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典型绿洲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中的人为影响空间分异研究

来源 :干旱区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量化人为活动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是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涉及人为影响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尚不多见。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危机带,对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区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反响强烈,主要表现在其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随水土资源开发程度而发生的变化。本研究借助于3S技术和地统计学的空间分析方法,较系统分析了1990-2002年塔里木河上游地区阿克苏绿洲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人为影响指数,定量揭示人为开发利用活动的空间变异、强度分布。研究表明,以阿克苏绿洲中心所在的人工绿洲系统为人为影响程度相对高的区域,广大的荒草地、沙地和部分水域为人为影响低的区域。2002年的人为影响特征与1990年相比,出现了较大变化,人为影响指数较高的区域面积在不断扩大,这与近年来当地人口数量上升导致的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和通过毁林、毁草来拓垦耕地有直接关系。 How to quantify the effe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change of land use pattern is a hot issue that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At present, researche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influence are still rare.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are typical ecological fragile zones and environmental crisis zones. They strongly respo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in areas dominated by human activities, mainly due to changes i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 in 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By means of 3S and geostatistical methods,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land use in Aksu Oasi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from 1990 to 2002, sets up artificial influence index and quantitatively reveals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human activities , Intensity distribu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n the area where artificial oasis where Aksu Oasis Center is located is relatively human-influenced, a large area of ​​wild grassland, sandy land and part of water area are artificially low affected areas. Compared with 1990, the anthropogenic impact characteristics in 2002 have seen a great change. The area with a high artificial influence index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This is in line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area caused by the increase in the popula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through the deforestation, There is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rehabilitating cultivated land and rehabilitating grass.
其他文献
看图说话是小学低、中年级说话训练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口头表达训练。在这种形式的训练过程中,看图是基础,思维是关键,表达是目的。看圖,是为学生说话提供了基本凭借;思维,是从观察到表达的桥梁,它起着接受信息(画面形象)、加工信息(把画面形象转化为语言信息)的双重功能;表达,是观察、思维的最终目标,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传递和输出。由此可知,看图说话的教学过程是观察一思维一表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实现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思考教的问题。这就是要把教师职
内容提要:  幼儿园该怎样面对“拔苗助长”现象?身处教育改革前沿的教师,如何詮释减负增效的涵义?怎样落实减负增效,真正让幼儿快乐、轻松地学习?  关键词:  减负增效 涵义 平衡 素质  近年来,全国性的“减负增效”呼声可谓轰轰烈烈,和中小学的作业负担过重和升学压力相比,幼儿园的“拔苗助长”现可谓花样繁多,如整日让幼儿忙于学跳舞、学弹琴、学画画、学珠心算、学讲故事等,这些都违背了幼儿身心发
毋庸置疑,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充满激情、智慧的课堂。新课改倡导的是教師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动态的教学关系,彼此交流思考的方法、分享思考的过程、展示思考的成果,使课堂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共鸣的动态过程。那么这样的充满激情的课堂是谁创造的,怎样创造的呢? 近来,一直在思维活跃的课堂教学中摸索前进,尝试了几个做法,发现学生们还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源自哪里这样的充满激情的课堂是谁创造的,怎样创造呢?只看学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高质量、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是新世纪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优化课堂教学,难点在改进作文教学,关键是改革会考与评价,保证是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质。  一、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形式,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所谓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
示范是指展示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也可以认为是某种经典的展现,某些标准的直观演示。在美术教学中这种典范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静态的示范(挂图示范、优秀作品示范等),二是动态的示范(课堂示范、个别示范、修改意味的示范、教学视频的示范等)。在职业高中的美术课中,美术技法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示范是众多教学技法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它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象化、模糊的东西清晰化、空洞的理论实质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极力倡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知成功.Go for it!要求老师
目的:本研究于原发性失眠患者和失眠大鼠模型上,应用AIS量表、ET、PET显像等检测技术,从无创性中枢检测角度研究针刺单穴、配伍腧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中枢神经机制,以论证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