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理教学走进生活,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自有人类以来,生活就是教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意义。《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联系生活,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透过易于掌握的实际生活情境进行学习,可增加兴趣,促进学习。学生凭借自信和兴趣,有效地掌握原始的概念之后,便可以把这些概念、知识和技能转移到其他情境中,使学习更上一层楼。因此,因地制宜地在教学中安排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竞赛、讲故事、解题接力、实验活动、课外实验探究、实地参观、观看科技影片、兴趣小组活动等,使更多学生参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享受在活动中学习的快乐。例如,学习了《电磁铁》和《电磁感应》后,让学生观察电饭煲等自动电器的控温原理,同时想想如何绕制简易的电磁铁,制作开水温度调控仪等。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又强化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引发学习物理的动机。
  二、在物理教学中多探究生活问题,让物理教学走进生活
  只有实用的,才是学生感兴趣的,如果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典型的物理现象,创设探究问题的物理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则能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教学电灯的原理时,我拿出一个“220V100W”的白炽灯泡给学生看,并引导他们提出一系列问题:(1)灯丝是什么材料做的,主要是利用了它的什么物理属性?(2)它的灯壁,用久了,为什么会发黄发黑?(3)白炽灯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工作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4)用久了,灯的亮度为什么会下降?……电灯泡,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小电器,也是学生最想解决的生活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物理问题,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化枯燥为生动,化理论为生活。这样,学生感受的不再是枯燥的物理概念、深奥的物理原理,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实际问题,学生乐于学习。毫无疑问,学以致用,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物理。
  三、让物理实验走进学生生活,把实验生活化,让生活成为实验的对象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利用生活资源使物理实验生活化,真正体现出“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善于观察、思考、实践,常见的生活资源便可变废为宝,让生活资源成为课程资源,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物理的效率。如,一只可乐瓶,能做声音的实验,水压的实验;两本书可做摩擦力的实验。实验的教育价值与实验装置的复杂程度成反比,一项实验,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彻地获得实验所验证的结果。如为了让学生感受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存在,我用两本书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两本书一页一页地交叉叠放在一起,然后故弄玄虚地念一些口诀(这是为了增加趣味性及神秘感),接着让班上的“大力士”,抓住两本书尽力拉扯。并说如果能把书拉开则奖励一万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无论经过多次拉扯,都无法将书本拉开后,有的学生说那是老师会法术,有的说那是老师用胶水把书本粘起来了,我接着让学生一页一页地翻开,证明并没有胶水。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猜测为什么拉不开。最后我在一片质疑声中解释这是摩擦力作用的结果。因而学生有了掌握有关摩擦力知识的欲望。
  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实现物理教学的延伸
  学习物理理论知识,不是课程的最终目的,它只是完成了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还需要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通过再实践、再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是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利用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再实践、再认识,达到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以及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物理教学的新课改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见物思理的学习意识,教师要用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课堂就会鲜活多彩,富有生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物理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通报了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前三季度,全国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去年
<正> 我国国有企业在经历了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近几年的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后,仍感到步履艰难,缺乏活力。于是一个曾被搁置了的产权改革问题在探索的诸多思路中突显出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章追朔中华优秀文化中儒家"和为贵"的人本思想、道家"天人合一"的
8月27日凌晨3时16分,龙(山)永(顺)高速茅坪隧道进口右洞,提前28天率先打到K26+800分界里程。茅坪隧道为间距30米分离式双洞单向隧道,主洞净宽10.9米,净高7.1米;左线长3087米,右线3092米。
近年来,强降雨引起的城市内涝灾害影响较大,社会各界对强降雨引起城市内涝的预防,防治城市内涝灾害关注强烈。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纷纷建言
[摘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智力因素,又要培养非智力因素,真正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高中体育教师通过注重启发引导、激发学习动机、创造良好环境、开展挫折教育等途径有利于实现以上目标。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非智力因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00091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贯穿中小学教学的始终。“重教辅轻课本”是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原因来自教师、学生及其他方面,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的问题、学的问题和其他问题。  首先,教师“重教辅轻课本”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特别是对课本例题习题的处理。教材,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对象,它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解题策略等人类文化的结晶。面对教材,教师需要深入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19处论述信息化、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并在报告中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了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摘要]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文本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可从学生自我阅读、教师辅导阅读、借助修辞学、借助语法学四个方面使学生对文本的深层含义加以理解。  [关键词]职高语文阅读教学意会言传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120  语文阅读教学具有规律可循的科学性,也就是说,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科学教学与阅读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关系。只要我们把学生学习的兴
[摘 要]在初中体育中开展自主化任务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锻炼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独立观察、独立训练,进而独立总结,从而不断强化自身终身锻炼的意识。分析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自主化任务教学的必然性和措施,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初中体育 自主化任务教学 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