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习近平治国理念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nlongal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下,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很好地回答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目标、方法等,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创新高校思政课教改模式是加强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举措,构建全程育人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政 治国新理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57-0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领会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创新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模式,事关主导我国青年意识形态,事关青年信仰的重要性,事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将新理念运用到思政教学改革中,构建全程育人的改革模式。
  一、立足习近平治国理念,看清高校思政改革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传播和抓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看清现状。
  1.重视高校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高校学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应该理直气壮和坚持不懈地抓好”。只有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才能培养出目标一致的接班人,才能更好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
  第一,西方意识的渗透。多元文化不断地影响着中国人,西方意识的渗透和分化从未停滞过,高校学生容易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们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识不到位。
  第二,互联网+年代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青年人获取知识提供了新的平台,但是同样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第三,价值取向影响。社会的转型,会出现一些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不同的价值取向,青年人容易随波逐流,东倒西歪,最终不能形成自我的信仰。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一直是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领域,但是至今为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深入地去研究,找到更适合我国实际的模式。
  第一,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课堂教学以说教为主,忽视学生心理需求,缺乏人文关怀,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学分而学。
  第二,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思政课程以思想、历史及一些理论为主,内容较枯燥,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仅为学分而学习的功利思想。
  第三,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思政理论课程的教材以理论为主,学生对此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只关注内容的完善性,知识传授的全面性,严重忽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吸收率。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四,思想政治课程主要以第一课堂为主,忽视了其他课堂的利用。第一课堂是基础,其他课程是延伸,充分利用非第一课堂的时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构建全程育人改革模式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習总书记的理念里,思政课程改革深受启发,构建全程育人改革模式,真正将课堂,社会实践和生活融为一体。
  1.重视课程教学的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为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一名有信仰的接班人。除此之外,课程内容不仅要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而且要充分利用地方和地区多元的课程资源,构建多角度的思政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可以结合时代发展,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2.强化实践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工作的创新指出“要重点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高校思想政治改革同样需要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都需要不断加强探索,以便更好地适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成长的需求。
  强化社会实践的作用,搭建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实践强化知识及理念,注重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深入社会,亲身体会我国取得的成就,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发展的奋斗史,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树立强化育人的目标,设计完善的实践育人的教学体系。
  3.融入生活的全部
  为更好提高思政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将思政课程改革融入到生活,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可思政课程开设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氛围感染。通过校园的海报、教室的布置、宿舍走廊的设计及广播等方法,通过集体及分散观看一些关于国情、民情的视频,让学生每天都在接受着党的教育。第二,立榜样。构建校园榜样栏目,寻找你身边的榜样等形式,传播正能量,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王磊,李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策略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
  [4]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70/201209/142870.html,2012-1-10/2018-03-07.
  作者简介:姚顺良(1987-),女,汉族,广西桂林市人,助教,教育学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成为我国高中政治学科改革的重要依据,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培养能力、形成健全品格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是进行高中政治学科具体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有效怎么进行教学,如何依据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能力和品格具有现实意义,是现阶段需要探索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福柯通过对传统权力观的否定确立了新型的权力观。在福柯的权力世界中,权力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权力与知识互生共谋;权力关系是移动的,是没有绝对中心的不断变化的网络;权力不再被视作为某个组织、集体或者个人的所有物,权力没有主体。笔者认为,福柯权利理论对探讨高等教育领域中大学共治问题具有很强的工具价值,本文运用上述福柯的权力理论从治理目的、治理主体、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这四个方面来阐释大学共同治理的
期刊
【摘要】作为学校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人高等教育对于终身学习和人才培养的扩展方面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本文以教学模式的定义和性质为基础,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存在忽视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滞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缺乏有效的评价依据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成人教育的发展,所以,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然迫在眉睫。  
期刊
【摘要】为了让地方高校博士青年教师更好的发挥教育作用,来为学校的发展和我国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就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地方高校博士青年教师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出不足之处并提出对策或建议。笔者运用走访、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通过对大理大学的博士青年教师的调查,得出了一些重要信息,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博士青年教师虽然在其工作方面得到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还是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在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还面
期刊
【摘要】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逐渐凸显出评价理念相对滞后、评价指标设计不够科学、评价标准比较模糊等问题。本文从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反馈等层面提出优化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48-02  一、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与之相反的声音,这类声音认为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是对于现有知识的大胆整合,不具备民族意识,不能很好地发挥和解决我国本土教育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实施本土文学教育教学的实践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本土文学 教育教学 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49-0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育改革进入“3.0时代”。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初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主要是指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本文就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
期刊
【摘要】数学分析课程作为数据工程专业基础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与大数据应用培养目标严重不匹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探索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大数据应用特色专业的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新模式。本文结合数据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数学分析中反常积分等内容与概率论中的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内容的衔接为样本来演示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此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本文明确了在数据工程专业中数
期刊
【摘要】在信息时代,随着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的改变,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渗,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独立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此,必须要进行以预防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思想价值观念。本文对以预防为导向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提高我国高校的思想教育质量提供可靠的建议。  
期刊
【摘要】为了提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依法增强党和政府对新媒体的领导与治理,积极构建与大学生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持续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的路径举措,以应对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