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读”之三境界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的根本在于一个“读”字。只有读得好读得透才能感受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自古以来就有“声为至清者”一说。从而可见读的重要性。学生要想在阅读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首先要从读上下功夫,要充分地研读,读出感知、读出语韵、读出情感。因为朗读的根本就是用嘹亮的声音将文字赋予一种表达艺术。所以,“读”是文本和语文教学的桥梁。“读”一直伴随在中学语文教学,因此,要想提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就必然要做到“读”领风骚。
  “读”字至上 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读”能让学生更好的领略文章意境,感知文本情感。自古以来便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说,教学一直在“读”上下功夫,可见“读”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以往教师“重讲”不“重读”,淡化了学生的“读”的价值,实际上书不是讲通的,而是被读通的,只有读才能懂书、吃透书。“读”不仅能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理解为文章的精髓,也能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完善其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要从“读”字入手。首先要读准。前苏联教育家说过:“教师永远是学生模仿的主体。”因此,阅读教学是“读”字当头,“读”字领跑,教师要带领学生清除各种拦路虎,才能做到读的准读的清晰。文学语言的本身就是立体性极强的可感知艺术。准确优美附有情感的阅读是一种有声艺术,也是走进文章精髓的根本。只有对文本读的透读的深,学生才能搞懂作品的艺术层次,才能感受到语言的和谐美。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对朗读语言的把握一直是学生阅读的重要障碍。只有精准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掌握文言文的常见现象,从而让学生逐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从朗读中品味到作者的精湛写作技艺。
  “读”享其乐 “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中“读”占据的比重巨大,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评价及欣赏能力是“读”的重点。不仅要让学生会读,也要让学生读的明白,读出一种情感来表达内心的触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读的明白了自然就有收获了。在读准的条件下,就要做到读懂。读懂了学生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才能被称之为读懂。读懂更直观的说法就是理清文本内容特性,读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在文本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熏陶下享受到的独特乐趣。只有读的声情并茂才能感受到声声入耳心灵相应,才能让学生心领会神耳目渲染,才能感受到语言艺术带来的独特魅力。
  阅读就是通过对抑扬顿挫、轻重缓慢的把握,将文章的内蕴表现出来,表现的过程是随着文章情节的变化而改变的。阅读形式是灵活多变的。一味的读,只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失去了朗读原汁原味的热情,一味的阅读表面上看是在为“读”打基础,实质上完全达不到“读”的基本要求。因此,阅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当对话较多且情趣韵味较重的文章应采取分角色朗读等。以《口技》一文为例,“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读这段时首先要考虑夜深人静的气氛中一家四口陆续醒来声音,朗读语速要稍作缓慢,语调和声音不宜过大要尽量平缓;而读“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这段排比的句式中包含了五种不同的声音,像是大合唱一样,让人感受到了夜深人静中突然降临的喧闹,因此在阅读中要一点点的增加音量并突出急促的语势;当读到“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时,要将之前急促音量大的语调慢慢的放平,借此来表现“微闻”的“微”,借此来感受夜已深的安静氛围。“忽一人大呼火起……不能名其一处”,这种突发事件的到来总是出人意料的,因此要大声的朗读,快速的朗读,要读出火势的凶猛和救火时的慌乱,借此来表现出“大呼、齐哭”等各种声音。从上述距离不难看出,阅读要根据不同的语速来朗读,要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来衬托文本,用高低快慢的语速来衬托文本形势。只有有意识地教会学生阅读技巧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读”享其乐。
  “读”出心裁 读不仅要读出情感也要读出内涵。因此阅读教学强调以读代讲,从初步的读到思考探究式读,充分发挥“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读不是让文章七零八碎,而是要细致生动。只有读懂了才能激发学生超越自我的决心。人一辈子都在读,并在读的过程中积累长进。以读代讲说的就是避免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读出精彩、读出快乐、读中有所悟。“读”出心裁,说的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读出文章的思想情感,并用声源并茂的语气读出别具一格的基调,从而感受到美的渲染和熏陶。阅读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文章的美感还能打动人心。孔子说过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有节奏的阅读不仅能感染读者也能享受到艺术的魅力。学生只有恰到好处的读,才能深切体会到文本的旋律美。如,冰心诗集中的《纸船》,冰心没有用过于奢华的文字来表现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相反,却用了简约的文字,犹如一本大辞典一样,任何人只要随意的翻阅任何一自然段,都会被深深的吸引,文章长生动的音符更是诠释着深深的血脉情。阅读《纸船》,要用一种感恩的心,且有表情的朗读形式,才能让学生领悟到冰心诗的内蕴精髓和喜怒哀乐。做到披情入文情随声出。因此,阅读不是一项活动,而是一门不可或缺的教学艺术。只有重视阅读提升阅读水平,学生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更大程度的领略文本的内涵,收获阅读带来的乐趣。
  总之,阅读的至高境界就是“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读”就是完成读者、作者以及文本三者的心灵对话,是生命与生命融合的过程。文本情感是通过“读”的过程中从作者转移到读者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能真正读进去,读出文本的情感、思想以及真谛。加强培养学生“学前读、学中读、学后也要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读的古老语言实践中读出语感、读出悟性。让“读”返璞归真才能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读”领风骚。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中学。
其他文献
4月17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协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及会员单位,以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
【关键词】 面部色斑;中医药疗法   因肾气不足,肝气郁结,或寒凝血瘀等而致面部皮肤出现或黄或黑的褐色斑疹,以女性多见,病程缓慢日久,无明显自觉症状,此症为妇女容颜之忧,甚是烦恼,其法难寻。运用中医药辩证施治可收到良好治疗效果,又显中医美容术之精妙。现介绍如下:  1.1 肾虚型:面色灰黯、斑疹灰黑,腰膝酸软无力,月经不调。阴虚者,兼见烦闷,舌质红脉细,宜滋补肾阴,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阳虚者,兼
护理服务质量问卷调查是检验护理服务质量的一种管理形式,也是医患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该方式,院方可及时了解患方的各项需求,对护理质量现状做出客观的评价,掌握存在问题,针对存
访问工程师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访工单位难以落实、企业参与度不高、访问过程难以跟踪、访问效果无法评价等诸多问题导致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制度--学校、个人、企业三者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国家对三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大通县农村人畜安全用水得到了很大发展,2011年国家投资建设了二乡三镇43村人畜饮水工程,此项工程是目前青海省最大的人
在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因写作素材欠缺而使文思难以拓展的现象普遍存在.素材的选用问题巳成为严重制约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提高的瓶颈。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必须从素材感知、素材
目的:分析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现状,探索卫生保健科学管理办法。方法:2010年8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昆山市托幼机构卫生安全隐患调查表》对全市托幼机构进行专项调查。结果:调查112所托
【摘要】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病与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脑梗死发病1周内属于急性期,其中超早期(起病6小时内)治疗关键为保护缺血周边半暗带的脑组织,需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主张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心理支持,以降低致残率及卒中后心理问题的出现。本文就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及康复问题进行综述,以提高普通群众对本病的了解及
目的:通过总结我院在5.12地震帐篷紧急救治站及中德红十字会帐篷医院感染控制、消毒隔离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及方法,为震后帐篷医院这块病源体集中的地方防止院内感染、灾后疫情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和制约着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各种活动。所以,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抓手。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返璞归真,就是回归文言文教学的本真。  一、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  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它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