考:  一、深呼吸法  慢慢的深吸几口气,可以使
期刊
班主任工作说容易也很容易,凡是教师人人都能做班主任。说难也确实难,尤其是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平凡琐碎、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管理好班集体,扮演着教育者与组织者的双重角色。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征、性格特点以及学生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家访则是深入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和需要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每个班集体中都有个别生、后进生,他们对情感
期刊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同样,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作文教学中一千个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们一千个生活呢?原因是应试教育扭曲了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让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充满灵气的作文变成僵硬的,呆板的,充满着空话、套话的应试之作。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
期刊
学生能自主评改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评价一篇作文优劣的理论后,或是经教师按高考作文两级评分标准几次训练后,或在较为明确的评改标准示例训练后,让学生进行的一种简捷高效的评改方式。写自己的,评改别人的,无异于一文两作,效果尤佳。    一、要激发兴趣,提高自主评改意识    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他写《安娜·卡列尼娜》用了五年,改过十二次;杨沫写《青
期刊
纵观中外古今,凡不朽之作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真情的流露。学生作文,虽非文学创作,也强调真情实感。可是面对初中生的作文,却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不少学生觉得作文没有东西可写;二是不少学生作文中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我经过一段教学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素材的平时观察积累,因而感悟生活的能力不强。因此,切实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期刊
学好低年级应用题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很重要。其中它蕴含着一般应用题的几种数量关系,如果能独立而熟练地分析一般应用题中的问题、条件,并找到数量关系,对于学习复合应用题来说就打下了基础。学生是喜欢动脑思考的,关键是教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而应用题就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中找到动脑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都可实现。下面谈谈我们
期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总结的确有成效的学习方法。无疑,多读书,读好书,对学生大有裨益。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培养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课外
期刊
在新的学期、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进行教学设计时总是会不自觉地又回到了旧的教学模式中,有的甚至认为“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还实在些。为什么总是处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呢?我想:其一是没有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透彻,根本就不知从何下手;其二是不敢舍弃自己的旧思维进入新理念,怕失败。  那么,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一、摒弃传统弊端,大力加强“预设问题”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设计大部分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