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ei413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本细读主要是指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从而能够走进作品之中,和作品进行对话,与读者进行对话,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本文主要结合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谈谈如何将文本细读运用在阅读教学中,从而不断地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本细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阅读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主要就是指采用语义学的方法来对文章的语言、细节和结构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对文章的感知和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
  一、从整体出发去分析文章的语境
  语境对于一篇文章或者是一部著作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了解所要传达的语境,才能够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和内涵。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虽然表面上作者是在描述一幅家园的美景图,有美丽的荷塘,有唯美的远景,但是整篇文章 给人的感觉是悲伤、严肃的。仔细研究,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自己的苦闷、寂寞、彷徨无路的一个情绪,表达的是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一个高尚情操。只有真正了解文章的语境,才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调,感悟文章的美,才能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情感。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之外,更要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够真正去理解文章。朱自清在写《荷塘月色》时,社会正到处弥漫在白色恐怖中,所以作者当时是非常的犹豫彷徨,而文章中的美丽的荷花荷叶正是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世界的一个反应。语境就像是舞台上的背景,是作者表达情感的一个物体,在分析文章的语言要和语境结合起来,如果将二者分开,语言的分析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在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了解文章的宏观语境,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
  二、从矛盾着手去分析文章的巧妙
  文本细读中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善于察觉文本中存在的矛盾。任何的语言文字都是一个表象,作者的真实意图、真实情感都是蕴含在这语言文字之后的。因此,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文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善于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矛盾,进行推敲和琢磨,从而感受一下文章的巧妙构思。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地阅读这两处描写:
  第一处是“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第二处是“宝玉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学生会发现黛玉在回答同一个问题时,前后却不太一样,存在矛盾。要是想表现自己的谦虚,也应该是在长辈贾母的面前,而不是在宝玉面前,那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时候,教师再进行分析,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作者之所以这样处理,正是文章的巧妙之处。这看似互相矛盾的两个回答,其实是对黛玉这个人物性格的一个表现。黛玉在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之后,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我们都知道古代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听完贾母的话后,黛玉明白贾母是反对女孩子多读书的,所以黛玉为了避免惹贾母生气,在回答宝玉时,换了一种说法,这样的一个小细节将黛玉敏感的性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三、从题目着手去分析文章的构思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题目是文章成功的一半,所以许多作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拟定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时一定不要错过文章的题目。例如在学习《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这篇课文时,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果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的话,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奥斯维辛是真的没有新闻吗?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分析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个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是一个否定句,但是又充满悬念。我们都知道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新鲜、及时,报道的大部分都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而作者的标题却是“没有新闻”,这不符合新闻的写作特点,作者这样写肯定有他的原因,能够调动读者的好奇心。在阅读文章时,发现文章的开头描述了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接着又描写了这里曾经是世界最可怕的地方,曾經是一个人间地狱。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写到“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再次点题。作者是想用一个乐景去表达和寄托对曾经的遇难者的沉痛哀悼,也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这也正是文章题目的巧妙之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一个创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细节、题目去分析文章,了解文章的写作语境,把握文章的写作构思,体会文章的写作情感,使得对文章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从而切实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艳玲.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5).
  [2]黄立.阅读之钥:关注文本细读——也谈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4(1).
其他文献
裂缝性储层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油气藏勘探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采用多学科、多方法和多参数对裂缝进行综合预测。
本文主要探讨了拓展阅读在中学生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同时也对本人所用“1+X”课堂模式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希望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学生的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处在一个并不客观的状况下,使用的依旧是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对教学现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取得的
波导杆是特殊工况下声发射检测的一种辅助工具,波导杆起到传递声发射信号的作用,但是声发射信号在波导杆中传播时会产生衰减,这会影响到检测结果。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应力波在波导
【摘要】群文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广泛。群文阅读具有特定目的性和指向性,要么有共同的文章形式,要么有共同的中心思想,总目标则是由各部分组成的,在文本数量、教学目标、阅读结构上存在着“总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是当前较为流行的阅读教学法
近年来,注入井示踪相关流量连续测井技术应用的井越来越多,该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以液体同位素示踪剂为测量载体,以伽玛仪为测量工具,测量流体流速,计算出某一深度段的流量。结合
本文通过对煤矿用皮带运输机的重载软起动条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应用优化策略,希望为我国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期。针对当今小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不浓,积极性不高的现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以达到快乐阅读的目的,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阅读的“饥渴”期,这一时期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体验对其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俗话说:兴趣是最
本文主要对影响连斜稳定性及调校精度的原因及其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苏式课堂的核心是“以生为本”,注重学生体验与感悟,苏式课堂下的作文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灵动的评改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