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主体性 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workh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是指人的头脑对现实的反应能力,这种能力必须达到有创见的新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亲自发现数学问题潜在的神奇和奥秘,领略数学美的真谛,应突出以下几点。
  
  一、引导自主探索 呈现主体性
  
  探索是创新的必由之路,任何创新的成果都是经过一番探索获取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好时机,设计探索性问题,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自我发现新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逐步呈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打开。如此多次,然后提问:“你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有学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而且有无数条折痕。教师表扬他们观察仔细,其余学生受到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的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教师把握时机,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并且熟记。学习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时,教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学生又很快得出结论。要画圆时,教师不讲画法,先让学生自己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整节课中,学生自己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新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鼓励质疑问难 体现主体性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学习的前提。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从有疑到问难,再产生怀疑,是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并体现了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设问的情景,提供设问的机会,把提问权更多地从教师处转移到学生处,是学生逐步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讨论问题”的好习惯。如:“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比、分数、除法间的三者关系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当于”?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出来了,体现出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三、重视动手操作 铺展主体性
  
  皮亚杰说:“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指尖上的。”他要求儿童“高度活动”手指。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如教学“认识线段”一课时,在认识线段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时,教师设计以下几个环节:1.拉一拉——用手捏一根线的两端,然后拉直。2.指一指——同桌互相指拉直的线段,体验线段的特点。3.画一画——先画线段的一个端点,再由这个端点引出一条线,最后画另一个端点;还可以先画一条线,再画上两个端点。4.折一折——把长方形纸对折,指出线段。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发现了在这张纸上折出折痕最长的方法。学生自觉介入教学过程,主动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不仅学得积极,而且对所学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操作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四、启发展开想象 显现主体性
  
  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新的心理过程。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想象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在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启迪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思维,展开合理的想象,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创新能力。如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果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会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联系?问题提出后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做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做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启发学生立体思维,拓展思维的空间,学生真正地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获得深刻的理解,充分显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五、拓展活动空间 突出主体性
  
  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形成了基本技能、技巧,初步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应用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为了战胜困难,他们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从而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应尽可能地使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元、角、分”一课的教学中,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活动开始前,要求每个学生准备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等面值的人民币共5元,让学生来认识人民币。活动中,每人购买的商品中必须有文具、食品、小玩具。活动后,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要说出自己买了哪几样商品,每样商品多少钱,还剩多少钱。通过活动,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学会进行换算,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总之,“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实践证明,学生自我发现、创造、创新的知识和方法,印象最深、记得最牢、用得最活,让他们真正地成为创新的主人。学生只有成为学习大舞台上的“主角”,才能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其他文献
当前,职业院校对精品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可谓如火如荼。然而,精品课程究竟应当“精”在什么地方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说法,“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显然,精品课程是一个大课程的概念,它不仅指课程的内容,还囊括了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要素,包括教学、师资、管理等。  但按照上述五个“一流”还难以看出职教精品课程
由彩色CCD获取的火焰图像包含红、绿、蓝三色亮度值。通过试验和理论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不需参考点而直接利用彩色CCD的双色亮度进行温度场计算的方法,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对试验炉的计
对锅筒分别在上下壁温差、内外壁温差及内压力单独作用下,用三维有限元作了压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与其它两种外载荷相比,在应力考核点由上下壁温差所引起的应力很小,仅分别为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發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落后的教学方式还是普遍存在的:如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教师的教学方法机械单调,课堂上我说你听,我读你跟现象还比较严重。如何在教学上摒弃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呢,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小学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人员物资管控、医疗救治、药品研发、后勤保障、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大数据、人工智能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德育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课堂应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大事。那么,如何让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呢?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应成为过程的参与者、规律的探索者、生活的实践者、情感的快乐者,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知识技能、思想策略乃至生命的价值,成为学生的精神需求。    一、过程展示,让学生成为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轻过程重结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资银行大量涌入我国.今年2月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了扩大银行业的对外开放,这从政策层面上表达出国家利用外资银行破解我国金融业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