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现代文阅读浅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既是全新的课题,也是新的挑战。要实施新课改,的确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教师既无特别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亦不能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传统应试教育下所养成的不良习惯也给新课改的实施带来了困难。然而新课改的积极因素还是显而易见的。只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浓厚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实施新课改还是有章可循的。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语文素养并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吕叔湘先生曾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少、慢、差、费”,即阅读数量太少,阅读速度太慢,阅读效率太差,阅读时间太浪费。有些学生在经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后仍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新课程改革对阅读教学有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我们知道阅读是读者与作品(文本)作者对话的一种活动。也就是说阅读是以作品(文本)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这种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当然,这种对话,是无声的对话,是精神的对话,是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是人的生命体验运动。当我们调动深度情感体验,对文章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注,以强有力的参与行为进入文章的艺术世界和情感领域时,便会蓦然发现作家正在向我们走来,和我们直面对话,倾心相谈。我们可以与他一起走在生命高度亢奋的意识刀锋上,从而目睹生命的本相,听见真理的告诫,悟得文章的真义,感到有一种心智为之洞开、灵魂得以抚慰的惬意。
  可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分析教学,肢解教学,表演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用统一的教材和单一的思维方式,用讲授和训练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和语文智力,关注的只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训练达到的水平等客观因素,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形成则被认为根本不关语文老师的事,根本不是阅读教学的目标,把学生雕琢成一个模样,泯灭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直至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的欲望。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其阅读情况又是令人吃惊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除了课堂上跟着老师分析课文的思路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后的阅读很少,就是阅读了,也是随意性较大,或者因为任务,或者用来消遣,或者凭兴趣翻翻,至于研究性阅读,自然,只有少数几个学生知道,大部分同学不太清楚研究性阅读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对提高思维能力有什么帮助等。
  二、新课标审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改变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普通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我们知道阅读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多重对话的过程。在新课标理念的审视下,我们应该看到,阅读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基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设疑问答教学,也不是教师为了得到既定答案而布置的讨论,更不是最后结论的水到渠成的铺垫。这种对话是多个主体间的多重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对话、与教科书编者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教师与学生又围绕文本展开对话。在复杂丰富而且生动活泼的对话中,教师学生“教学相长”。
  基于以上认识,我觉得新课标理念审视下的阅读教学宜采用问题式阅读、体悟式阅读和探究式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
  第一,问题式阅读。语文教学通过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审美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每一篇文章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章的过程,本身就是读者的想象、思维和情感的参与过程,体现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在阅读教学中,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体验,对课文文本的解读也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无数个不同的答案,而且每个答案也无所谓对错,只有合理与不合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以平等、合作、交流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观点,而不以一己之好恶轻率地否定,那么,课堂教学气氛、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轻松活跃,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多方位思考问题,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力给每一个同学创设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使学生小到对一个词语的理解,大到对文章主旨的认识,都能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二,体悟式阅读。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蕴。《文心雕龙》记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种美妙无穷、无与伦比的想象,无所不至地飞扬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和读者生活体验的多样性,使每个学生对不同的文学形象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只有这种学生自我建构的文学形象才是真实、生动的。因此,对于一些语言明白晓畅、文辞优美的散文、诗歌、小说,教师应就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体悟。
  例如,在教授李乐薇的美文《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我没有对这一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表对这部作品的感悟和体验。有的学生说,他已经深深陶醉在这篇文章描绘的人间仙境中了,这是作者向往的生活环境,现实并不存在。有的学生说,作者的这间小屋确实存在,作者出于对它的喜爱,在描述中不免加入了许多想象和夸张。有乡村生活经验的学生则谈起山居生活的宁静、安详与惬意,与文中作者的感受不谋而合。这种体悟式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自己的想象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呼之欲出的文学形象,不但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感受作品情感的熏陶,品尝创新的乐趣。
  第三,探究式阅读。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口欲言而又无可言时,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
  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讲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时,我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呢?请大家自己去查资料、找原因。第二次上课时,学生们都拿出了自己在课下找到的资料,分别对作者不宁静的心緒作了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大家思维活跃,众说纷纭。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在这次课堂讨论之后,我要求学生们把自己的观点和列举的材料写成一篇科研小论文。
  此外,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意识,单纯依靠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感悟。在一个群体中,人们互相影响导致的同化力量,能使环境和氛围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让置身于该群体的个人通过日久天长的耳濡目染,感染上这个群体共同的风尚与气质。因此,有意识培养营造一个整体优化的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这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它强调尊重学生的理解、张扬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与新课改内容和中考命题的要求相适应。在以后的教学中,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日趋完善,更适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初中学生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课堂应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近年来,随着改革大潮的不断冲击,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他们的子女因父母长年在外,只依靠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看管,因农活繁忙,而有些爷爷、奶奶并不识字,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能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孩子们缺少亲情和心理上的关怀,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容易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又有些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孩子,教育方法不当,因此他们多数思想顽劣,纪律松懈,厌学、经常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虽然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作文难!”这是许多师生共同的感叹。作文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或是有话不知如何表达。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设法改变“作文难”的现状,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义
摘 要: “寄宿制学生”学业不良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令人担忧。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特殊的原因形成的。针对这一独特群体,改善其不良心态、维护心理健康,开展合作学习, 指导家庭教育,促进家校合作,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学业不良状况, 这也有助于提高寄宿制学生的教育质量, 使得成绩有所提高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寄宿制;学业不良; 教育对策  当今社会,随着家长工作越来越忙,将孩子送入寄宿制学校成为其最佳选择。
摘 要: 真正的朗读不是简单的“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诵读”,而是用心来揣摩、用情来表达的声情并茂的艺术。写朗读脚本是改变现状的有益尝试,可以对教师自身素质发起挑战,可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鉴赏能力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 朗读脚本;中学诗词教学;运用  一、当前中学诗词的教学现状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对诗词教学有一种极端的处理流程:课堂上先让学生大声朗读一两遍后简单分析,之后让学生背诵,学生最终会默写会考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很强的社会有用的人才举足轻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并非唯一目标,更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必须综合运各种手段、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持之以恒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学习知识和训练思
在现代化社会中, 创新与发展是每个企事业单位或科研机构追求的目标。当然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当中,创新与改革也是势在必行,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 信息网络化, 社会知识化的新世纪, 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保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必须坚定创新和改革的道路。高等教育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