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鲜明的民族精神,是区分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同其他国家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在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我国逐渐遗失了很多精神上的宝贵资源,特别是在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严重缺失。本文试阐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  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


  目前,很多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认识十分浅陋,缺乏必要的文化引导。很多小学生都知道孔子,也知道传统节日意义重大,但是缺乏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及道德理念十分丰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树立远大的信念理想。
  一、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目前,吃洋快餐、过洋节成为了一种时尚。再加上毒大米、瘦肉精等事件告诉我们,中国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是部分中国人却丢失了德行。因此,加快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小学综合实践课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贴近生活,注重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综合活动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近来来,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下,小学教育环境变化很大。特别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学校和家庭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上,弱化了对其的情感和道德教育[1]。很多小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了解很少,比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习俗的传承。
  (三)有利于学生坚定信念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道德伦理以及宗教信仰,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和谐与兴盛。一个国家不管贫穷还是富有,只要民众拥有了坚定信念,那么这个国家才会有发展,才能够稳定。所以,这充分说明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传统美德,要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氛围里,坚定自己的信念,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只有这样,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
  二、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措施
  (一)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要在课堂上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分課时进行。比如对于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可以分为四节课来完成这个主体活动。第一节课之前,教师要通知学生回家收集与春节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对于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随后分组汇报讨论交流的结果,比如春节的由来、有哪些与春节相关的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各地区在春节期间的风俗习惯等。并且教师还要给学生提问,比如过春节小孩都有什么讲究,有哪些娱乐活动等;第二节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剪窗花活动,全班所有同学都必须参加,一起动手制作;第三节课可以开展包饺子活动,教师要提前通知学生带好原料,同时要注意关注少数民族清真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品尝,第四节课,教师要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感受,让学生讲讲自己对春节相关文化和习俗的认识。
  在端午节到来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端午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比如,第一节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端午节的来历,屈原的传说等相关资料,然后在活动中互相汇报学习;第二节课,教师提前通知学生带好材料,泡好糯米,并在活动中学习包粽子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方法指导;第三节课,首先教师要分析上节课中的不足,让学生进行总结,并继续开展包粽子练习,让学生牢固掌握;第四节课,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谈谈自己在包粽子过程中的收获。通过这类活动,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会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2]。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自觉规范自觉的行为,心智不断成熟,明辨事理,敢于担当责任。同时也能够尊师重道,友爱同学,孝敬父母,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资源整合,与学校德育处及各学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文化经典著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权威,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年龄、年级上的差异出发,组织开展适合各阶段学生的诵读经典活动。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天人合一”、“和为贵”中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人间和谐相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目前倡导的“和谐社会”都能够在传统经典国学中找到渊源。学生通过对文化经典的诵读,不仅对学生的健康成才很有帮助,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以及民族复兴的重任。因此,要是要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组织引导,从学生知识层次的差异入手,让学生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3]。另外,教师还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加强课文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够积累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小学教育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样才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以沉淀千年的中华文化为依托,让学生认清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易懋.论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无线互联科技,2013,12:221.
  [2]朱德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回归与重塑[J].文学教育(上),2012,11:96-97.
  [3]王思敏,王雅楠,郭云波.探析农村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模式[J].北京农业,2011,06:271-272.
  作者简介:陶发玲  1994年毕业于新疆乌鲁木齐师范学校,后进修汉语言大专、本科。至今教龄20年,校内从事小学综合实践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我国新课改脚步的不断的加快,我国的中学生的古典诗歌教学工作也取得而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虽说其取得的不斐成绩是不容人所忽视的,但其仍具有众多的问题是亟需人民去解决的。本文主要对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了相关性的解决对策。关键词:中学古典诗歌现状对策  我国的儒学大师孔子曾经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学、可以观、可以群、可
期刊
摘要:孩子天生就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教他们什么他们必然会按照所教的去做,所以要想幼儿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去完成。关键词:良好习惯文明礼貌讲卫生  2-3岁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
期刊
某一天的信息课堂上,当我宣布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在word里面输入一段文章时,在中间传来一阵接一阵“唉”的叹息声。“都练习了几节课了,还是练习这个。”“老是练习这个真没劲。”“以前玩紙牌游戏和画画真有意思!”他们的一串话引起了我的思考,一连串的疑问涌上心头。如何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这门技术?信息技术课中运用游戏教学好吗?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动手动脑,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学好这门课程必须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
期刊
摘要:每篇课文的学习,学生都能自由地自己与计算机互动——在网上自己阅读、查阅资料、在平台上表述自己的理解,倘若还能够有回应,不是真的能够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了吗?网络学习,“可以做到大规模的学习,同是又可以做到想什么学什么。甚至于学生都可以打开计算机在家里学习,不用到学校里面去向老师请教。”它照顾到每个人的学习水平(包括速度)差异和兴趣差异。实现这种个性化,计算机网络的每一个学习终端都用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旧时代的教学思想已无法满足现代课堂的需求,为改变“理想化预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使教与学达成新的默契,循序渐进,构建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关键词:初中教学语文实践应用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结合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思想的起因  改革必有起因,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知道,语文教学中
期刊
在人的一生中,最有用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续学习,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乃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在课程数学改革中有举足轻重的
期刊
摘要: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质”?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改变时间加汗水的提质观念,精心设计每一次作业。只要教师提高作业的“质”,必然会减少作业的“量”,从而达成我们“减负提质”的目标。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  数学作业不应该是单一枯燥的写写算算,而应是充满趣味的多元复合体。教师要借助布置的作业,去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生完成作业同样是一种经历,是学生自我
期刊
摘要:英语是基础性语言学科,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运用技巧之一。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是英语教师进行教学首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促进教师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从而保证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关键词:英语教学初中学生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英语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死记硬背,而是向着读、写、听、看全方面发展,因此,英语教学内容必须丰富起来,才能满足学生在学习
期刊
教师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教师与幼儿愉悦、宽松的互动氛围可以帮助幼儿走出消极情绪,并能以积极情绪投入活动,更好地认同幼儿间的友爱和合作,从而增加其亲社会行为。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进行情感和行为教育的契机,互动中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主动引导幼儿积极,健康发展,促进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从而有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为幼儿更好的发展社会性奠定良好
期刊