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多认一个字(故事)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有一个叫白蝶的女学生,参加了八路军。那时候军队里识字的不多,她就被安排到连队里当起了宣传干事,任务就是念念上头的文件,写点材料什么的。后来,首长见队伍里都是些目不识丁的愣头青,就又给她安排了一个任务——教战士们识字。
  于是,白蝶成了“识字班”的老师。战士们大多对识字一窍不通,而且战事紧张,来了任务就要出发,一天一夜要跑几百里地,教多少字也记不住啊!于是,白蝶给战士们定了个规矩:每天只认一个字。
  这么教了几个月,还真有点成效。有的战士能读简单的文字,写一些简单的句子了。
  这天,白蝶又教给战士们一个字,她领着大家反反复复地念了几遍。这时,后排有个战士“腾”的一下站起来,红着脸对白蝶说:“白干事,我想多认一个字。”白蝶就问:“你想多认哪个字呀?”
  战士张了张嘴,还没说话,脸却更红了。白蝶就说:“这位同志,我每天只让大家认一个字,是怕多了认不过来。你如果想多认字,课后可以单独找我,我会教你的。”
  那个战士就又坐下了。
  第二天,白蝶又教战士们认字,她注意到,那个想多认一个字的战士,一直认真地看着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白蝶心想,他究竟想认哪个字呀,心情这么迫切?那个字一定对他很重要。
  后来,白蝶打听到,想多认一个字的战士叫石娃。于是,白蝶找了个单独与石娃在一块的机会,问他:“石娃,你不是想多认一个字吗?到底是什么字呀?”
  石娃的眼睛不住地往地下看,支支吾吾了半天,突然说:“白干事,我、我不想认了。”说完就跑了。
  白蝶望着他的背影,觉得有些好笑:这个石娃可真有意思,一个字而已,至于这么紧张吗?
  八路军与日本鬼子的战斗越来越激烈了,最惨烈的那一场是关家岭战役。战斗进行得很激烈,医护人员忙着把负伤的战士抬下战场,白蝶也加入到救护队伍中,在战火中穿梭着帮忙抬人。这会儿,白蝶又帮着抬下了一个重伤员,他的面目都被炮火烧得焦黑了,但白蝶还是认了出来,他就是那个想多认一个字的战士石娃!
  石娃被抬下来时,几乎没了气息,大家使劲摇着他,摇了半天,他都没睁开眼睛。这时,白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她大声地在石娃耳边喊着:“石娃,你不是想多认一个字吗?你想认哪个字?”这句话一说,还真出现了奇迹,石娃的眼睛竟缓缓地睁开了。
  白蝶伏下身子问石娃:“你想认哪个字,我教你。”石娃的嘴巴一张一合,发出的声音却很微弱,在炮火声中根本就听不见。白蝶按照他的口型说了几个字,石娃都没有反应。最后,白蝶想起了一个字,她顿时觉得脸上一烫,可现在已顾不上这么多了,她趴在石娃耳边,轻声说:“你是不是想认识‘心爱’的‘爱’字?”这回石娃有了反应,他费劲地点了一下头。原来,石娃想认的那个字就是“爱”。
  “爱”这个字,在那个时代让人难以启齿,容易想到男女爱情。白蝶一个女人家,对着一大群男人,也感到教这个字有些敏感。而且,繁体的“爱”字笔画复杂,怕战士们学不会,白蝶就一直没教。现在,却有个重伤员专门要学这个字,白蝶就给石娃写了一个大大的“爱”字,指着字对石娃说:“你看,这个字就念‘爱’!”石娃翕动着嘴唇,似有若无地念着……接着,石娃的手哆哆嗦嗦地往衣兜里掏着什么,还没掏出来,手就垂下去……
  白蝶帮石娃把衣兜里的东西掏出来,一看,那是一张纸。那张纸也不知在石娃怀里呆了多长时间,已被揉得很皱了。纸上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开头好像是“春妹”,后面有一个“我”字和一个“你”字,两个字中间有一个空。
  白蝶明白了,这是一封极其简单的战地情书,因为石娃有一个字不会写,这封情书就没写完。如果这封信写完整了,就是:“春妹,我爱你!”
  白蝶怀着沉重的心情,把石娃的情书写完整。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封情书送出去。可是,接下来她却遇到了难题,这信该投到哪里呢?她问了很多战士,他们也不知道石娃是哪里人。本来有几个跟石娃很熟的战士,却都在关家岭战役中牺牲了。再说,“春妹”只是个小名,叫春妹的人多了去了,就更没处找了。白蝶犯难了,于是,这封情书就一直留在了她手里。
  后来,抗战胜利了,白蝶被安排到解放区当妇联主任。她又拾起了自己的拿手活,把解放区的妇女们聚集起来,手把手地教她们识字。只有让她们把文化知识学到手,才能把她们彻底地解放出来。
  妇女们都拿着针线活,一边做活一边认字。这天,白蝶教妇女们认完字,刚要宣布下课,有个女人站起来,羞涩地对白蝶说:“白主任,我想多认一个字。”
  白蝶一愣,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呀?突然,她想起当年的石娃来,石娃也说过这样的话呀!现在不比抗战时那么紧迫了,她可以从容地教大家认很多字。白蝶就和蔼地对那个女人说:“你想认哪个字,我写给你看。”
  女人看了看在场的这些人,支吾了两声,却又说:“我……要不,下次再认吧。”说着又坐回去了。白蝶觉得有点蹊跷。有一次,白蝶在集市上看到了这个女人,就悄悄地跟到了她家。
  女人见白蝶来到家里,很是意外。白蝶说:“你不是想多认一个字吗?现在只有咱们两个人,你想认什么字,和我说吧。”女人还是有些犹豫,白蝶就笑道:“我们都是女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女人脸红了,她从屋里拿出一样东西。白蝶一看,是一块手帕,手帕上绣着一个名字:石娃。名字下面绣了一个“我”字和一个“你”字,两个字之间留着一个空。白蝶心里一动,她立刻就明白了,女人也是想认个“爱”字。这块手帕,其实也是一封情书。
  看到“石娃”这个名字,白蝶不禁脱口问道:“你叫春妹?”
  女人看了白蝶一眼,奇怪地问:“你怎么认识我?”
  白蝶心里一阵激动,可她想了想,就掩饰说,是从别人那里打听来的。白蝶心里很矛盾,过去她一心想找到情书的主人,现在她终于找到春妹了,却不知道該不该把情书交给对方。白蝶怕春妹伤心。
  回去后,白蝶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石娃的情书交给春妹。如果耽误了春妹的青春,这一定是九泉之下的石娃不愿看到的。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这一带突然遭到了国民党的空袭。白蝶忙和部队一起把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这次空袭来得太突然了,还是有些人被炸死了。
  白蝶在死难者中看到了春妹,她手里紧紧攥着一块手帕,都被鲜血染红了。这块手帕,已经绣上了最后那个“爱”字。白蝶含着眼泪,把石娃的情书掏出来,放在春妹的另一只手里。
  白蝶心想,自己这也算是把石娃的情书送到了。她在心里默默地祝福:石娃和春妹在九泉之下,都能读到对方的情书。
其他文献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基调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是把握好三条:市场的力量要加强;政府的作用不能丢;二者的优势要互补。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完善。坚持什么?就是继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期刊
敬爱的爸爸:  今天是您的88周岁生日,中国人将之称为米寿。若按旧历虚两岁的话,又是您90岁大寿。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大喜日子。昨晚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既为庆祝您的生日而激动,又因未能前往祝寿而感到遗憾和自责。  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48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亲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我从您身上要继承和学习的高尚品质很多,最主要的有如下几点:  一是学您做人。爸爸年高德劭,深受广大人民群
期刊
自从1492年秋天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南美洲一个叫圣萨尔瓦多的岛屿上发现印第安人吸的烟草后,就决定了烟草将要传入世界各地的命运,不过,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当时只是把烟草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来种植的,就是法国驻葡萄牙大使尼古特把烟草带到法国时,也是把烟草作为能“医治百病”的药物来吸的。法国为了纪念尼古特的传播之功,还在1586年把烟草定为尼古丁属,把烟草中的碱称为尼古丁。真是功大无边,慰劳有加了。 
期刊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中发〔2002〕7号2002年7月9日印发)  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  第六十三条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的各项规定,并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  (二)不准以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三)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  (四)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
期刊
湘乡市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理念追求,按照市场经济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三大目标,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胆革新体制机制。  打造平台筑基础。坚持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名片和窗口,按照“能进则进、应进尽进、便民快捷”的原则,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抓好“三个集中进厅”:审批项目集中进厅。将具备集中办理条件的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中心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而如果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就会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就谈不上分享现代化成果。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关键是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指示精神,不断提升扶贫开发的精准化水平。  贫困底子和扶贫对象要精准。溆浦作为国家扶贫攻坚试点县之一,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今年我们把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作为扶贫开发的首
期刊
本期我们向大家推荐的是谢之光、陈瑟真的作品《做好红旗献英雄》,作品尺寸72.5厘米×49.6厘米,创作于1960年。  那个年代,宣传年画是“最富战斗性和群眾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直接为政治、为生产、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形式之一”。《做好红旗献英雄》正是以其鲜明的主题、精致的笔触、浓郁的风格成为当时的年画代表作。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英雄都是备受人们尊敬、闪耀道德光辉的人物
期刊
在英国,走在街道上,几乎看不到招摇的现代建筑,几百年以前的古堡或教堂几度维修之后,仍能看到旧时的模样。路两旁独门独栋的别墅样式十分古老,门前花园里鲜花常开不败,空气里飘散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  英国人热爱乡村生活,英国人的乡村情结在英国文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莎士比亚称英国是“另一个伊甸园,半个天堂”,莎翁戏剧和诗歌中从不缺乏对这个伊甸园里草木花卉的赞美。以华兹华斯为首的湖畔诗人则不断地在田园中寻找
期刊
长城内外,北国南疆……受传统文化和地方习俗影响,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每天都有“红白事”在“彩排”“上演”。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的背景下,这些事宜又该如何操办呢?  怎样算是“大操大办”?哪些人不准“大操大办”?  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是中央和中央纪委三令五申严厉禁止的,也是当前大力查处和曝光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之一。那么,怎样算是“大操大办”?哪些人不准“大操大办”?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初,有一次在总理处召开中央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总理未到前,出席会议的副总理和老部长们在会客厅聊天,大家谈当前的困难经济形势,很自然就把话题转到吃的问题上來了,都说很久没有尝到肉味了,看今天能否在总理这里品尝肉味打打“牙祭”。  上午会议结束后,总理留大家吃午饭。当大家坐下来却发现摆的四菜一汤,未见肉影,在场的老部长就发了几句牢骚,说总理啊!我们这些人都是好久没有闻到肉味了,满以为今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