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育改革进入“3.0时代”。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初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主要是指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本文就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学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 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25-02
  引言
  核心素养是当今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理解为,经过老师的指导学生拥有某种特定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拘限于学科知识,也可以是一生的性格形成,或者其他。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学习为基础的,但同时它又高于基础技能,它是一种思想,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中,是老师长期以来要把握的一个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对本学科的理解以及教学评估和教学设计的开展。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如何将数学核心思想贯穿至整个数学课堂中。
  一、数学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突出核心素养的引导
  将数学知识的传授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来制定适合初中生的学习方案,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此点出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老师会提前对课程进行预习,因此课堂的开展也是围绕老师事先确定好的主题来进行的,一般都是本章节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有条理地接受数学知识,但老师同时也忽略了本章节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所有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而学生的成长方向和培养方向则会在其中体现出来。教学活动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个是知识获取,第二个就是文化取向。大部分老师都能够很好地完成第一部分,让同学能够应付接下来的考试,这是应试教育中的不足,同时也与教育的初衷大相径庭。老师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有育人,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着学科的文化取向、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建立起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理解和处理的能力。就是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地运用其在上課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老师要给同学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学习平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数学教学的导入过程中突出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观引导
  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老师上课就直奔主题,不注重数学知识的导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数学教学质量。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应该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愿意运用数学。这时候老师就要利用课堂前的导入时间,即在讲数学知识之前,先利用一些实例或者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三、老师要在解决问题中突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往老师都是将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至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发展方向、目标却很少关注。思维是一个学科的灵魂,没有数学思维的存在,那么学生所获取的数学知识则注定是一个空壳,学生只会利用学到的知识去应付考试,但却无法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个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也不会很积极的参与。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这是不合理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核心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课堂才会变得灵动起来,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举一反三,给他们留有足够的时间,供他们去思考和交流,同时老师还要大胆鼓励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质疑,能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将抽象复杂的具体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还可以结合自己所学过的函数、数形等数学知识对其加以分析和研究,不断发展自己,从而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尤为重要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有助于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另外老师要将文化取向和价值取向引入至数学课堂,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里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奠宙,解放思想,也来说说数学核心素养《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14):2-2
其他文献
【摘要】校企合作这个概念提出已久,但中高职校企合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文中主要从校企合作中校企利益相关度低,校企合作意愿不对称这两个方面论述,并针对该问题提出要回归行业企业办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允许校办企业,企办学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03-02  一、中高职校企合作现
期刊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课题“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以工程测量项目为例”(课题编号:A2017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55-01  1.前言  自2008年教育部等部门共同举办全国技能大赛起,测绘类技能竞赛就开始在全国各省市、各行业如火如荼的展开,到目前为止
期刊
【摘要】《食品微生物检验》为中职院校食品检验专业核心课程,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食品微生物检验岗位从业人员而设立,符合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为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对食品行业检验岗位技能人才高标准的要求,应开阔思路,了解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积极开展课程改革与实践。本文根据《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现状,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定位分析、课程改革措施与方法、条件保障等
期刊
【摘要】本文从数字逻辑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学管理体制两方面分析了数字逻辑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指出学校要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课时比,实验室要保证全天开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实验,加强实验教学的占分比,提高学生重视程度。通过研究证明改进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数字逻辑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成为我国高中政治学科改革的重要依据,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培养能力、形成健全品格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是进行高中政治学科具体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有效怎么进行教学,如何依据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能力和品格具有现实意义,是现阶段需要探索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福柯通过对传统权力观的否定确立了新型的权力观。在福柯的权力世界中,权力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权力与知识互生共谋;权力关系是移动的,是没有绝对中心的不断变化的网络;权力不再被视作为某个组织、集体或者个人的所有物,权力没有主体。笔者认为,福柯权利理论对探讨高等教育领域中大学共治问题具有很强的工具价值,本文运用上述福柯的权力理论从治理目的、治理主体、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这四个方面来阐释大学共同治理的
期刊
【摘要】作为学校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人高等教育对于终身学习和人才培养的扩展方面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本文以教学模式的定义和性质为基础,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存在忽视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滞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缺乏有效的评价依据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成人教育的发展,所以,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然迫在眉睫。  
期刊
【摘要】为了让地方高校博士青年教师更好的发挥教育作用,来为学校的发展和我国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就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地方高校博士青年教师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出不足之处并提出对策或建议。笔者运用走访、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通过对大理大学的博士青年教师的调查,得出了一些重要信息,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博士青年教师虽然在其工作方面得到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还是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在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还面
期刊
【摘要】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逐渐凸显出评价理念相对滞后、评价指标设计不够科学、评价标准比较模糊等问题。本文从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反馈等层面提出优化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48-02  一、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与之相反的声音,这类声音认为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是对于现有知识的大胆整合,不具备民族意识,不能很好地发挥和解决我国本土教育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实施本土文学教育教学的实践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本土文学 教育教学 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49-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