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的认识与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Q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该假说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局限性。
  关键词:输入假说 分析 局限性
  
  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S.D. Krashen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理论上为第二语言学习及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在外语教学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在80年代中期逐步被介绍到我国,很多学者和外语教育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通过学习,对“输入假说”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想通过分析“语言输入假说”及Krashen所提出的理想输入的特点,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1. 对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的认识
  
  1.1 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内容
  Krashen认为“语言输入假说”是语言习得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语言输入是第一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习得语言的最基本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可理解性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i+1),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根据Krashen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特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够理解输入,而输入又有足够量时,输入就会自动提供,且学习者就能自动获得必要的语法。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是建立在第一语言习得研究的基础上的,其中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的“简化的语言”(Modified-language)和“语言学习沉默期”(the Silent Peroid)为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简化的语言”是指为了使儿童习得语言,成人在与之交谈时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沉默期”主要是指习得者没有足够的能力讲话的那段时间,短至几个小时,长达几个月。在此期间,幼儿主要是听,即通过听,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进行加工、整理,经过这段时期后,幼儿似乎下意识地习得了输入的语言。Krashen指出,“沉默期为幼儿通过听建立语言能力提供了时间和机会。”“在通过听形成足够的语言能力之后,说的能力自然地就出现了。”
  1.2 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的特点
  按照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理想的语言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即可理解性(comprehension),趣味与关联(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语法程序(not grammatical sequenced)和足够的输入量(i+1)。
  (1)可理解性。Krashen认为,理解输入的语言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如果学习者不能理解语言输入的信息,就不能习得语言。相反,外语课堂对初学者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在课堂里教师可以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2)趣味性与关联性。这是指输入的语言不仅要有趣而且要有联系。要想使语言习得有效,就需要学习者自觉地对输入的语言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并对此感兴趣。有研究表明,兴趣与学习者的基础知识有关,只有那些学习者想知道而又未知道的东西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学习,都应是有意义的学习。
  (3)非语法程序安排。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重要的是应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是不足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语言习得是在一个自然的环境里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
  (4)足够的输入量。语言输入的内容应当有适当的“信息差”,也就是“i+1”理论中的“1”,“i”为学习者已有的认知水平,“1”就是稍高于“i”的知识层次。目前的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是因为低估了语言的输入量。要学好或掌握一个新的句型单靠几个练习甚至几段语言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广泛地阅读和运用该目的语才能完成。同时还要帮助学习者在课外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在语言的运用中自我提高。把课堂内的教学和课外阅读或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以及语言输出的练习,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是能够实现的。
  
  2. 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的局限性
  
  笔者认为,Krashen输入说简化了语言习得的过程,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很难验证其有效性。
  2.1理论上的局限性
  首先,输入说简化了外语学习的过程,将它等同于儿童母语习得。众所周知,儿童母语习得是在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下进行的,学习者接受了大量的语言输入,这个过程是个自然的知识逐步积累、心智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而绝大多数的外语学习者是在母语习得后进行外语学习的,他们目的语的输入是有限的,并且大多数是精心挑选的,背离了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载体这一基本原则;而且他们在习得本族语的同时,对周围的事物、社会、人生都有了独到的理性思考,形成了思维定势,其情感因素、认知因素都会对学习者起着重大的影响;而且,母语负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其次,输入说片面地夸大了输入的作用。语言输入说有两种推论:
  (1)说是习得的结果而不是习得的原因。也就是说,说不是直接教来的,而是通过理解输入语言构建能力的自动出现;“学习者获得流畅的语言表达不是通过练习说而是通过理解输入,即理解听到的和读到的”。
  (2)如果输入被理解且数量足够,必要的语法会自动提供,外语老师不必刻意去讲授语法。并且Krashen声称“写作能力只能来自主动有兴趣的大量的阅读”。我们承认对于母语甚至是二语习得者而言,一些简单的语法是不必要教授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经常碰到,并且接受输入的数量足够。而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没有大量足够的语言输入,没有自然的学习环境,想自动获得語法或说的能力是不太可能的。不少研究者认为,单纯的语言输入是不够充分的,学习者应有机会使用语言,语言输出对外语学习也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必须将可理解性输入与“交互”(interaction)相结合,学习者才能获得习得的条件。也就是说,仅有可理解性输入还不足以产生语言习得,语言学习者必须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在一个有意义的环境中结合,语言习得才能真正有效,语言习得实际上是一种输入和输出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输出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是在验证对输入的“理解”。
  2.2实践上的局限性
  Krashen提出了“理想输入”(ideal or optimal input)应具四个特点: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既有趣又有关联(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和要有足够的量。
  可理解性输入是指理解输入的语言,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学习者无用,如让初学者去看原版电影或外语电视节目。但是即使对于母语习得者来讲,什么是可理解性输入呢?i+1中i是指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但是如何得知这一水平,而且如何让提供给学习者的输入难度略高于目前的水平,Krashen都没有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而且理解与否与人的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很难监测,更不用说外语学习者了。何时何地什么条件下接触的语言才是有效的可理解性输入?
  既有趣又有关联指的是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并且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越有趣,越有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习得语言。然而人是独立的有思维的个体,需求和兴趣不同,自然就很难确立哪一类材料对他是既有趣又有关联。作为外语教师,只能通过实际调查研究针对不同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材料,而一遇到学生多教师少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即使能做,也不是个别教师能够做到的,这需要团结协作,做长期大量艰苦的工作。
  非语法秩序安排指的是语言习得重要的是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是不足也是不必要的。但是各大学的英语专业本、专科的教学计划中几乎都有语法课,而且是必修课。教学计划对教学而言是具有参考性的指导性文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法是需要教授和学习的,而在很多考试中,语法还占有一定的比例。
  Krashen理想输入的最后一个特点为要有足够的量。Krashen不止一次地强调输入要有足够的量,但是这个量的标准是什么,是按时间输入的量还是按内容输入的量,Krashen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如就时间而言,我们的学习时间还远远不够。而在中国,也没有人具体计算多长时间的输入为足够量的输入,因为这是个不好测量的变量。
  除此之外,Krashen的这一输入说是以儿童习得母语为基础的,认为只有在真实的自然的交际环境下进行语言输入,语言习得才会发生。而英语在中国作为一门外语与学习本族语甚至第二外语的语言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把学习者置于目的语环境中,也都不一定能像本土人那样运用流畅自如。
  总之,Krashen的输入说有不少的缺憾,但是如果在教学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相信会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杨,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Krashen.S. & T.Terrell.,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M], Oxford:Pergamon,1983.
  [3]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认为,诵读优秀古诗文有益于学生陶冶情操,增强人文涵养,健全人格,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提高审美感觉和鉴赏能力,是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就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记诵 人文素养 全面发展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随着语文新课程改
期刊
摘 要:如何进行大学英语后续的教学,即“高级阅读”教学或“专业阅读”教学?这已成为大学英语界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拟将“高级阅读”或“专业阅读”教学纳入基础阶段结束之后整个英语教学的系统中加以考虑,即从整个后续英语教学的角度,对英语教学的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不断线 后续英语教学 高级阅读 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结束之后,保证大学英语教学不断线,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具
期刊
摘要: 笔者针对2007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高等数学(二)试题,结合考生考试的具体情况,对试卷进行评析,同时就今后考试可能呈现的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广大师生参考。  关键词: 成人考试 高等数学 评析    《高等数学》(二)是经济类、管理类考生的必考科目,其考试内容共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高等数学约占92%,其中第一章是极限和连续,约占15%;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约30%;第
期刊
摘 要:改进版HSK将HSK考试设立成三个独立的子考试:HSK考试、HSK(口语)考试、HSK(写作)考试,于2007年下半年进行了两次考试,考生和专家普遍反映不错。本文指出改进版汉语水平考试的几点进步,并且指出改进版HSK的几点不足和一些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汉语 HSK 考试 改进版 等级    每年10多万母语非汉语的考生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汉语水平考试的影响力如日中天。2007年
期刊
2007年高考已尘埃落定,出现了新课标卷考区和大纲卷考区的两种试卷共18套,高考作文题又被某些专家炒得火热,认为高考作文已出现四种题型:漫画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  如果单从形式上看,2007年18套作文试题的确是风格各异,异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有变”的特点。但从实质上看,这十八套作文题仍是话题作文一统天下,只不过话题作文最近几年的命题形式有了新的变化,这是一个
期刊
摘 要: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它生生不息地传递着人类文明。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倾听封存在文字里的动听的声音,让孩子们在文字世界里畅游。如何指导孩子在文字世界里畅游呢?笔者就此从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 文字世界 指导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它生生不息地传递着人类文明。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倾听封存在文字里的动听的声音,让孩子们在文字世界里畅游。笔者决定从以下几方
期刊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科马洛夫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马洛夫的崇敬之情。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通过重点语段的朗读品味深刻体验科马落夫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演示多媒体:太空)茫茫宇宙,浩淼苍穹,吸引着多少人去探寻。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落夫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圆满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实现语文教学与美术教学的学科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动脑动手去实践和创新,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这一精神。同时也符合语文课文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自身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绘画激活直观形象思维
期刊
摘 要:生物实验设计题是当今高考的热点,也是学生难以跨越的障碍。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该类型题的解题策略,使学生能够较轻松解答此类型题,促使学生在备考复习过程中重视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懂得解题过程中应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从实验设计的内容入手解决此障碍;应考答题时从“审—想—答—查”四方面来提高高考实验题得分能力。  关键词:实验设计 解题策略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得
期刊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甚感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块心病。作文教学处境尴尬,作文教学笼罩着弄虚作假的怪圈。新的课程改革主张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从事学习活动。作文教学的改革也已推向了峰顶浪尖。首先要认真深刻地审视我们教学工作,反思我们对待作文的观念及行为。  当前人们正力图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上。于是有人提出“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