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三维动画角色的个性化创作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light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画角色是动画的作品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塑造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三维动画角色,不仅能够使动画本身表达出完美的效果,并且能够提高动画作品的商业价值,是现代动画人所追求的。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可以分为角色初探、初期制作、中期制作、后期制作四个方面,把握住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就能推进动画角色的个性化塑造。
  关键词:三维动画;动画角色;个性化创作
  前言:三维动画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动画电影的发展日益完善,并且在投入市场的过程中衍生出其重要的商业价值,因此,如何使三维动画制作过程变得日益精良,也成为动画制作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三维动画的个性化创作是动画创作的核心,也应该是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三维动画角色个性化创作进行探讨,以期为日后动画创作实践做出启示。
  一、动画角色个性化创作内涵
  所谓动画角色的个性化创作,就是指在动画设计的过程中,使其中的角色具有独特的性格特征,符合大众审美,具有人的特性,并且能够为人们所熟知。实现三维动画角色的个性化创作,不仅要先将动画角色放人到一个大环境中,还要对人物进行反复的后期加工与修改,使每个动画角色都能既符合自身的特点,又服务于整部动画。
  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的区别在于更强调角色的立体型,其创作原型还是对每一幅画、每一个细节的修饰。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运用三维技术对动画作品进行修饰与创造,其目的就在于使角色更为动人。之所以要实现三维动画的个性化创作,不仅仅是塑造电影角色、情节的必须,在当时当代,更具有了重要的商业价值,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对于动
  二、设计尉本——角色创作的蓝本
  实现动画角色的个性化创作,首先就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甚至完美的剧本。动画角色的个性化塑造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动画角色的人物化过程,使不同的动画角色,具有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等,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角色,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动作,甚至有不同的口头禅、小动作等。例如在《冰川时代5》中的羊驼,就有吐痰的习惯,这是符合羊驼本身动物性的,而其中练瑜伽的习惯,就是与人的习惯相适应的,因此,在一个完整的动画电影中,无论是三维动画还是二维动画,都需要有一个原始的剧本模型,在根据这些剧本模型去考量不同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样的。根据角色的特点,去进行定位与二次设计,这是三维动画电影角色创作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动画剧本,能够初步决定任务的性别、年龄等,并以此为基础引发人们的思考。
  三、前期制作中的角色设计
  前期制作是将角色故事与三维技术相统一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角色与三维动画相磨合的阶段。三维动画电影的制作,与普通的电影还有一些区别,就在于其中的每一个角色、每一帧动画,都是先由一幅幅图片组成的,追求的是精益求精的设计,而不是演员的即兴发挥,这也就要求在前期制作过程中,考虑到每一个细节的变化,包括高矮、大小比例,每个不同的动画角色的角度、方位、灯光等的不同设计,最终要实现的是各方面的完美与配合。在前期制作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做,就是按照最初的设想,将内容摆出来。对于不同的角色而言,初次亮相,需要具备的因素就是个体本身的完美,正颜如何、侧颜如何,以及各方面的均衡发展,都需要进行设计,包括其中的动作习惯等,都已经初步成型。
  四、中期制作过程中的角色设计
  动画的中期制作环节,实际上是立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前期制作过程中,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差距并不是十分明显,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每一帧动画的设计,但进入到中期创作之后,就要实现其立体化。事实上,立体化的环节并不如想象中简单,需要设计者从更为综合的角度去考量角色的需要,而且要能够有所突破,对二维动画的本身平面的突破,同时也是对创作的突破。例如在色彩及明暗度上,在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中有着巨大的区别,这也是调整的重点所在。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能够把握住不同角色的一些不同特点,对颜色、动作等都进行统一的安排。角色个性化,就是要彰显出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形成,并非是靠文字揭示出来的,而是通过设计的形象表演出来的,这也就要求做出更多的努力,只有使画面变得温暖、和谐起来,才能使角色更深人人心。因此,立体化的过程,也包括对环境的设计与考量。
  五、后期制作过程
  进入到后期制作环节,就是要从整体性考量的过程。在整个动画设计过程中,后期的制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后期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更多的侧重于整体效果,包括环境与角色的配合,例如动画角色喜欢随身带把扇子,那如果是冬天就需要将扇子换掉,这就是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再例如一个动画角色的动作或者语言影响了其它角色的表现,或是两者之间有许多不协调之处,包括颜色、语言等,都会使观者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也就是个体过强。只有从整体角度进行协调,将一些会影响到整体的个性化进行改变或删减,才能实现角色的完美塑造。没有孤立的角色,只有孤立的个体,后期制作的环节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结论:在整个三维动画角色塑造的过程中,个性化是整个创作过程的核心,只有擁有个性化的角色,动画作品才会被记住,但优秀的动画作品并不仅仅拥有个性化的角色,而是拥有与环境相一致的个性化角色,这也正是设计师需要着重思考的方向。本文针对三维动画角色的个性化创作的思考,实际上也是对故事角色如何与技术相融合的探讨。三维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动画技术,主导着当前动画市场尤其是动画电影的市场,附加进入的三维效果,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其进行思考与关注。
其他文献
摘要:舞蹈课程是我国学前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学前舞蹈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偏向于女生,但男女生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与生理差异,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需求。本文对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男女生差异的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策略,促进学前舞蹈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男女性差异;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策略  1、前言  随着社会与
期刊
摘要:环境艺术是一门贴近环境、基于环境且改造环境的重要艺术手段,其经常被用在室内装修、室外景观等多方面的设计当中。利用环境艺术手段实现对现有环境中元素的突出表现,从而使整个场景变得更加符合所宣扬的主体,使人们浏览忘返或倍加倾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个性化作为创新的主要体现,其将更加易于直观的影响人们的视觉与感情,从而使环境艺术所打造的场景更加具有魅力与表现力。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将结合自身多年
期刊
摘要:花鸟画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论文主要研究花鸟画的色彩在时代特征中的应用,特别是受到不同社会背景下其发展特色,体现出不同的时代作用和社会特点。色彩在传统花鸟画中的运用象征着时代的特征。通过研究色彩的时代特征在传统花鸟画种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色彩的基本含义和属性,将色彩在花鸟画创作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较为准确的表现出来。  关键词:色彩;时代特征;传统花鸟画  一、引言
期刊
摘要:油画是从西方传来的画种,传入中国以后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别于西方的传统油画和苏派的绘画面貌。具象写实绘画,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再现大自然以及描摹大自然,追求整体风格的精神性和绘画性才能有别于数码产品,才是艺术家所追求的目的。  关键词:具象写实;绘画;精神内涵  油画是从西方传来的画种,传入中国以后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别于西方的传统油画和苏派的绘画面貌。具象写实绘画,在不断地发展过
期刊
摘要:晋剧三国戏很多,但反映晚年诸葛亮的比较鲜见。山西省平定县晋剧团从填补舞台空白出发,移植越调《尽瘁祁山》为本土同名剧目,一经上演,立即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主演王文兰也成功摘得第13届山西省戏剧杏花表演奖。作为县级剧团主打的移植剧目,不负苦心,亮点很多;作为主演王文兰,女须生演出了男风骨,实属不易。二者之间,从一个侧面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好剧目需要好演员、好演员需要好剧团”的舞台范本。  关键词:戏
期刊
摘要:从早期的哲学到美学,自然到艺术,优美与崇高的探析发展至今。优美与崇高一直是一对密切联系,又极具不同特点和独特内涵的美学范畴。本文针对“优美与崇高的艺术特点”在音乐中较强的合作性,通过音乐作品《梁祝》生动展现优美与崇高在艺术中的独特之美。  关键词:优美;崇高;艺术特点;音乐  优美与崇高是西方美学中两个基本范畴。西方美学史中,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论及“优美与崇高”,他就音乐的审美风格做
期刊
摘要: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作主要将唐宋绘画的特点和当时元朝统治时期的时代特点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艺术。赵孟頫以其自己的美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启示并开创了元代及其以后热爱国画的画家们的绘画风气,为元代以至后世的美术发展做出了功不可没的重要贡献。本文以赵孟頫绘画为背景,主要探析其绘画对元代及后世画坛的影响。  关键词:赵孟頫;绘画;影响  在中国画历史的长河中,元代画家赵孟頫给后世的艺术发展
期刊
摘要:纸质文物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课题,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正视文物保护的具体要求。本次研究中将对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现代修复技术的具体要求,对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现代技术  纸质文物保护和修复是关键所在,在修复过程中需要了解纸张的性质和属性,做好收集工作。通过对文物进行了解后,找出更适合保存方式,这不仅仅是科学家的工作,同时也是修复技
期刊
摘要:笔者从多年时装画教学和长期的书法练习中感知中国传统书法美学与时装画创作的内在联系,分析时装画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借鉴传统书法的艺术形式,形成更具独特风格的时装画。  关键词:时装画;中国传统书法美学;传统元素;创新  书法与绘画有着相同的根源,这一观点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出现,而“书画同源”一词则是由唐代张彦远最早提出,书法与绘画二者名称不同然而形式却相通。东汉末年书法开始有了自己的形式美感,
期刊
摘要:萨满文化艺术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社会价值。我国东北地区的萨满信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個独特的文化圈。我们必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萨满文化艺术,祛除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获取其中民族文化和民间科学的精华,秉持正确态度,加大萨满文化艺术的保护力度,创新发展应用。  关键词:萨满;文化艺术;传递  21世纪,世界已进入国际化、科学化、现代化与传统共生存的多元时代,在新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